第3章 減緩頸椎壓力的妙招
- 給大忙人看的養生技巧
- 韓明媚編著
- 8140字
- 2019-12-23 15:24:17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長時間伏案工作以及使用電腦、駕車、用高枕、睡軟床等諸多因素,都使人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肌肉韌帶疲勞,從而加速了頸椎疾病的發生。
生活中,人們常常嚷嚷頸椎疼,卻很少拿它當回事,也不刻意保護頸椎。專家指出,“萬病之源,起于頸椎”,如果保護不好頸椎,整個身體都會生病。
所以從現在開始,學會下面保護頸椎的方法,切斷疾病來源,還自己一個健康的體魄!
1.一看就會的3招頸背酸痛消除法
想必格子間整天面對電腦工作的人都有一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頸背酸痛,更有甚者連轉頭都成問題。影響了工作效率不說,每天還弄得自己頭暈目眩。
怎么辦呢?工作必須要看電腦,看電腦勢必頸背受到損傷,有沒有什么方法減緩頸背的壓力呢?
方法肯定有,但重在執行和堅持。下面就來看看3招頸背酸痛消除法吧:
肩部抻拉法:
這個動作可以緩解三角肌和三頭肌的酸痛感,也可以改善頸部的肌肉緊張狀態。
身體成正立姿勢站好,用一只手從外、后側抓住對側手臂肘部,拉向被抓手臂的對側,然后拉伸另一側肩部。建議堅持10秒鐘,重復3次。
互背伸展法:
久坐辦公桌前伏案工作,易出現腰背酸痛。
兩人互背可以緩解癥狀。做法是兩人背對背站立,胳膊相挽,一人將另一人背起,慢慢彎腰,立起,然后換另一人同樣做,反復多次。
挺胸彎腰法:
這個動作不僅能使頸背部肌肉放松,還可增強肺活量。
站立位深吸一口氣,然后挺起胸膛,呼氣并向前曲身彎腰,重復10~20次。
2.頸椎疼痛就去放風箏吧
頸椎在人體中就像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站,它上接頭顱,下接胸椎,可以負重、減震,其功能比胸椎和腰椎要復雜得多,使用率也高得多,因此也就更容易受損。
隨著現代工作方式的轉變,得頸椎病的人也越來越多。據統計,成年人中頸椎病的發病率約為10%~25%,35~60歲的年齡段,發病率開始逐漸增加,60歲以上者,患頸椎病者約占45%。得了頸椎病以后,人就會頭暈、惡心、麻木、失眠、上肢麻木等。這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對頸椎病的治療上除了牽引和藥物、針灸按摩外,現在還沒有一種特效的方法去根治,但是頸椎也有代償能力,當退行性病變一旦影響到功能,代償就會發生作用,包括微血管再生和韌帶增厚等。要想延緩椎體和韌帶的老化,充分發揮其代償功能,最好的辦法就是運動。而放風箏就是一項能夠防治頸椎病而又特別適合任何群體的運動。
為什么放風箏能減緩頸椎疼痛呢?
放風箏時,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保持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有利于增強骨質代謝,增強頸椎、脊柱的代償功能,既不損傷椎體,又可預防椎骨和韌帶的退化。“鳶者長壽”,看來絕非空話??梢哉f,放風箏是老祖宗留給我們防治頸椎病的秘方呢。
作為一種綜合性的體育項目,其實在大自然中放風箏還可以免費享受日光浴和空氣浴呢。觀察那些放風箏的人你就會發現,他們的呼吸緩急有節,這樣心率快慢就會有度,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像跑跑停停,有進有退,或坐或立的動作,全身骨骼、肌肉都要參與,因此能促進新陳代謝,延緩組織、器官的老化。不僅頸椎病,其他一些老年病也大為減少。經常放風箏的人手腳靈活,思維敏捷,生活質量高。
另外,放風箏時,雙目遠眺,全神貫注,意念集中,與氣功有異曲同工之處,符合傳統文化的修身養性之道。難怪千百年來人們對風箏的興趣久盛不衰。
但需要注意的是,放風箏可不要隨便找個地方就行,最好要遠離居住區,遠離高大建筑物,選擇空曠的地方為佳。
3.頸椎病要多搓搓脖子
脖子也就是頸部的所在地,中醫上稱之為是上關。什么是上關呢?
所謂上關,就是關口、要塞之地。這個關既是大腦五官供養的唯一通道,又是大腦下達指令的必經之地。
近年來,頸椎病開始呈蔓延的趨勢,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又一殺手。得此病的人,不單單是脖子頸部酸痛,恐怖的是它的并發癥,比如頭暈、中風、高血壓、耳鳴、腦動脈硬化、大小便失禁等等。因此,提早預防已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閑暇的時候,不妨搓搓脖子,先將兩手搓熱后再搓脖子,左右每側搓25次。搓的速度宜快,盡量把脖子搓熱,次數根據自身情況適度調整增加??梢淮未晖?,也可以分幾次交替搓,可隨意安排。
別小覷了這個動作,經常搓搓脖子能增加腦供血、供氧,緩解頸部肌肉疲勞,讓氣血流暢,自然起到預防頸椎病的功效了。
脖子經常酸痛的人,記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長期低頭工作、學習、打毛衣、玩游戲機,也不能常時間固定于一個不變的體位。出汗后不要直接對風口,當心涼著,受風濕。還要注意坐臥姿勢,要坐如鐘??磿?、看電視、伏案工作時,注意姿勢的端正,不要躺著或半臥著歪頭看電視、看書、看報。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高枕未必無憂,一般應在10厘米左右。
4.改善腰部力量得要倒著走
坐了一天了,頸背酸痛不說,腰部也跟著受牽連。如果腰部長期受寒、姿勢不當、平衡失調,必將加大腰肌的張力,這部分肌肉就容易發生酸痛。再加上長期伏案工作,彎腰負重,腰肌長期緊張、疲勞,容易產生撕裂,會引起反復腰痛。怎么辦呢?
別著急,沒事的時候倒著走吧。
“倒走”是一種逆常規行走的鍛煉方法,腰部肌肉、臀部肌肉在倒行時會主動收縮。倒走有調節腰肌張力和彈性的作用,不失為一種自我健腰的好方法。
倒走時要全身放松,身體直立,胸部挺起,膝關節不曲,兩臂前后自由擺動;走時膝蓋不要彎曲,步子均勻而緩慢,雙手握拳,輕輕地向前后擺動,挺胸并有規律地呼吸。每天堅持200~400步,可收到意想不到的鍛煉效果。
作為非常態的一種鍛煉的手段,倒走可謂是自古以來就備受推崇,尤其是在歷代僧侶的健身鍛煉中舉足輕重。倒走需腰身挺直或略后仰,這樣脊椎和腰背肌將承受比平時更大的重力和運動力,使向前行走得不到充分活動的脊椎和背肌受到鍛煉,有利于氣血調暢。整日伏案工作或學習的人,采用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疲勞和腰背酸痛之苦。
常做倒走鍛煉,就可讓腰部肌肉保持節律的收緊和松弛,由此獲得改善腰部血液循環、組織新陳代謝、防治功能性腰痛之功效。另外,倒走時要注意身體的平衡,這對鍛煉小腦是很有好處的一種方式,可以增強身體的靈活性及協調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首先倒著走要有參照物。初練者身體先向前傾,走路時腿自然下落,小心地先用腳指頭著地再過渡到全腳,重心要放在前面,這樣即使稍微踩空了,也不會摔跟頭。手臂要自然擺動,保持整體平衡。這樣走可以強化腰腿肌肉,增強平衡,比正行耗氧多。
其次,初練者應選擇平坦的、人比較少的場地,最好是直道。一開始速度要慢,步子要小,走的時間要短。等練習的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則可以嘗試在彎道上行走,速度可以快一些,步子稍微放大一點,倒行的時間也可以適當延長一些。此外,在倒行已經很熟練的情況下,倒行者還可以加大難度,例如上坡倒行,在水中和草地上倒行等,但要切記安全。
5.舒展肩背學學蜘蛛俠——爬墻法
工作繁忙、生活節奏緊張,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去鍛煉,這都沒關系,如果你腰酸背痛、頸椎不適,那就在家學爬墻吧。
爬墻法,是一種即簡單又能最大限度地拉伸背部的鍛煉方法。
第一步,右腳在前,離墻10厘米,左腳在后,雙手向上伸,趴在墻上。
第二步,最大限度地向上伸展,將整個背部拉開,胸部也要往墻上貼緊。
第三步,將雙肩盡量往墻上壓,保持該姿勢1~2分鐘。
第四步,手臂、肩、胸的動作不變,腿開始慢慢往下蹲,此過程中整個背部的經絡、肌肉都在拉伸,會有酸脹的感覺。
第五步,蹲到最低點,保持此姿勢1~2分鐘。
第六步,再將雙肩盡量往墻的方向壓,進一步拉伸整個肩背。
第七步,慢慢站起,手放下,全身放松。
再換左腳在前,右腳在后,繼續按上面的步驟做一遍。
有肩周炎、頸椎病、脊背酸痛、僵硬的人都可以天天做爬墻鍛煉,這種鍛煉方法最好是在早晨起床后做。當你做上幾天后,腰背會感到很酸脹,因此剛開始時最多左右各做3次就可以了。只要你堅持做下去,10天以后,就能感到整個頸、肩、背、腰都在慢慢拉伸的過程中放松了,腰酸背痛及頸椎不適的癥狀都會減輕。常年堅持這種疏通背部經絡的方法,就能使你背不駝、腰不彎,挺拔健美。
6.別讓頸背對著空調吹
醫學專家曾做過實驗:模擬自然風反復刺激6個月齡的雄性家兔頸部,結果表明無論是輕度刺激組,還是中度刺激組或者是重度刺激組,家兔頸部肌肉分別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水腫,血管擴張,頸部椎間盤產生裂隙的癥狀。
這個實驗無疑告訴我們,風對頸椎的刺激有多厲害了。
當炎炎夏日時,人們更愿意躲在空調房間里玩電腦、看電視等,恨不得足不出戶做盡天下事,而坐辦公室的人也基本都在空調房里度過的,久而久之,脊椎疾病就會在身體里肆虐起來。
按照中醫傳統理論,寒邪主凝滯,主收引,易引起人體肌肉、經脈的痙攣,引起氣血流動不暢,“不通則痛”,故見人體疼痛,且遇寒則重。
在低溫空調房間或電扇下面工作過久,首當其沖受害的部位便是頸部,若是直接對著冷風吹,或是突然受到寒冷刺激,頸部血管收縮,肌肉高度緊張,使頸部肌群、神經、血管等組織受累,久而久之則造成局部的關節炎、筋膜炎,頸椎動脈痙攣或供血不足,出現頭痛、眩暈、惡心等癥狀。
同時,頭、頸部長時間處于同一種姿勢勞動的人員、頭頸部活動頻繁以及從事頸部易受傷職業的人員得頸椎病的幾率明顯高于其他職業;從長期緊張勞累工作者,電腦、文字工作者,以及其他要求思想高度集中者,也是頸椎病的高發人群。
據骨科醫生介紹,長期在空調房間還會導致汗腺關閉,影響正常的代謝和分泌;而長時間靜坐不運動又會造成頸部運動平衡失調,使頸部肌肉、神經、脊髓、血管受累,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局部性的頸椎病。會出現脖子發僵、發硬、疼痛、肩背部沉重、上肢無力、手指麻木的癥狀。
建議在空調房中經常工作的人,平時要多做保護脊椎的運動。日常時要注意保暖,避開空調的直接風向。對于急性頸背部肌肉痙攣和頸背肌筋膜炎,首先要去除病因——減少寒冷刺激,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對機體的再一次傷害,不要貪圖一時涼快對著空調猛吹;從外面炎熱的環境進來,要在門口多呆上一會兒,讓身體稍微適應一下環境的溫度后再進入空調房間。如果感覺自己有“空調病”的癥狀,要及時就醫,在對證的針灸推拿和理療處理后,多能夠在1~2次治療后癥狀消失。
7.不可小覷的睡覺姿勢
我們知道,良好的睡眠對一個人的健康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晚上睡不好,那這個人白天就沒精神,做任何事都心不在焉。但是你知道嗎?影響睡眠質量的不只是精神狀態和床墊,還有睡姿問題。
在這里我們來分析下各種睡姿對脊椎的種種健康隱患:
所有睡姿中,對人體影響最大的是趴著睡。
·盡量避免趴著睡
因為俯臥時胸部受壓,不僅影響呼吸功能,還使腰椎前突增大,增加脊椎鄰近肌肉的負擔。
另外,頸椎被迫扭轉一側,容易造成頸椎退化。趴著睡會增加腰椎弧度,會使腰椎更向前凸,導致脊椎后方的小關節過度受壓,并會使背部肌肉往前拉扯,長期下來難免會拉傷軟組織(如韌帶),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還有,此睡姿會使大部分的體重落在肋骨和肺上,因此也會影響到呼吸,而頸部則必須向側面扭轉來保持呼吸暢通,容易引起頸椎部創傷。但其優點,是采用這種睡姿的人睡覺時會有安全感,對腰椎有毛病的人有好處。
·“大”字形
大多數人還是比較青睞于仰臥,睡姿像一個“大”字形,其實這也不可取。
仰睡時膝蓋下應置枕頭,以令雙髖及雙膝微彎,使腰背部肌肉放松,減小髂腰肌、坐骨神經的張力和腰椎間盤的壓力。
另外這種睡姿會使舌根部往后墜,會影響呼吸,容易打鼾,若手放在胸部會壓迫心肺,導致做噩夢。優點則是,不壓迫身體臟腑器官,全身肌肉放松較自然。
·左側臥也不夠科學
由于心臟位于胸腔內左右兩肺之間而偏左,所以左側臥時心臟易受擠壓,另外,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右肺循環血量占全肺的68%,左側臥會壓迫右肺,從而影響呼吸質量。其優點是,有利于胃酸排入消化道。
·盡量避免長期偏一側睡
側睡時雙膝彎曲,左右膝關節微屈對置,有助于脊椎貼近床鋪。但由于人體軀干部、雙肩及骨盆部橫徑較大,側臥時,脊柱受床墊的影響而彎曲,如果長期偏一側睡,脊柱會逐漸側彎。輕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適,重者可發展成脊椎病。
那么,到底怎么睡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呢?
我們的身體從側面觀察,是個大S形,往前凸起的是肚子,臀部則向后翹。最符合人體工學的姿勢是側睡,以身體左半部在上為佳,就是右側臥。通常采用這種睡姿的人,雙腳為交叉的狀態,為避免拉扯到腰部肌肉,最好在上下兩只腿中間放一個小圓抱枕。
一般來說,睡眠應以仰臥為主,側臥為輔,但要左右交替。俯臥、半俯臥、半仰臥或上、下段身體扭轉為不良睡姿,應及時糾正。頭應放于枕頭中央,以防落枕。
另外,獨愛仰睡的人,可在大腿下方墊抱枕,這樣就不會影響到坐骨神經及臀部了。對于有趴睡習慣的人可在肚子下方墊個抱枕,以減少不適感所帶來的脊椎疾病。
8.好枕頭能保護你的頸椎
一直以來,有個成語讓我們備感安慰——高枕無憂。但有醫生研究發現,高枕并不是無憂,而是大患。
不科學的枕頭會誘發或加重頸椎疲勞。
平時的一次落枕、一次頭暈對你來說也許算不了什么,但如果長期忽視,又頻頻發生,這些小毛病有可能發展成嚴重影響你健康的大問題。那么,什么樣的枕頭是合適的呢?
從醫學角度看,枕頭太高,無論以什么姿勢睡覺,都不能保持頸椎正常的前凸弧度,會加重頸椎負擔,可能導致落枕。一般情況下,若出現頸部酸痛、頭痛、頭暈、耳鳴及失眠等腦神經衰弱等情況,或是睡覺睡到一半感到手麻腳麻,那可能就是你的枕頭太高了;枕頭過低會使頭部充血,容易造成眼瞼和顏面浮腫,并且下顎會因此向上抬,容易張口呼吸,出現打鼾的情況。如果頸部與肩部在一覺醒來后出現酸痛的現象,那就是枕頭太低、不用枕頭或枕頭太軟造成的。
為此,專家建議,最好選擇無論仰睡、側睡都能保持頸部正常生理弧度的枕頭。成人以仰臥時枕高15~20厘米,側睡時枕高約20~15厘米的高度為宜。為了更好地預防頸椎疲勞,在改善不良的睡眠姿勢的同時,應選用適當的枕頭,枕頭的長度一般為40~60厘米,外形以圓柱形或啞鈴形較為適宜,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最佳,可維持頸椎的生理曲度,緩解疲勞。
在這里還有必要給大家提醒一下關于枕芯的選擇,枕芯應使用透氣性好、質地柔軟、不易吸濕的材料,如蕎麥皮、木棉、蒲絨以及飲后晾干的茶葉等。也可以在枕芯內放一些清涼除濕的中藥或磁片,這樣可使疲勞的頸部盡快恢復正常。
9.走路姿勢決定頸椎健康
你知道嗎?連走路的姿勢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
比如身體的不同部位,如脊柱、髖關節等之所以發生病變,很可能是因為錯誤的走路姿勢而引發的。
以下是專家解析走路姿勢,可以幫助我們判斷疾?。?
·走路時昂首挺胸
像個木樁子一樣,回頭也不是轉動脖子,而是把整個身子都扭過來,說明他患有頸椎骨質增生,通常還伴有劇烈的頭疼或偏頭痛。如果頭有些側歪,則可能患的是頸肌炎癥。
·鴨行步態
行走時挺腰凸肚,臀部左右搖擺如鴨行狀,這是進行性營養不良的表現,也可見于佝僂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剪刀步態
雙腿僵硬,兩腳向內交叉,膝部靠近似剪刀樣。行走步態小而慢,常足尖踏地而行似跳芭蕾舞,見于雙側大腦或脊髓的病變,如腦性癱瘓或家族性痙攣性截癱。
·公雞步態
站立時兩大腿靠近,小腿略分開,雙足似足尖站立。行走時象跳芭蕾舞樣呈足尖步行。見于脊髓病變,如炎癥、截癱等。
·不能彎腰
腰彎不下去,需要彎腰時只能挺直身子,把整個身軀向前傾,這是脊椎軟骨組織受損的癥狀。
·喜歡變換姿勢
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經常不斷地變換姿勢,這是脊背部疾病的信號,例如,骨質增生或者椎間有骨刺等。
其實走和坐、站一樣,都是儀態美的一種體現。這些不良的走勢,不僅在外觀上看來不美觀,而且還會帶來更多的疾病。那么怎樣走路既漂亮又健康呢?這并不是一件難事,只要你動動腳,按照下面的方法進行,脊椎疾病也要看在你辛苦的三分薄面上“退居二線”。
·不搖晃肩膀和上半身
夾著一條線的感覺來走。(注意內八字和外八字走都不雅觀)。伸直背肌,維持正確的姿勢,步幅符合腿的長度??绮骄鶆?,兩腳之間相距為一只腳到一只半腳。兩手前后自然協調擺動,手臂與身體的夾角一般在10~15度。美觀且可以給人留下活潑的印象。
·要注意重心的穩定
在走路時,應微微收腹。收腹與挺胸的動作是自然連在一起的,只有當人體的重心略微向前靠,使其正好落在脊柱的前方,才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前進感。走路時,應抬頭挺胸,千萬不要向前搭拉著腦袋,也不要向后仰。上半身應保持相對的穩定,不要左右搖擺。
·上體伸展,筆直,下巴前伸,高抬頭,兩肩向后舒展
這樣的姿勢會讓脊柱伸直,輕微呼吸時,腹部稍有起伏。用這種姿勢走,你會覺得是用胸走、用腰走。因為走的時候,胸和腰稍向前突出,而且還有利脊椎的健康生長。
·伸直膝蓋
使伸直的膝蓋在不受力的情況下行走。膝關節伸直了,步伐就會變大,但注意步伐幅度要以自己舒服為宜。
伸直膝蓋有個小竅門,伸直膝蓋走時,上體稍向前傾,好像要倒下來似的。后腿蹬,這樣前腿膝蓋自然伸直,步子自然就邁得大了。此外,前腳向前邁出時,同一側腰也好像向前運動,腰與腿要有效配合。走的時候要大腿帶動小腿,膝伸直,步幅也能加大。如果走的時候膝蓋是彎曲的,腿只有一部分肌肉起作用,這樣易覺疲勞,腿部很快會沒勁兒。
·走路時,切莫讓腳跟先觸地
走路時應該是放腳掌先落地,然后腳后跟觸地。這樣可以減少全身的擺動與顛簸,給人一種輕巧感。同時,走路時不要扭動臀部,尤其是女性。如果臀部向左右扭動幅度過大,不僅走路姿勢看上去沒有和諧的美感,而且對脊椎的健康也是不利的。
10.健康脊椎也會“挑”衣服
女人穿衣愛挑剔,這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可你聽說過脊椎也會“挑”衣服嗎?衣服若要不和脊椎的心意,可能會讓它發脾氣,甚至遭至疾病的親臨。
·女人篇
①胸罩綜合征
晴甜經常感覺自己肩部不適,尤其是肩背部酸痛、胸悶、頭暈、惡心、上肢麻木,頭頸部在轉動時有針刺感。通過檢查發現,肩、背局部肌肉,如背闊肌、提肩胛肌、胸鎖乳突肌呈不同程度的老化,從X片中可看到,頸椎有肥大性改變。臨床上稱這類癥狀為“胸罩綜合征”。
這里所謂的“胸罩綜合征”,是由于長期使用窄帶式的胸罩,或胸罩尺寸偏小,穿戴過緊而引起的。這樣的胸罩讓皮膚好像戴上了一道細鐵絲,當人體連續活動時,上肢肩部肌肉不斷運動,而胸罩則在肌膚的很小范圍內頻繁地摩擦,時間長了,就使這些肌肉過度疲勞,血液循環受到障礙而發生老化。
此外,過緊的胸罩帶限制了呼吸肌的運動,胸廓收縮舒張不暢,從而影響呼吸功能。致使兩肺換氣不足,產生胸悶、氣促等癥狀。還有,胸罩帶過緊會壓迫頸部肌肉、血管、神經,使其受累,可誘發頸椎病,產生上肢麻木、頸部酸痛、頭暈、惡心等癥狀。
因此,在選購胸罩時,一定要注意大小適中,穿戴不宜過緊或過于狹窄。否則會影響乳房及其周圍的血液循環,使有毒物質滯留在乳房組織內,增加患乳癌的幾率。
除此以外,要經常活動上肢,在肩部的位置移動吊帶。睡覺時不要使用,在家不出門或不迎接客人時,也可以考慮少使用,這樣可以解除或緩解其對胸部的束縛。
②瘦身衣
還有很多女性,為了達到塑身效果而穿較緊的瘦身衣。其實,瘦身內衣本身并沒有減肥的效果。體內的脂肪不會因為擠壓而消失,一旦壓力解除,身體會立即恢復原樣。而且瘦身內衣大多數是用強彈性纖維材料制成的緊身衣,不透氣,會影響血液循環和皮膚汗液排出不暢,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同時使身體上肢活動不能靈活自如,脊椎活動幅度受限,導致慢性脊椎疾病。
③高跟鞋
對脊椎健康有莫大威脅的還屬高跟鞋,因為穿高跟鞋后,骨盆的前傾增強,重力線通過骨盆的后方,使腰部為支撐體重而增加負擔,隨之后伸增強。這種過度的腰椎后伸可使連接椎間關節之間的關節囊處于緊張狀態,長期持續,就會造成腰背肌的過度收縮而導致腰痛。鞋跟的高度增加1厘米,腰椎的后伸及腰背肌的收縮就會成倍地增加許多,這樣,腰痛的機會也就會大大增加。同時對發育期少女來說,穿高跟鞋會影響正常發育和身高增長。
因此,對于腰痛患者來說,穿高跟鞋是完全不適宜的。而且為了預防腰痛,一般人也不要經常穿高跟鞋。偶爾穿上1次,穿后也要作一些預防腰痛的體操。相關專家認為較合適的鞋跟高度,應以3厘米左右最為理想。
·男人篇
穿衣服與男人健康有關系嗎?當然有,如果穿不合自己尺寸的衣服,勢必會讓你身體感覺不愜意,其背后也暗藏了“殺機”。
比如男士打領帶、穿襯衫系領口,最好不要系得過緊,因為系太緊會壓迫頸動脈竇。頸動脈受壓后,心臟輸出的血液就會減少,影響大腦和頭面部器官的血液供應,引起視力下降、頭暈、心慌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