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薦代表人考試《投資銀行業務》輔導教材
- 圣才電子書
- 2417字
- 2021-06-11 09:19:13
第三節 存 貨
【大綱要求】
熟悉存貨的確認和計量。
【要點詳解】
一、存貨的概念與確認條件(熟悉)
1.存貨的概念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通常包括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和周轉材料。
2.存貨的確認條件
存貨必須在符合定義的情況下,同時滿足下列兩個條件,才能予以確認:
(1)與該存貨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2)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例題·組合選擇】下列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反映的是( )。[2012年真題]
Ⅰ.肉雞飼養場飼養的肉雞
Ⅱ.收到外來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已經制造完成驗收入庫
Ⅲ.收到委托方委托銷售的只收手續費的代銷商品,已經入庫
Ⅳ.用于建造自用住房的工程物資
A.Ⅰ、Ⅱ
B.Ⅰ、Ⅳ
C.Ⅲ、Ⅳ
D.Ⅰ、Ⅱ、Ⅲ
E.Ⅰ、Ⅱ、Ⅲ、Ⅳ
【答案】A
【解析】Ⅰ項,肉雞飼養場的肉雞,屬于消耗性生物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作為存貨列報。Ⅱ項,代制品、代修品加工修理完成并入庫后屬于企業存貨。Ⅲ項,代銷商品分為委托代銷商品和受托代銷商品,前者是委托別人代為銷售,后者是接受委托代別人銷售。受托代銷商品不屬于企業存貨。Ⅳ項,工程物資屬于非流動資產,不計入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單獨以“工程物資”項目列示。
二、存貨的初始計量(熟悉)
(1)存貨成本包括采購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個組成部分。
①外購存貨的成本
外購存貨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②加工取得存貨的成本
企業通過進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貨,其成本由采購成本、加工成本構成,存貨的加工成本由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構成。
③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成本
其他方式取得存貨的成本包括接受投資者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企業合并以及存貨盤盈等。
④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
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等,計入存貨成本。
(2)在確定存貨成本的過程中,下列費用不應當計入存貨成本,而應當在其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①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不得計入存貨成本。
②倉儲費用,指企業在采購入庫后發生的儲存費用,應計入當期損益。但是,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倉儲費用則應計入存貨成本。
③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應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不得計入存貨成本。
④企業采購用于廣告營銷活動的特定商品,向客戶預付貨款未取得商品時,應作為預付賬款進行會計處理,待取得相關商品時計入當期損益(銷售費用)。企業取得廣告營銷性質的服務比照該原則進行處理。
三、發出存貨的計量(熟悉)
1.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企業在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時,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和個別計價法等方法。企業不得采用后進先出法確定發出存貨的成本。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指以先購入的存貨應先發出(銷售或耗用)這樣一種存貨實物流轉假設為前提,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
(2)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作為在下次進貨前計算各次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計算公式如下:
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本次發貨前的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本月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月發出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存貨單位成本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其特征是注重所發出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之間的聯系,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例題·組合選擇】關于發出存貨的計量方法正確的有( )。[2009年真題]
A.先進先出法
B.后進先出法
C.移動加權平均法
D.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E.個別計價法
【答案】ACDE
【解析】在《企業會計制度》下,存貨的領用和發出,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或后進先出法等確定其實際成本。B項,2006年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存貨》,取消了后進先出法結轉存貨成本。
2.存貨成本的結轉
企業銷售存貨,應當將已售存貨的成本結轉為當期損益,計入營業成本。
對已售存貨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還應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沖減當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實際上是按已售產成品或商品的賬面價值結轉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企業按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也應按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四、存貨的盤點清查
1.存貨盤盈的處理
發生存貨盤盈時,應借記“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貸記“管理費用”科目。
2.存貨盤虧或毀損的處理
存貨發生的盤虧或毀損,應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進行核算。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根據造成存貨盤虧或毀損的原因,分以下情況進行處理:
(1)屬于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2)屬于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處置收入(如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因非正常原因導致的存貨盤虧或毀損,按規定不能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應當予以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