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肢體動作洞穿他人的心理
生存狀況為闡釋人類的行為提供了良好的實驗機會。一個人在某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同時發生許多動作,也可能連續發生一系列的動作。有時候,一個微妙的眼神、一個不經意的笑容、一個細微的小動作,都可能暴露你的意圖,決定你的成敗。那些被我們所忽略的“小動作”就是有著如此大的魔力。正是這些微妙的“小動作”,決定了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是影響別人,還是被別人影響。
法則1:利用“握手”方式巧識人
握手,是人們在交際場合中司空見慣的禮儀,不僅常用在人們見面和告辭時,更可作為一種祝賀、感謝或相互鼓勵的表示。它看似簡單,卻是與陌生人進行溝通、交流、增進關系的重要手段。
你完全可以通過對方跟你握手時的表情、力度判斷出對方是否愿意與你交往。有的人把握手當作一種形式,草草了之。這樣的握手明顯表明其不愿與對方繼續交往下去。假如,對方持久地握著你的手不放并用力適中,說明對方對你很有好感,希望關系繼續。
一項新的研究再次支持了關于握手的一貫看法,即一次有力的握手不論對男人或女人來說都有利于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研究人員發現,良好的初次印象確實與握手時的各種特點,如力量、激情、持續時間、目光交匯和緊握程度等有實質性聯系。
和說一百句話相比,用力握手一次,更能瞬間拉近彼此的親密度,它可以發揮縮短與對方距離的最大效果。
正因為如此,國外政治家在選舉期間會大量外出與選民握手。比起聆聽冗長尋常的演說,選民通常會將神圣的一票投給和自己握過手的候選人。這種借由親膚關系的溝通方式,比起利用語言的溝通方式更具影響力。
握手不光是一種禮節。當兩只不同的手碰在一起,手指稍彎,即握在一起時,它會將感情迅速地傳遞給對方。
有一年的圣誕前夜,美國的一個珠寶店快打烊的時候,從外面進來了一個30多歲的男子,他穿著一套起皺的西裝,領帶也沒有系。他在珠寶店里轉悠,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終于,他的目光定格在一條鑲有7顆鉆石的手鏈上,要求店員把手鏈拿給他看一看。店員是個姑娘,她遲疑了一下,還是按他的請求拿出了手鏈,遞給他。
在觀看了一會兒后,男子把手鏈還給了姑娘,忙著往外走。姑娘小心翼翼地將手鏈放回原處。突然,她看見手鏈上的鉆石只剩下了6顆。她緊走了幾步,在珠寶店門口追上了男子,伸出右手微笑著說:“先生,祝您圣誕快樂!”
男子稍微遲疑了一下,也伸出了右手,握住了她的手,笑著說:“謝謝!”說完,他轉身走出門外。這時姑娘感覺右手心多了個硬硬的小東西,一看竟然是那顆鉆石。
故事到這里還沒有結束。10年后的一個圣誕前夜,還是在這家珠寶店里,一位40多歲的富商握住了珠寶店女老板的手:“謝謝你,是你給了我自尊,給了我生存的智慧!”這個富商,就是10年前的那個男子。而珠寶店女老板,就是當年的店員。
至此,我們應該明白,面對一個陌生人,當他熱情地握住你的手的時候,你和他之間已經開始了一段激動人心的交往旅程。他內心的情感此時正在通過掌心的溫度傳遞給你。
不過,握手看似簡單,我們也要遵守一些必備的禮儀規范。
首先,握手的姿勢要優雅,上身應稍稍往前傾,兩足立正,伸出右手,距離對方約一步;四指并攏,拇指張開。離對方太遠或太近都是不雅觀的,尤其不要將對方的手拉近自己的身體區域內,這很容易造成對方的誤解。
握手時必須上下擺動三至七下,而不能左右搖動。當遇到比較熟悉的人或想要深交的人時,為達到某種情感的效果,可以伸出雙手行握手禮。
其次,一般情況下,握手時要用右手,這是一項不成文的規定,伸左手顯得不禮貌。
伸出的手應垂直,如果掌心向下握住對方的手,則顯示一個人強烈的支配欲,這是無聲地告訴別人,你此時處于高人一等的地位,應盡量避免這種傲慢無禮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上同他人握手,則顯示一個人的謙卑與畢恭畢敬。
如果是伸出雙手來接,就更是熱情與恭敬的表現。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態是兩人的手掌都處于垂直狀態,這是最普通也是最常用的握手方式。
最后,初次見面握手時間不宜過長,以3秒鐘為宜。切忌握住異性的手久久不松開,當然與同性握手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對方難堪。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握手時的力度要適當,可握得稍緊些,以示熱情,但不可太用力。男士握女士的手應輕一些,不宜握滿全手,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
法則2:通過“吸煙”動作巧識人
心理學家認為,抽煙的動作,是一個人處理各種生活壓力和表達喜怒哀樂以及各式感情的重要表現。因此,仔細觀察一個人的抽煙動作,便可大致窺見其性格和心理。比如使用煙斗吸煙的人就比吸卷煙者更為深沉、穩重、老練。
吸煙人的動機各有不同,姿態也因人而異,因此我們可以從中大致窺見癮君子的“煙品”及性格。
一般來說,習慣把大拇指放在嘴邊吸煙的人,意志較為堅定,富有獨立性,也較為自負,討厭別人對他發號施令,無論什么問題,若自己不發表一點意見,就會覺得不得勁;敞開手指拿煙的人,多敏感而細心,但這類人情緒不穩定,表面上看非常任性且不太容易親近別人,實際上卻是隨和又喜歡與別人相處的人;用指尖夾煙的人,性格溫和,做事總會為別人留有余地,多半抱有消極態度,這種人心地善良,不喜歡冒險;用指腹夾煙的人,為人踏實,做事毫不含糊且可以被信任。
略揚起頭以嘴角抽煙的人,有自信。不過,處事過于勉強又自視過高。但即使發生糾紛或失敗,也具有突破難關的沖勁,將來很有發展。抽煙時伸直拇指頂住下巴的人,具有強烈的陽剛氣,不服輸,具有挑戰心。前途有望,適合成為高級管理人員。
毫不在意煙灰過長的人,通常正在思考。如果平常都是這樣的抽法,多半是對自己失去信心、身體狀況不佳、感到自卑的人。
啃咬煙嘴的人,被稱為自虐型的人,當發生問題時很容易把責任歸罪在自己身上。嘴上叼著煙工作的人,是對自己的工作帶有自信或繁忙的象征,這種動作常見于記者或律師。如果自己的能力沒有得到旁人的認可,他們會強烈反抗或意志消沉,工作的失敗與成功呈兩極化。
急速吸煙的人比較性急、易怒,好惡明顯。這類人通常對兩個以上的工作感興趣。吸煙時兩眼不停眨動的人,是一個機警、難以親近的人。
口中噴煙,使煙浮動且以此為樂者,必定是一個好靜而不喜歡動的人。吸煙時向上吐煙者,多是積極、自信、驕傲、有主見、地位優越的表現。向上吐煙的速度越快,說明其優越感和自信心越強。朝下吐煙,則顯示此人情緒消極、意志消沉、心有疑慮、信心不足,企圖遮掩某件事情。向下吐煙的速度越快,則越顯示他的六神無主,或陰沉、沮喪的心情非常強烈。
吸煙時不向前吐煙,而將煙從嘴角吐出者,給人一種詭秘
感。吸煙時從鼻孔噴煙的人,這種人往往給人一種自負的感覺。但如果吸煙者總是低著頭用鼻孔噴煙,則表現出一種焦慮、愁苦的心理狀態。從鼻孔或嘴角兩端吐煙的人,這類人對工作的熱情起伏不定,而身體狀況也不穩定。喜好能一決勝負的事物,但做任何事都無法順遂己意,常因欲求不滿而煩惱。
根據法國動作心理研究家貝爾杰先生的研究,香煙的熄滅方式也能反映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換句話說,滿足自我欲求后的處理方式最能暴露人的原有的性格。
把仍然冒煙的煙蒂丟在煙灰缸里的人,多半以自我為本位,性格懶散,不能很好地完成他人所托付的事,對金錢也毫無概念。這種人能真實表現自我感情卻受人排斥,是經常遺忘東西、遺失物品的疏忽型類人。
按壓煙頭熄滅的人,這是欲求不滿的動作之一。這類人體力充沛,但因無法適當處理欲望而感到焦慮。不過,他們積極上進,通常受到上司的信賴。輕輕敲打將煙熄滅的人,處事慎重,對人態度溫和。此類人的缺點是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見,有時舉棋不定,但具有領導能力。
將在煙灰缸里的煙蒂用水澆熄的人,神經質、操勞型,總是過于在意他人而小心翼翼。用腳踩熄煙蒂的人,具攻擊性、不服輸;有虐待狂的傾向,喜愛諷刺他人,經常感到不滿,在意他人的過失。
沒抽幾口就把煙捻熄的人,表示想盡快結束談話,或已下定決心要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此人此時正處于怒火沖天的情緒中。
吸煙時不斷敲打煙灰,每抽一口就敲一次的人,顯示出內心有沖突,有什么事正令他心煩,或讓他憂慮不安。
法則3:通過“開車”方式巧識人
一個人控制汽車的方式和控制自己的方式,有許多相似之處。如果把車子視為一個人肢體的延伸,那么開車的方式就是肢體語言的機械化身。一個人在方向盤后的舉動,反映出他每天的心情與態度。
按規定速度開車的人,對他們而言,開車不過是為了帶他們到要去的地方而已,而不是一種真正快樂或刺激的經驗。他們守法,盡自己應盡的義務,絕不少報所得稅,通常以平穩、容易控制的速度開車。他們做任何事情都是中庸的態度,即使有很大的把握,也不會驟然冒險。他們為人可靠,不馬虎,可能很適合在政府機關上班。
行車速度比規定速度慢的人,坐在方向盤后面令他們覺得害怕,覺得無法操縱一切。他們總是避免把東西放在自己手里,如果有人授權給他們,他們立刻把權限縮至最小。他們嫉妒他人不斷超越他們,而他們膽小怕事的個性也令他們的家人、朋友失望。
超速行駛的人,不會受制于任何人。他們很積極,而且憎恨權勢。他們不允許他人為其設限,如果有人企圖這么做,他們會用極端而且可能很危險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獨立、自主。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很有可能都十分嚴格,而超速行駛是他們發泄心中怒氣的唯一方法。
習慣在馬路上大聲按喇叭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喜歡尖叫、大喊、發脾氣。他們面對挫折的應變能力極差,經常覺得受別人的威脅。他們通常以一連串的高聲謾罵,來表達心中的焦慮和不安,發怒的程度完全和刺激他們生氣的原因不合。他們做事無效率、無能力,即使什么也沒干也總是顯得匆匆忙忙。
不習慣頻繁換擋的人,希望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他們比較喜歡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有時候這么做遭遇的困難比較多,他們也很少向他人請教。可能不需要別人告訴他們該怎么做,常常是他們告訴別人該怎么做。他們是實踐家,憑直覺行事,而且喜歡把事情攬在自己身上,綠燈一亮,搶先往前沖。凡事比別人搶先一步是他們生存的方式,他們喜歡勝利的感覺,因為他們不想被烙上失敗者的標記。他們認為積極有競爭力,才能夠成功。只要有一條線,他們總是第一個站在線上的人。他們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別人離他們還有多遠。
綠燈亮后,最后發動車的人,覺得這樣很安全,有保障,用不著和他人爭吵。沒有人會傷害他們,他們讓別人擠破頭去拿第一。他們早已學到,只要不鋒芒畢露,就不會遭人拒絕或被人傷害。他們把這個觀念也用在其他地方,讓他人先走,他們就不必與之競爭了。
不學開車的人常常置身于依賴和無助的情境中。這增加了他們的自卑感,因為他們受制于他人。在他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中,他們也是習慣退居積極者的背后。他人對他們的評價駕馭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永遠沒有駕照的人,擅長告訴別人他們要怎么做,但做出來的成果卻往往與他們所說的相去甚遠。不過,只要有足夠的刺激,他們最后還是會把事情做完。他們把自己想象成贏家,但心中卻暗自害怕會輸。他們天花亂墜的言辭可能說得斬釘截鐵,但其行為卻消極得很。他們的拖延戰術不但已經變成了一種再自然不過的行為,而且已經形成了一種模式。
習慣坐后座的人,他人的成就令其有被威脅之感,因為他們害怕自己想貢獻心力時不為他人信任與接受。他們喜歡別人依賴他們,希望在他們做決定之前,先來問問他們的意見。他們需要一再證明自己的重要性。
法則4:通過“擠牙膏”“刷牙”動作巧識人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生活習慣,有時候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就會暴露其內心。比如,我們可以從擠牙膏和刷牙的動作來觀察別人。
我們每天都會刷牙,不同刷牙姿勢的人在性格上也有細微的差別,下面對此進行一些簡單的介紹。
(1)擠牙膏
擠牙膏有一定的學問。心理學家發現,通過擠牙膏也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性格。
有的人使用牙膏時非常謹慎。在通常情況下,他們會輕輕地擠壓。這種人的感情多比較豐富和細膩,溫柔隨和,比較浪漫,不輕易發怒,能體諒和寬容別人。但作為長輩,多會對小輩表現得過分溺愛。
有的人在使用牙膏時一次會擠出很多很多,這樣的人通常大手大腳,在各方面一點也不懂得節儉。
有的人在使用牙膏的時候特別節省,這樣的人在生活中知道節儉,但有些保守,中規中矩,顯得死板,缺乏生機。除此以外,這種人多比較理智,不會有過激行為。
有的人把牙膏用到連牙膏管都卷起來了,這樣的人多是具有勤儉的美德,輕易不肯浪費任何東西,一旦浪費了,心里就會感到特別不舒服。這樣的人在生活中多是踏實、勤奮的人。
有的人習慣于從牙膏管中間擠牙膏,這樣的人追求快速準確地達到目的。目光多是不太長遠,他們對現在的關注程度要遠遠超過未來,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及時行樂者。
(2)刷牙
不僅擠牙膏可以暴露性格,刷牙方式也會暴露一個人的內心。
有的人在刷牙的時候采取的是上下刷的方式,這樣的人一般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喜歡受他人的限制和約束。生活態度比較積極,即使遇到一些挫折和磨難,也能夠以一種相對比較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所以在他人看來,這樣的人是能夠給別人帶來歡樂的,并且是值得依賴的。所以他們通常能夠營造出比較和諧的人際關系。
有的人在刷牙的時候采取的是左右刷的方式。這樣的刷牙方式一般來說是不太正確的,但既然已經形成了習慣,可能也就感覺不出錯誤來了。這種人身體里多潛伏著不安分因子,他們非常叛逆,但缺乏寬容心和忍耐力,經常會因一些小事而和別人鬧得很不愉快。所以,這樣的人若不多加注意的話將很難營造出相對良好的人際關系。
有的人只是在早晨起來的時候才刷牙,這樣的人一般來說是相對比較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同時他們也在朝著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呈現在他人面前的方向不懈努力。
與上一種人恰恰相反,有的人只是在晚上臨睡前的時候才刷牙。這樣的人多比較缺乏安全感,所以凡事總是做得妥妥當當,以使自己安心和放心。這樣的人為人處世多比較干脆和利落,沒有過多龐雜而又沒有具體意義的瑣事。他們多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小的精力來完成一件事。他們往往對結果不要求盡善盡美,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有的人使用沖牙機清潔牙齒,這樣的人對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一般來說是很強的,但有喜新厭舊的傾向,接收容易,放棄也比較容易。他們大多內心不安分,喜歡獵奇,追求新潮、刺激。
有的人使用電動刷牙清潔牙齒,這樣的人多是一個很懂得享受的人,他們樂于凡事不用自己動手就可以達到目的。在自身條件可以使自己很好地享受時自然不必說,對于無法達到的愿望,常通過幻想來滿足。
也有的人使用牙線清潔牙齒,這樣的人在為人處世方面多是謹慎小心的。他們多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責任心,能夠很出色地完成一件工作,而且由于他們很講信譽,多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肯定。
還有的人采用橡皮制品的尖端來剔牙,這類人的預防意識大多不是太強,他們很少會事先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以免有突然性的事情發生,而導致措手不及。但這類人往往能亡羊補牢,思維縝密,即使發生突發事件,他們也能很快鎮定并積極化解。當他們發現自己犯了某一錯誤以后,能夠主動地去改正。這種類型的人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有很強的攻擊性,敢于向某一事物進行挑戰。
法則5:通過“打電話”動作巧識人
電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電話幾乎達到了每個家庭都必備的程度,電話可以使人更好地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一個人使用什么樣的電話,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他在與人溝通時所采取的一種普遍態度,通過打電話的習慣可以看出一個人性格中友善、謹慎的成分有多大,對人是充滿愛意還是心懷敵意。
一般來講,雙手握話筒的人對暗示很敏感,易受外界的影響。這樣握聽筒的女性,一談起戀愛來,很容易受愛人影響,性格也會隨之起變化。這樣握聽筒的男性大多會有一些女性氣質,對于一些細微的事情往往也會左思右想,優柔寡斷,不知如何是好。
讓話筒與耳朵保持一定距離的女性,其行動力和社交能力往往是相當強的,并且有很強的自信心,十分好勝,也很希望周圍的人能夠注意她。但是,這樣的女性一旦遇到她所傾愛的男性時,則會一改以往的性格。這樣握聽筒的男性則比較少見。
邊通話邊玩電話線的人,多見于女性,她們比較喜歡空想,一方面多愁善感,另一方面又有倔強的脾性,她們在電話中一說起來常常會沒完沒了。這樣的男性較少見。
緊抓話筒下端的人,在男性中較多,他們大都性格干脆、做事爽快;這樣握聽筒的女性,往往對事物的好惡十分明顯,且固執到底。遇事全憑自己的好惡,一點兒也沒有通融的余地,因而不大討男性的喜歡。
抓緊話筒上端的人,女性較多,這樣的女性有一種歇斯底里的特征,只要有一點小事不合其心意,就會大發脾氣,情緒改變非常快,所以與周圍人的關系常常很緊張。這種女性與異性相處時,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往往使對方束手無策,陷入困難的處境;而這樣握聽筒的男性常常因為頭腦靈活、善于應變,而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利用移動電子設備進行人際關系的交流,已經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溝通方式。由于它與面對面的溝通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從一些打電話的小習慣中判斷出人的心理。
一心二用型。與人通電話的同時并進行一些瑣碎的工作,如擦桌椅、整理文具等。這類人多富進取心,愛惜光陰,分秒必爭。
悠閑舒適型。通電話時舒服地坐著或躺著,一派悠閑自得。這類人多生性沉穩鎮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
以筆代指型。習慣用鉛筆或圓珠筆代替手指去撥號碼的人,通常性格急躁,經常處于緊張狀態,不讓自己有片刻的休息。
邊走邊談型。通電話時從不坐定在同一地方,喜歡繞著室內踱步的人,通常好奇心強,喜歡新鮮事物,討厭任何刻板的工作。
以肩代手型。習慣把聽筒夾在頭和肩之間的人,多是生性謹慎的人,對任何事情必先考慮周詳才做出決定,極少犯錯。
信手涂鴉型。邊與人講電話時,邊在紙張上信筆亂畫的人,往往具有藝術才能和氣質,想象力豐富但不切實際。天性樂觀的個性,使他們經常可以輕易渡過一切困難。
緊抓話筒型。通電話時緊緊握住話筒的人,生性外圓內方,表面看似怯懦溫馴,實則個性堅毅,一旦下定決心,絕不輕易改變。
平淡無奇型。無特殊習慣,一切動作均出于自然,這類人多生性友善,富有自信心,對自己的生活操控自如,能屈能伸。
法則6:通過“目光”看穿對方的目的
透過人的目光可以窺探出人的內心活動。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如果內心有什么欲望或情感,必然會表露于眼睛上。因此,如何透過視線的不同了解他人的心態,對人與人之間在交往中的心理溝通,具有重要意義。
視線的交流是溝通的前奏。一個人的視線可以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觀點來了解。其一,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這是關鍵;其二,對方的目光是如何活動的,對方一直盯著你或一接觸到你的目光就馬上移開,其心理狀態是迥然不同的;其三,對方目光的方向如何,是以正眼瞧著你,還是以斜眼瞪著你;其四,目光所落的位置如何,這是指觀察對方究竟是由上往下看,或者是由下往上看等;其五,目光的集中程度,這是指觀察對方是專心一致在看著自己,還是眼神縹渺,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等。這些表現所代表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
在交往活動中,通過觀察人的視線方向也能透視人的心態。
(1)對方的眼睛看遠方時,表示對你的談話不關心或在考慮別的事情
例如,當你很有誠意地對女友說話時,她的眼睛卻常常注視別的地方,表示她心中正在盤算別的事情。出現這種情況,你不妨用試探的口氣問她:“有什么麻煩嗎?告訴我,我們共同解決。”
如果對方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談判對象,他同樣會在心里盤算,如何使交易變成有利的狀況。看對方的眼神如果凝視于一點或焦點不變,則表示對方心中在想其他事情。談生意的對象有這種眼神時,你一定要小心提防。這時候,你可以毫不客氣地問他:“你有什么煩惱的事情嗎?”以從對方口中探知原因。如果對方慌張地說:“不!沒有什么事……”這時,你應當斬釘截鐵地與他中斷洽談,可以對他說:“以后再談吧。”
如果在某個會議上,你發現一位出席者對坐在他正面的某人看都不看一眼。那么,等他對面的那位發言過后,你不妨問他:“你認為他的意見如何呢?”他如果立即予以猛烈反駁的話,則證明他們之間曾經有過爭論,或有什么成見。
(2)斜視對方的眼光,表示拒絕、藐視或感興趣的心理
斜視對方的眼光,是表示拒絕、輕蔑、迷惑、藐視等心理。公司或商場間的競爭對手或其他競爭者之間難免會正面交鋒,互相之間可能會用這種蔑視的眼神看對方。但是,斜而略帶含笑的眼神,有時也表示對對方懷有興趣。尤其在初次見面的異性之間,經常能見到這種眼神,多出現在女性身上。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有一位不太熟悉的女孩子這么看你,那表示她對你感興趣。
(3)對方眼神發亮略帶陰險時,表示對人不相信,處于戒備中
男女之間用這種眼神凝視時,表示雙方敵意、憎惡;在初次見面的會談中,也會接觸到這種眼神;受到朋友或同事的誤會,對方往往也會出現這種眼神。
初次見面時,對方有這種眼神,表示在談話中你使對方產生了某種不信任的警戒。如果覺得自己并無使對方產生這種心理的做法的話,那可能是對方從其他地方聽到一些你的事情,進而形成某種先入為主的情感。
到朋友、同事那里去解釋,他們可能會說:“來干什么?現在還有臉到我這里來……”此時,如果他們有疑惑、敵意、不信任的眼光,表明對方已完全誤解了你,并存有戒心。一旦受到別人的誤會,一定要誠懇解釋,才能消除誤解。
(4)眼睛滴溜溜,眼神飄乎乎,不是輕浮就是狡詐
俗話中罵人常說:“滴溜溜的眼睛,四處轉動。”滴溜溜,表現了女人的輕浮;賊溜溜,表現了男人的狡詐。當一個女人對男人表示好感的時候,她的眼睛會說出嘴上不能說出的話,就是睜大她充滿活力的眼睛。當一個女人表示拒絕的時候,她就會用憤怒的、輕蔑嘲笑的眼神,來表達她嘴上不愿說出的情感。當一個女人用從上到下或者從下到上的眼光掃視一個人的時候,表示對對方的輕蔑和審視。
(5)與上司打交道時,各種眼神意不同
如我們和上司打交道時,觀察其眼睛,也能夠略微洞悉其內心:上司從上往下看人,這是一種優越的表現——好支配人、高傲自負;上司說話時不抬頭、不看人,這是一種不良的征兆——輕視下屬,認為此人無能;上司久久地盯住下屬看——他在等待更多的信息,他對下級的印象尚不完整;上司偶爾往上掃一眼,與下屬的目光相遇后又向下看,如果多次這樣做,可以肯定上司對這位下屬還吃不準;上司友好和坦率地看著下屬,或有時對下屬眨眨眼,說明下屬很有能力,討他喜歡,甚至工作中出現的錯誤也可以得到他的原諒;上司的目光銳利,表情不變,似利劍要把下屬看穿,這是一種權力、冷漠無情和優越感的顯示,同時也在向下屬示意——你別想欺騙我,我能看透你的心思;上司向室外凝視,不時微微點頭,這是非常糟糕的信號,它表示上司要下屬完全服從他,不管下屬說什么、想什么,他都充耳不聞。專家們的研究表明,有較高地位的人對地位低的人目光直接接觸少,而所有的人看地位較自己高的人次數和時間都較多。
(6)各種眼神反應的內心互動各不同
眼神是內心活動的一面鏡子:心胸博大、為人正直的人,眼神明澈、坦蕩;心胸狹窄、為人虛偽的人,眼神狡黠、陰詐;志懷高遠的人,眼光執著;為人輕薄的人,眼光浮動;克己的人,眼神內斂;貪婪的人,眼神暴露。
正派而敏銳的人眼光如利劍出鞘;邪惡而刁鉆的人眼光如蛇蝎蟄伏。淵博的人,眼中透出了悟;無學的人,眼中似乎只存疑竇。自信者,眼神堅而毅;自墮者,眼神晦而衰。
(7)眼神還能反應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作為一個生理器官,從眼睛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身體狀態:一個健康、精力充沛的人的眼睛通常明亮有力,眼睛轉動靈活機警,眼光清晰、水分充足;一個疲勞的人眼睛就會顯得乏力無味、目光呆滯、眼光混濁;一個樂觀的人眼睛通常充滿笑容,善意十足;一個消極的人往往眼睛下拉,不敢正視別人的眼光。
(8)眼神還能顯示一個人的品質
著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劉曉英教授說:“一個誠實的人的眼睛是自信的,說謊的人的眼角會不自覺地往上翹或者眼睛轉動速度比說話的節奏快。”很多大公司的企業主管在面試時都能發現其這個特點。
面對一個誠實的人,他的眼睛堅定渾厚,眼神沉重踏實,你會覺得他對自己的行為有著堅定的信念,他的敘述充滿了說服力和感染力,讓人不容置疑。
說謊的人在心理上是不確信的,他的眼神漂浮無根,說話沒有底氣和正氣。面對這種人,你會覺得他在講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沒有信念和可信度。這種類型的人在生活和事業上很難達到既定的目標。
法則7:通過眼部動作判斷對方的性格及內心活動
人類的動作、表情是本能的,每個人平時說話都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某些表情動作。人們說話時變化的目光、或喜或怒的神態、舉手投足的動作,經常同所表達的內容密切相關,同時也反映出說話人的修養。事實上,你同另一個人見面,雖然尚未正式開口說話,但交際活動已經開始,雙方的眼神、表情、動作都在傳遞著信息。說話時對方不僅在聽,還在看。皺眉頭,嘴角向下撇,那顯然是話不投機;和顏悅色,笑臉相對,說話就易于順利進行。因此,在口語交際過程中,我們必須給這種無聲的身體語言以應有的關注。
眉毛上揚,這是假裝無辜的表情。這種動作是在佐證自己確實無罪。目光炯炯地看別人時,眼睛極力睜大,眉毛極力下垂,造成一種令人難忘的表情,傳達著某種驚怒的表情。斜眼瞟人則是偷偷地看人一眼又不愿被發覺的動作,傳達的是羞怯、靦腆的信息。這種動作等于是在說:“我太害怕,不敢正視你,但又忍不住地想看你。”
眨眼的系列動作包括連眨、超眨、睫毛振動等。連眨發生于快要哭的時候,代表一種極力抑制的心情。超眨的動作單純而夸張,眨的速度較慢,幅度卻較大。動作的發出者好像是在說:“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所以大大地眨一下以擦亮它們,確定我所看到的是事實。”睫毛振動時,眼睛和連眨一樣迅速開閉,是種賣弄花哨的夸張動作,好像在說:“你可不能欺騙我哦!”
擠眼睛是用一只眼睛向對方使眼色表示兩人間的某種默契,它所傳達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擁有的秘密,其他任何人無從得知”。在社交場合中,兩個朋友間擠眼睛,是表示他們對某項主題有共同的感受或看法,比場中其他人都接近。兩個陌生人之間若擠眼睛,則無論如何,都有強烈的挑逗意味。由于擠眼睛包含兩人間存有不為外人知道的默契,自然會使第三者產生被疏遠的感覺。因此,不管是偷偷的還是公開的,這種舉動都被一些重禮貌的人視為失態。
眼睛往上吊,這種人心里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喜歡有意識地夸大事實,他們性格消極,不敢正視對方。
眼睛往下垂,這個動作有輕蔑對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關心對方的情形。這種動作的發出者一般個性冷靜,本質上只為自己著想,是任性的人。
只要我們用心觀察,通過對方的細微表情和動作很容易參透其內心的真實想法。明白了他人的心,再把話說到對方心坎上,再輔以適當的處世技巧,還有什么事不能成呢?
法則8:通過“鼻子”判斷對方的性格
是的,人的鼻子也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我們的鼻子雖然表情非常少,但是由于它位于整個面部的正中,所以同樣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央位置,在我國面相學中,它掌管著人一生的財運,而在西方國家它卻是性的象征,鼻子的學問由此可見一斑。鼻子可以提供一定的性格特質的線索——尤其是有些人想方設法掩飾的那些特質。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談話中對方的鼻孔稍微張大時,多半表示他對你有所不滿,或情感有所抑制。
鼻頭冒出汗珠時,一般來說,這表明一個人的內心特別焦躁或緊張。如果對方是重要的交易對手時,必然是急于達成協議。如鼻子的顏色整個泛白,就顯示對方此時的心情一定畏縮不前。
鼻子像鷹嘴,尖且垂成鉤狀者,陰險兇暴;鷹鼻而眼深者生性貪婪,不知足。鼻孔朝著對方,指藐視對方,瞧不起人。鼻子堅挺,表示這個人的性格堅強,固執己見,通常不會被別人所左右。聽對方說話的時候摸鼻子,說明摸鼻者不相信對方所說的話,他在考慮如何應對。
人們常聽到“皺起鼻子”這樣的說法。這說明,鼻子確實表示某種情緒。這樣一種動作再加上一種嚴肅的表情表示出一種厭惡和輕蔑的態度,從根本上講是一種傲慢、不屑一顧地對待別人的態度。皺鼻子的人看起來就好像他們已經聞到了一種難聞的氣味。這種習慣性的行為很可能有其自然環境因素,因為吸到一種討厭的氣味會使人們不由自主皺起鼻子。
傲慢的表情是以某些人有仰頭習慣為基礎的。文學作品中把這些人描寫成鼻子朝天,好像一切都在他們之下。其他一些常用的特征描寫包括:“他鼻孔朝天,一種自高自大的神態”“他仰起鼻子露出輕視的表情”“他鼻尖朝地,對世界不屑一顧的樣子”。
想象一下這樣一種表情:那些鼻子朝天,神氣活現而又不直接正視別人的人。這種人不想和你交往,希望占你的上風。這樣一種姿勢表示出一種傲慢的態度,希望看你的頭頂而不是與你的目光接觸。你得小心提防有這樣一種行為表示的人!
從生理學的觀點來看,肌肉能加大鼻孔張開的程度,帕斯卡爾在描繪克利奧帕特拉那碩大且向上翹起的鼻子時寫道:“假如它(鼻子)短一些的話,那么世界的整個面貌都將會改變。”就力量和洞察力方面來講,拿破侖曾這樣說:“給我這樣一個人,他的鼻子應該長得碩大豐滿……每當我需要找別人完成任何有用的腦力工作時,如果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的話,我總是選一個鼻子長得長長的人。”
法則9:通過“飲食”看穿對方的性格
人類要生存,每天都離不開衣食住行,食物對于人的重要性是毋需多言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有時候,他人不經意的飲食習慣也能暴露自己的性格。
我們從一個人喜歡吃什么東西可以觀察出他的性格特征,同樣,從一個人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吃東西,也可以觀察出他的性格特征。
一般來講,喜歡將食物分割成若干小塊,然后一點一點慢慢地吃,這樣的人多是較為傳統和保守的,他們為人處世都比較小心和謹慎,不會輕易地得罪人,很多時候都充當好好先生,保持中立。這一類型的人由于缺少冒險精神,所以在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往往不是很大。他們在很多時候比較機智和圓滑,他們有自己的主張,也不會輕易地接受他人的建議,但又不會表現得太過于明顯。
有的人吃東西很講究程序化,總是一項一項地把全部工作做到位以后,才坐下來慢慢地吃。這一類型人的思維多是相當縝密的,他們總是會花很多的時間去考慮一件事情,把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凡是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清楚,并做出適當的應對方案之后,才會著手去做。他們習慣于凡事先做好準備,但還是害怕有意外的事情突然發生,一旦真有意外發生,他們就會感到措手不及,不知該如何是好。
有的人飯量很小,吃一點就放下碗筷不吃了,這類人多是比較傳統和保守的。他們的一舉一動都非常小心和謹慎,總是不斷地努力處好與他人之間的關系。他們為避免風險,凡事喜歡墨守成規,按照舊的方法去完成。這一類型的人做事穩妥有余,但沖勁不足,所以說他們不適合創業,只適合守業。
有的人吃一頓飯狼吞虎咽、風卷殘云般就吃完了,這類人大多有較旺盛的精力。他們的性情很坦率和豪爽,待人真誠、熱情,做事干脆、果斷,自我意識比較強,有些時候常常自以為是,聽不進他人的規勸。他們有很強的競爭心理和進取精神,絕不會輕而易舉地就向誰妥協和認輸,總是要與對方拼上一拼,搏上一搏。
有的人吃東西的速度極慢,總是細嚼慢咽,這類人在為人處世方面多是相當重視過程的,在過程和結果之間,常常是前者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快樂和滿足。他們做事周密嚴謹,一般不會打無把握之仗。他們比較挑剔,對人對己要求都比較嚴格,有時甚至達到苛刻、殘酷的程度。
有的人吃東西不知道加以節制,看到喜歡的食物就一定要吃個夠,這類人的性格大多比較豪爽和耿直,他們多有很好的人際關系,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常能在自己周圍團結許多人。他們不懂得也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往往全部寫在臉上,讓人一目了然。
有的人從來不喜歡和他人一起進餐,而樂于自己單獨一個人靜靜地吃,這樣的人大多性格比較孤僻,有些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賞。他們比較堅強,做事也很穩重,具有一定的責任心,能保持言行的相對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般來說,他們在很多時候都能讓自己的上司、朋友和親人感到滿意。
由此可見,人的吃相雖各有不同,但只要用心觀察,很容易通過飲食習慣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