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觀知識
- (英)卡爾·波普爾
- 757字
- 2019-12-19 14:21:51
4.我對歸納問題的處理方法
(1)我認為休謨論述中暗示的邏輯問題與心理學問題之間的差別是極為重要的,但我不認為休謨對我愿意稱之為“邏輯”的觀點是令人滿意的。他很清楚地描述了有效推理的過程,但是他把這些過程看作是“理性的”心理過程。
與休謨的處理方法對比起來,我的主要處理方法之一是,每當邏輯問題成為問題的時候,我就把所有這些主觀的或心理學上的術語,尤其是“信念”等,轉換成客觀的術語。比如,我不說“信念”,而說“陳述”或“解釋性理論”;我不說“印象”,而說“觀察陳述”或“試驗陳述”;我不說“信念的正當理由”,而說“要求理論是真的這種主張的正當理由”,等等。
這種把事情說成客觀的或邏輯的或“形式的”說法將被應用于HL,但不能應用于HPS。然而:
(2)一旦解決了邏輯問題HL,根據以下的轉換原則:邏輯上是正確的,在心理學上也正確,那么對邏輯問題的解決就轉移到心理學問題HPS上。(通常的所謂“科學方法”和科學史大體上也有一個類似的原則:邏輯上是正確的,在科學方法和科學史上也是正確的。)顯然,這是認識心理學或思維過程心理學中的一個有點冒險的猜想。
(3)很清楚,我的轉換原則保證消除休謨的非理性主義:如果我能回答他的歸納法的主要問題(包括HPS)而不違背轉換原則,那么在邏輯與心理學之間就不可能有任何沖突,因此,也就不可能有我們的理解是非理性的這一結論。
(4)這樣的綱領連同休謨對HL的解答,意味著關于科學理論與觀察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比HL說出更多的東西。
(5)我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既然休謨認為在邏輯學中不存在以重復為根據的歸納法這樣的東西,并且這個看法是正確的,按照轉換原則,在心理學中(或科學方法中,或科學史上)也就不可能有任何這樣的東西。以重復為根據的歸納法觀念一定是由于一種錯誤——一種視錯覺。簡單地說,不存在以重復為根據的歸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