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你可能減了個假肥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身邊有這樣兩群朋友:有的明明不胖,但是天天抱怨自己太胖,對自己的外表特別沒信心,這件上衣不能穿因為太胖,那條裙子不能穿也因為太胖。還有些人呢,恰好相反,他們體重不低,身材不瘦,可能算是偏胖的類型,但是他們對自己的身材很有信心,穿衣服從來不挑,活潑開朗,壓根沒想過要減肥。你遇到過這樣兩種人嗎?

這是個挺有趣的現象,也就是說,有的人可能生理上不胖,但是心理上胖;有的人生理上可能相對比較胖,但是心理上不胖。兩者之間最明顯的差距是在生活質量上面,我相信沒有人想過前者的生活,但要是能夠瘦下來,然后過著后者的生活,豈不就完美了?胖并非一個單純的生理學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一方面,我們對胖的感覺很多時候是很主觀的;另一方面,我們對胖的感覺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行為,進而影響到體重。

什么是生理上的胖呢?你應該聽說過BMI這個測算公式, BMI等于你的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體重以千克為單位,身高以米為單位。20~25之間屬于正常體重,但是因為東亞人骨骼比較輕,所以一般18.5~25都算正常。25.1~30算作偏重,30.1~35是一級肥胖,35以上則是二級肥胖。從統計學來說,BMI超過25之后,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會顯著提高,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癥,等等。

可能你算出結果后,發現自己并不算胖,然后對這個結果很不服氣,覺得“我明明很胖啊”。我在臨床中接觸到很多人,他們都覺得自己要是能再瘦一些就更好看,可能更受歡迎,工作上可以更順利。有的時候,這種胖的感覺可能會很強烈,比如你某一天穿了一件比較緊身的衣服、天氣熱或者吃得比較飽,你就會覺得自己小腹太大、手臂太粗、腿太胖、腰太粗。然后你會陷入一種很消極的情緒中,對自己的身體很不滿,在別人面前畏首畏尾,沒有自信。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不難理解:生理上的胖和心理上的胖是不一樣的概念。心理上對體重的感覺,在心理學里叫作身體意象(body image)。身體意象和實際的體重有相關性,但不是完全重疊。比如某一天早晨起來,你就是覺得自己胖,穿什么都不合身,然后心里特別生氣抓狂,但可能第二天早晨起來你卻不會感覺肥胖,很快選好一件衣服,出門上班回家,一切都順順利利。你的體重在這兩天并沒有明顯的變化,不存在睡了一覺就把體重給減了下來的情況。但是同樣的體重,你對它的感覺可是一個天一個地。第一天你的身體意象很差,第二天身體意象卻還不錯。

你可能會問:身體意象不好,經常感覺胖,又有什么不好呢?這樣對自己不滿意,不是更容易有動力去減肥嗎?其實不然,身體意象會影響我們的心態,進而“弄假成真”地導致我們的身材真的朝著我們以為的方向去改變。

大量的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不好的身體意象,特別是經常性感覺胖,會導致更多的溜溜球式減肥,進而帶來體重上升。負面的身體意象導致肥胖,這個比較難做實驗,因為在倫理上來說,特意去把人喂胖是說不過去的。所以心理學家們利用懷孕的準媽媽來研究這個課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婦產科醫生,跟蹤了747名準媽媽懷孕的過程,發現對自己的體重懷有負面情緒的準媽媽們,更容易在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幅度超標。(Rushstaller, Elovitz, Stringer &Durnwald,2016)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幾位心理學家也跟蹤了150名準媽媽,得出的結論和前者一樣:在懷孕早期身體意象比較負面的準媽媽們體重增加得更快,而且這個增加量和她們的孕前體重沒有關聯。(Hill, Skouteris, McCabe & Fuller-Tyszkiewicz,2013)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身體意象差,導致我們越來越胖。你可能覺得匪夷所思,其實道理很簡單。這是因為,人們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會更容易采取極端但是不能持久的減肥方法,然后陷入我們上文所說的溜溜球式減肥陷阱,最后導致體重緩慢增加。

不光是健康人群,過度肥胖者也是如此。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一些BMI非常高的暴食者,他們的BMI很多時候都是在40左右,很多人需要做胃腸切除手術。大家可能對這樣的人群有錯誤的理解,覺得他們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體重。事實卻恰恰相反,很多人一開始并不是那么超重,他們就是因為太在乎自己的體重,所以進行了好幾十年的溜溜球式減肥,結果體重嗖嗖地往上飆,最終導致了大問題。

為什么身體意象差,就容易采取溜溜球式減肥呢?請你來回顧一下,你什么時候會容易不加節制地進食?往往是情緒比較強烈的時候。比如手頭上有一件壓力很大的任務讓你焦慮不安,又或者遇到了挫折很是氣惱。這就是情緒化進食,其實這種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我們必須認識到,負面的身體意象很容易帶來各種負面情緒。你是為自己的身材而自卑,自我嫌棄,甚至討厭自己,還是能夠自我欣賞,接納自己,看著鏡子里不完美的自己依然能夠自信地度過每一天?這些情緒會在無聲無息中影響著你的認知和行為,然后又反過來作用在你的身體上。

這里有一個認知行為心理學的ABC模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行為,從而幫助我們達到身心合一。我們的目的是去理解為什么我們會做出某些行為,我們的行為如何被情緒和認知影響。在這個模型中,A是誘發事件,B是認知,C是情緒和行為。打個比方,對很愛美的女生小美,誘發事件可能是今天和朋友出去逛街買衣服,售貨員態度很輕蔑,上下打量了她幾眼,有一種瞧不起人的感覺。認知,也就是我們如何去理解這件事為什么發生在自己身上。小美的認知可能是:自己胖、身材差,售貨員可能覺得這么胖的人穿不上這款衣服。因為這樣的認知所產生的情緒可能是自卑、嫌棄自己,感到羞恥,而如此情緒所引發的行為可能是極端的節食,但是又沒辦法持續下去,于是陷入溜溜球式減肥的陷阱中。

再來舉個例子:上班族Lily最近辦了一張健身卡,準備定期運動減肥。誘發事件可能是她準備換衣服去健身房,但是試了幾件健身衣,覺得穿在身上勒得很緊,在鏡子里看起來特別顯胖。她的認知可能是:我太胖了,別人看到我穿緊身衣、身上的肉肉勒成這樣,一定會笑話我。這樣的認知帶來的情緒可能是不安全感,然后開始覺得難為情和尷尬。在這樣的情緒下,她最有可能的行為是逃避,不去運動,不去健身房,恢復胡吃海喝,減肥的計劃又一次告吹。

身心其實是一體的,我們的行為并不是隨機的,而是由我們的認知和情緒所決定。很多時候我們只盯著生理層面來減肥,常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就是這個原因。還有很多時候,我們試圖憑借意志力來堅持減肥,卻常常失敗,也是這個原因。懂得借助心理層面的力量,可以幫我們真正徹底地控制體重,收獲更自信的心態。

作業

1.請計算一下自己的BMI。

2.請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存在負面的身體意象呢?

3.問問自己:在過去有沒有進行過溜溜球式減肥?效果又如何呢?

4.請利用上面介紹的ABC模型,利用本書附帶的ABC記錄,對自己的溜溜球式減肥行為或者負面的身體意象進行記錄和分析,請每天完成一份ABC記錄。

ABC模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流县| 山丹县| 新竹县| 永兴县| 宁海县| 自治县| 肇州县| 桦南县| 云和县| 腾冲县| 三原县| 华亭县| 宜昌市| 西峡县| 海阳市| 永州市| 南靖县| 江阴市| 绥芬河市| 永济市| 介休市| 富源县| 古蔺县| 定州市| 中牟县| 绩溪县| 苏尼特右旗| 赫章县| 石首市| 三台县| 唐山市| 怀集县| 丁青县| 长乐市| 安仁县| 陇川县| 沙河市| 广丰县| 荣昌县| 清涧县|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