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貧無可奈惟求儉①,拙亦何妨只要勤②。
【譯文】
貧窮到毫無辦法的時候,只要厲行節(jié)儉,便能夠渡過難關(guān);自己愚笨并不可怕,只要付出更多的勤奮與努力,還是能夠跟得上別人的。
【注釋】
①惟:只有,只要。
②妨:障礙,有害。
【評析】
窮困潦倒時,只要我們不氣餒、不絕望,在厲行節(jié)儉的同時努力拼搏,與貧困勇敢地做斗爭,就能夠擺脫困境。貧窮的日子是長期還是短期很難預測,如果不節(jié)儉,很可能連短時間的貧窮都捱不下。所以人處貧困中時,要節(jié)儉,才能慢慢謀求寬裕之道。當然,安貧樂道的精神還是要有的,因為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是我們獲取動力的重要來源。
勤能補拙是良訓。如果說天才和庸才只有一步之遙,那可以說這一步就差在了勤奮上。天資愚魯或是聰慧并不是絕對的,因為人的聰明有先天的能力,也有后天的經(jīng)驗。先天的聰明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后天的學習仍會一事無成;先天的平庸并不可怕,只要后天付出加倍的努力,我們一樣可以很優(yōu)秀。即使是再笨拙的人,只要不妄自菲薄,不輕言放棄,靠自己的勤奮依然可以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