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中國孩子該怎么吃
  • 趙霖 趙和 鮑善芬編著
  • 1498字
  • 2019-12-12 18:48:34

五 如何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

食物過敏是免疫系統對食物中的某種成分(如蛋白質)過度敏感,引發免疫應答,產生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可能引起嬰兒過敏的食物有牛奶、雞蛋、花生、堅果、豆類、谷類、魚類及海產品等。
1.為什么食物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
人類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已經習慣于從天然食物中獲取營養。復雜的食物成分使人體具有更為復雜的消化功能。吃的東西越純粹,直接補充的營養素越多,就會導致“ 用進廢退”。一般來說,嬰幼兒食物過敏的發病率高于成人,以4~6月齡的嬰兒發病率最高。由于嬰幼兒胃腸屏障功能不完善,蛋白酶及多數消化酶活性不足、加之缺乏胃酸,故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特別是嬰兒腸道微生態平衡能力差,容易發生腸道生態菌群失調。而任何一種抗生素的濫用都會造成腸道原有正常生態菌群的混亂,這是導致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所以嬰兒接觸抗生素要格外注意。
2004年7月出版的美國《兒科學》雜志報道:從1991年開始,一項由美國政府開展的、對母嬰(8000多名嬰兒)的研究發現:補充多種維生素可能增加兒童哮喘和食物過敏的危險。美國近半數孩子剛會走路就開始吃各種維生素,嬰兒米粉等輔食中也普遍添加維生素。結果造成過早攝入維生素的黑人嬰兒都易患哮喘病,白人嬰兒則易發生食物過敏。動物實驗發現,攝入的維生素在體內遇到免疫抗原時,會使細胞膜發生變化,增加過敏反應發生的機會。
溫馨提示
未滿周歲的嬰兒不宜喂食魚、蝦、螃蟹、 海味、蘑菇、蔥、蒜等食物。
20世紀80年代訪問歐洲時,看到市場上嬰兒食品非常豐富,國內當時只有糕干粉、代乳粉、大米粉賣,而歐洲膏糊狀嬰兒食品充斥貨架,不同月份小孩吃的都不一樣,當時還很羨慕他們。現在才明白,如果全世界的孩子都不吃天然食物,光吃加工食品,不就變成飼料化喂養了嗎?許多家長圖省事,光讓孩子吃瓶裝糊糊,不吃天然食物做的輔食,這也是過敏的誘因之一。要想讓孩子健康,就一定要吃天然食物, “一方水土養一方 人”嘛。
2.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孩子很少過敏
英國研究發現,在鄉下農場中成長的孩子很少過敏。在農場自然生態環境中度過童年的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陽光雨露、呼吸著潔凈空氣、吃的是新鮮的天然食物,這些孩子血液中的“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增加,減輕了免疫應激,控制了炎癥發生。“調節T淋巴細胞”能夠限制機體對攝入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質發生免疫反應。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把新出生的小豬分成兩組,一組小豬在農場中與母豬一起飼養,吃母奶;另一組小豬則在衛生條件良好的地方,用嬰兒配方奶來喂養。結果發現吃母奶的小豬腸道組織中可導致免疫反應的T淋巴細胞總量明顯降低,而“調節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量卻顯著增多。這些小豬斷奶后對攝入蛋白質的抗體反應,明顯比配方奶飼養的小豬要弱。
3.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母乳能促進嬰兒免疫系統發育,促進腸道生態菌群的建立,加強消化道黏膜的屏障作用,所以母乳喂養的孩子過敏性疾病發生率最低。4~6個月是嬰兒建立口服耐受的關鍵時期,此時適當添加用天然食物制作的輔食(如蛋黃粉、蘋果泥、用小米和大米熬的濃米湯),能幫助孩子建立口服耐受。在添加輔食過程中,每添一種新的食物都要觀察有無過敏反應(如皮疹、瘙癢、嘔吐、腹瀉等)發生。一旦發現出現過敏癥狀,應立即停用。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消化功能的完善,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多數患食物過敏的孩子可“自愈”。當然,添加輔食也不宜過早,因為嬰兒消化功能發育尚不完善,也會誘發食物過敏;然而推遲添加輔食會造成食物過敏和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增高。對谷類、牛奶、雞蛋、大豆發生的食物過敏,隨年齡的增長可逐步緩解和消除;但對花生、堅果、海產品引起的過敏,卻往往難以自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浮梁县| 湖南省| 丽水市| 滨州市| 固阳县| 梓潼县| 孟州市| 余庆县| 泰安市| 盐池县| 盐边县| 海兴县| 乌海市| 宁津县| 横山县| 铜山县| 博白县| 肥城市| 绥阳县| 旬阳县| 修水县| 连云港市| 宕昌县| 商河县| 襄汾县| 精河县| 潮州市| 衡山县| 镇远县| 辉县市| 乡城县| 宝鸡市| 铜陵市| 麻江县| 石楼县| 靖边县| 青川县| 永昌县| 博客|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