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怎樣讓自己備受歡迎
- 人性的弱點(人際關系與影響力進階寶典)
- (美)戴爾·卡耐基
- 8226字
- 2019-11-29 10:26:10
為什么要讀這本書,從這里找出交朋友的方法呢?為什么不向世界上最著名的會交朋友的人學習這項技能呢?你可能會問他是誰?明天上街說不定你就會遇到他——當它離你還有十英尺遠的時候,它就開始歡快地搖起尾巴;如果你停下來碰碰它,它會上躥下跳,讓你知道它有多喜歡你。要知道在它搖尾乞憐的背后,它沒有任何目的。它沒想讓你買東西,也沒想要嫁給你。它只是單純地想對你示好,讓你感受到它滿滿的愛意。
你曾經是否這樣想過,狗不用為了生計外出工作。母雞得下蛋,奶牛得產奶,金絲雀得唱歌。而狗的唯一使命,就是把它全部的愛都給你。
當我5歲的時候,我父親花50美分給我買了一只小黃毛狗。它給我的童年時代帶來了很多歡樂。每天下午大約四點半的時候,它都會坐在前院,一雙美麗純潔的眼睛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過道,當它聽到我的腳步聲,或看到我搖蕩著飯盒走過矮樹叢的時候,它就一下子跳起來,氣喘吁吁地跑上山丘來迎接我,高興得歡蹦亂跳。
這只名叫蒂比的家伙跟我做了5年的好伙伴。后來,在一個我永遠忘不掉的黑夜,它在離我不到10英尺的地方被雷電擊死了。蒂比的離去,給我的童年時代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陰影。
需要說一下,蒂比從未讀過一本心理學方面的書,它也不需要讀,它憑直覺就知道,那是它天生就會的。一個人只要對別人產生興趣,他在兩個月之內交的朋友,就能比讓別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人,在兩年之內所交的朋友還要多。我再重復一下我的觀點,你只要出自真心對別人感興趣,你的朋友就有很多。
但是就如你我知道的那樣,很多人都想辦法使別人對他們感興趣。當然,這種方式根本沒用,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別人都不會對你感興趣的,因為他們只對他們自己感興趣。
紐約有家電話公司,曾經對電話交談做了一項調查研究,想找出哪一個詞在電話中使用次數最多。你可能猜到了,這個詞就是第一人稱的“我”。在接受調查的500個通話記錄中,這個“我”字被使用了3950次。當你拿起一張有你在的集體照時,你最先看的是誰呢?肯定是你自己。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如果我們只是一味要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讓別人對我們感興趣的話,我們將永遠不會交到真誠的朋友。
拿破侖就曾試過這種方法,在他跟約瑟芬最后一次見面時,他說:“約瑟芬,我覺得自己是有史以來最幸運的人,但是,在此刻,你是這個世界上我唯一能夠信賴的人了。”
而歷史學家們都懷疑其實拿破侖可能連約瑟芬也不信任。
已過世的維也納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萊德·阿德勒,寫過一本叫作《活著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這本書。在書中,他寫道:“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遭遇的困難最多,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源于這種人。”
你也許讀過幾十本關于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卻還沒見到哪一句話對你我來說比這一句更有意義。我不喜歡重復,但是阿爾弗萊德·阿德勒這句話太意味深長了。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遭遇的困難最多,給別人造成的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源于這種人。”
有一次我在紐約大學選修一門短篇小說寫作的課程,在有一次上課時,來了一位雜志的主編給我們講課。他說,他每天拿起放到他桌上的數十篇小說,只需讀上幾段,就能感覺出作者是否喜歡與別人相處。他說:“如果作者不喜歡別人,別人就不會喜歡他寫的小說。”
這位經驗豐富的主編在講授小說寫作課程的過程中,曾經兩次停頓,為他的言語致歉。他說,“我現在想告訴你們的,跟你們的牧師所告訴你們的是完全一樣的。但是,請牢記,如果你要成為一名成功的小說家的話,你必須對別人感興趣。”
如果小說寫作是如此,那么你可以確定,待人處世更是如此。
霍華德·瑟斯頓最后一次在百老匯上臺表演魔術的時候,我花了整個晚上待在他的化妝間。瑟斯頓,被公認為是魔術師中的魔術師。40年來,他到世界各地巡演,一再地創造奇跡,觀眾被驚呆,吃驚得喘不過氣來。共有6000萬人買票去看過他的表演,而他的利潤也超過了200萬美元。
我請瑟斯頓先生給我講講他成功的秘訣。這一點與他接受的學校教育當然一點關系也沒有。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成為一名流浪漢。扒火車流浪、睡在干草堆里、挨家挨戶求乞。他坐在車中向外看著鐵道沿線上的標志,才認識了字。
他的魔術功底是否十分深厚?不見得,他告訴我,關于魔術手法的書市面上有很多,有的人懂得比他還要多。但他有兩樣其他人沒有的特質。第一他能在舞臺上把他的個性顯現出來。他是一個表演大師,他深諳人類天性。他的所作——每一個手勢,每一個語氣,每一個眉毛上揚的動作都在上臺前很仔細地演練過,而他的動作也配合得天衣無縫。但,除此之外,瑟斯頓還對別人真誠地感興趣。他告訴我,許多魔術師會看著觀眾,而對自己說:“啊,坐在底下的那些人是一群傻子,他們都是笨蛋,都被我騙得團團轉。”但瑟斯頓的方式完全不同。他跟我說,每次一走上臺,他都告訴自己:“我很感恩,因為這些人來看我表演。因為有他們,我才能過上舒適的生活。我要把我畢生所學的精彩表演,毫無保留地展示給他們看。”
他告訴我,他每次走上臺,都在反復告訴自己:“我愛我的觀眾。我愛我的觀眾。”可笑嗎?荒謬嗎?隨便你怎么想。我只是原原本本把一位有史以來最著名的魔術師所擁有的秘訣告訴你而已。
舒曼·海恩克夫人對我說過相同意義的話。雖然生活中充滿著饑餓和痛苦,雖然生活中充滿著這么多的悲劇,她曾因為這些差點殺死她自己和她的孩子。即使這么不幸,她還是一直堅持唱下去,終于變成有史以來最卓越的華格納歌唱者。而她也坦陳,她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無限地對別人感興趣。
賓夕法尼亞州貝華倫城的喬治·迪克,在一家加油站工作。因一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需要占地,他被迫從加油站退休。沒過多長時間,他就承受不了退休的那種無聊日子,所以他開始找出他那把舊的小提琴來打發時間。然后,他又到處旅行去聽音樂,和許多有名氣的提琴家們見面。他以謙虛和友善的態度與大家都相處得很好,他對每位他遇見的提琴家和他們的背景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他自己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提琴家,他卻因為提琴結交到了很多朋友。他還參加了眾多的比賽。很快地,癡迷美國東部的鄉村音樂的粉絲們就知道“喬治叔叔”這個人了。當我們聽聞喬治叔叔的鼎鼎大名時,他已72歲高齡了,卻依舊在享受著他生命的美好。
由于持續對別人迸發出濃厚的興趣,當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他們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時,有一個人卻為自己的生命創造了一個新的開始。而這也是西奧多·羅斯福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甚至他的貼身管家都對他感興趣。他的貼身管家詹姆斯·阿莫斯曾經寫了一本叫《西奧多·羅斯福,我心中的英雄》的書。在這本書里,阿莫斯描述了下面這個趣事:
“有一次,我太太問總統關于鵪鶉的長相。她從沒有見過鵪鶉,于是他詳細地給她描述了一番。過了一段時間,我們屋里的電話鈴響了(阿莫斯和他太太住在牡蠣灣,羅斯福家宅的一棟莊園內)。我太太接起電話,打電話的居然是總統本人。他說,他打電話來是要告訴我太太,在我們的窗外正好有一只鵪鶉。告訴她如果她往窗外看的話,可能會看得到。他時常做出與這類似的事情。每次他經過我們的小屋,即使他看不到我們,我們也會聽到他輕聲叫出:‘噢,安妮!或者嘿,詹姆斯!’這是他的一種獨特的友善的打招呼方式。”
侍從怎么會不喜歡像他這樣的一個人呢?任何人怎么可能不喜歡他呢?
有一天,羅斯福到白宮拜訪,碰巧塔夫脫總統和他太太都不在。但他還是真誠地與每個人,包括身份卑微的洗碗工都打了招呼。他記得他們每個人的名字,甚至廚房的小女仆也不例外。
當他見到廚房的亞麗絲時,阿莫斯寫著:“就問她還做不做玉米面包。亞麗絲回答他,她有時會為仆人做一些,但是‘樓上的人’都不愛吃。”
“他們的品位太差了,”羅斯福有些憤憤不平地說,“等下次我見到總統的時候,我會這樣告訴他。”
亞麗絲給他端出一塊玉米面包,他一邊向辦公室外走去,一邊吃,同時在經過園丁和工人的身旁時,他還跟他們問好……
他對待每一個人的態度,就同從前他在時一樣。仆人們仍然會小聲討論這件事,而在白宮效力40年的總管艾克·胡佛亞眼含熱淚說:這是將近兩年來我們擁有的最快樂的日子,這段歲月如此珍貴,我們中的任何人,都不會因金錢把它交給別人。
查爾斯·伊里特博士是有史以來一位最成功的大學校長。他從南北戰爭結束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5年間一直擔任哈佛大學的校長。下面是伊里特博士處事方法的一個事例。有一天,一名大一學生克蘭頓到校長室去貸款50美元,這筆貸款批準了。后來,就在我千恩萬謝準備起身離去的時候,伊里特校長說:“再坐會兒吧。”接下來說的話讓我有些驚訝:“聽說你會在自己的寢室里親手做飯吃。我覺得這樣也很好,前提是你所吃的食物是適合的,而且足夠你吃的話。在我讀大學的時候,也曾這樣吃過。你做過牛肉獅子頭嗎?如果你能把牛肉煮得很爛,這就是一道很好的菜。當年我就這么煮過。”接著,他告訴我如何挑選牛肉,應該用文火去煮,然后切碎,用鍋煮成一團,放涼再吃。
還有一件同樣的事,一個看起來一點也不重要的人,卻幫了新澤西強森公司的業務代表愛德華·賽克斯一個大忙,讓他重新獲得了一位代理商。“許多年前,”他回憶著說,“在馬薩諸塞地區,我幫強森公司拜訪了一位客戶。這個經銷商在音姆的雜貨店里。每次我到店里去,我總是先和賣冷飲的店員說上幾分鐘,然后再跟店主洽談訂單的事。有一天,我正要跟這位店主談訂單,他告訴我不要打擾他,他不想再買強森的產品了。因為他覺得強森公司都把活動集中在了超市和折扣店上,而忽視了他們這種小雜貨店。我垂頭喪氣地出了門,然后到城里逛了幾小時。后來,我決定再回去一趟,至少要跟他解釋清楚我們的誤會。
“當我回去時,我像平常一樣跟賣冷飲的店員都打了招呼。當我走向店主時,他竟然向我微笑表示歡迎。之后,他又給了我比平常多兩倍的訂單。我很詫異地望著他,問他在我離開的幾小時發生了什么事。他指著在冷飲機旁邊的那個年輕人說,打我走了之后,這個年輕人就過來對他說:很少有推銷員像他這樣,到店里來還會費事地跟他和其他人打招呼的。他跟店主說,假如有人配得上與他做生意的話,那一定就是我。他覺得男孩兒說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繼續做我的客戶。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真心對待別人,會是推銷員最重要的品格——對其他人也是如此,至少從這件事看來是這樣。”
在現實生活中你也許不是音樂家、總統、校長或代理商,但你的心情完全可以同他們一樣。我的個人經歷告訴我,一個人只要對別人真誠地關心,就可以從別人那得到寶貴的合作機會——即使這個人可能很忙。我來舉例說明一下:
幾年前,我在布魯克林文理學院教小說寫作這門課,我們希望能邀請凱瑟琳·諾瑞斯、范妮·赫斯特、艾達·塔貝爾、阿爾伯特·佩森·特修和魯珀特·休斯等著名作家來到布魯克林,傳授給我們他們的寫作經驗。我知道他們工作繁忙,因此我們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說明我十分仰慕他們的作品,深切地希望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以及獲知他們成功的秘訣。
每封信都有全班150名的學生的親筆簽名。我們在信中說,我們知道他們忙得可能無法準備一篇演講,因此,我們附上系列在寫作方法方面的問題,請他們回答。他們很喜歡我們的做法。有誰會不喜歡嗎?因此,他們匆匆從家里趕到布魯克林,來助我們一臂之力。
以同樣的方法,我讓西奧多·羅斯福任期時的財政部長萊斯利·肖、塔夫脫、總統任內的首席檢察官喬治·威克沙姆、威廉·詹寧斯·布賴恩、富蘭克林·羅斯福以及許多其他的知名的大人物到我的演講班來,跟學生們一起交流。
每個人都會對欣賞自己的人感興趣——不論你是工人、職員還是總統,皆是如此。例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戰”末期,舉國上下痛恨他,全天下人都覺得他是戰爭的罪魁禍首。他流離失所逃到荷蘭,德國民眾對他恨之入骨,恨不得將他碎尸萬段。就在大眾的怒火熊熊燃燒之際,一個小男孩兒給威廉二世寫了一封信。這封信淳樸而溫暖,每個字都洋溢著對他的崇拜之情。小男孩兒在信中寫道,他才不管別人怎么想,他永遠將威廉視為他心中的國王。威廉二世感動得熱淚盈眶,他邀請小男孩兒和他見面。小男孩兒在母親的陪伴下拜訪了威廉。不久以后,威廉二世與男孩兒的母親走到了一起。小男孩兒不用學習怎樣為人處世,他天生就懂得如何與人相處。
想要得到友誼,就多付出些,別嫌麻煩,真心實意地為他人做點事情。哪怕要為此付出時間、精力、耐心。溫莎公爵被封為威爾士親王之后,曾受邀出訪南美。為此他預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學習,堅持用西班牙語發表演講,贏得了南美民眾的敬愛。
好多年來,我一直都在記著朋友們的生日,怎樣能知道他們的生日呢?雖然我一點也不相信星象學,但是我會先問對方,是否相信人的生辰跟一個人的個性和性情有關系,將話題轉移到對方生日上。然后我再請他把他的生日告訴我。舉例來說,如果他說他出生于11月24日的話,我就一直在心里重復:“11月24日,11月24日。”等他一轉身,我就把他的姓名和生日記下來,事后再轉記在一個生日本子上。在每一年的年初,我就把這些生日標明在我的日歷上,因此它們能夠很明顯地引起我的注意。當某人生日到了的時候,就會收到我的信或電報。他們得多么驚喜呀!我常常是世界上唯一記得他們生日的人。
如果我們要交朋友,就要以熱情和誠懇去感染別人。當別人打電話給你的時候,就利用同樣的方式,說話的聲音要顯出你接到他的電話十分高興。紐約電話公司開了一門課,訓練他們的接線生在說“請問您要撥幾號?”的時候,口氣要顯出“早安,我很高興為您服務的感覺”。我們明天接電話的時候別忘了試一試。
對別人顯示你的興趣,不但可以讓你交到更多朋友,還可以為你的公司增加客戶的信任感。紐約一家北美國家銀行出版的刊物中,登出一位名叫瑪德琳·羅斯黛爾的存戶信件(該信刊登于北美國家銀行,于1978年3月31日發行的期刊《鷹》中):
我真希望您知道我是多么欣賞您的員工。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彬彬有禮、態度積極。在排了一列長隊后,有位員工親切地跟你問好,那真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事。
去年我母親住了5個月的院。那段時間,我經常去的那家銀行的柜臺出納員瑪麗·佩德賽羅,她很關心我母親的身體,經常打聽她的情況。
羅絲黛是否會繼續和這家銀行保持業務往來?這是毋庸置疑的。
査理·沃爾特斯,在紐約市一家大銀行工作,他奉命寫一篇有關某公司的調查報告。他知道他所需的資料掌握在一個人手中。于是,査理·沃爾特斯去拜訪那個人,他是一家大工業公司的董事長。當沃爾特斯先生被允許進入董事長的辦公室時,一個年輕的婦人從門邊探進頭來,她告訴董事長,手頭沒有什么郵票可給他。
“我兒子喜歡集郵,我在幫我那12歲的兒子收集郵票。”董事長對沃爾特斯解釋。
沃爾特斯先生說明他的來意后就開始提問。董事長含糊其詞,所有的回答都模棱兩可,很明顯他沒打算說出心里話,無論怎么請求都沒有用。這次見面的時間很短,我這趟算是白來了。
“坦白說,我當時毫無辦法。”沃爾特斯先生說,他在班上告訴我們。“接著,我想起他的秘書對他說的話,他有個12歲的兒子,需要郵票……我也想起我們銀行的國外部門每天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信,上面有各國郵票。
“第二天早上,我再去拜訪他,讓他秘書傳話說我有一些郵票要送給他的兒子。我是否是被熱情地邀請進去的呢?沒錯,即使他要參加競選,也不能這么熱情地和我握手。他笑容滿面,態度和藹可親。‘我的喬治肯定會喜歡這張。’他不停地說,一面撫弄著那些郵票。‘看看這張!這是一張無價之寶。’”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只談論郵票,看了他兒子的照片,然后他又花了一個多小時,把我所想要知道的答案全都告訴給我——在他說之前我只字未提調查的事。他把他所知道的,全都告訴了我。然后叫他的下屬進來,問他們一些問題。他還打電話給他的一些同行,他把一些事實數字、報告和信件一股腦兒地告訴我。以一位新聞記者的話語來說,我來的這趟收獲頗豐。”
讓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個例子:
多年以來,費拉達爾菲亞的克納弗一直試著要把煤推銷給一家大的連鎖公司。但是該連鎖公司卻堅持從另一個鎮上買煤,氣人的是運煤車還會經過克納弗的辦公室。有一天克納弗先生在我的班上發了一通牢騷,把連鎖公司罵得狗血淋頭,說它們是美國的一個禍害。
而他仍然不懂為什么他們就是不買他的煤。
我建議他采取不同的方法。長話短說,下面是整件事情的經過。我們在班上分組辯論,主題是連鎖公司的擴張對國家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在我的建議下,克納弗站在否定的一邊,他在辯論中將為連鎖商店辯護,所以他跑到那家他痛恨的連鎖公司,去找公司的高級職員,到那他就說:“我今天來不為了推銷煤,我來是有求于您,請您給我幫個忙。”他接著把辯論的事告訴他,說:“我是來找你幫忙的,因為我知道您能提供給我需要的資料,對您的幫助我感激萬分,會終生銘記。”
下面讓我們聽聽克納弗先生給我們講講整個事件:
我請這位經理給我一分鐘的時間。正是因為我強調了只要一分鐘,他才答應接見我。聽明我的來意之后,他請我坐了下來,我們一共交談了1小時47分鐘。他請一位曾寫過一本有關連鎖商店書的高級職員進來給我介紹那本書。他還置信全國連鎖組織協會,為我要了一份有關這方面的文件。他覺得連鎖商店給人類提供了一種真正的服務。他很驕傲,他為數百個地區的人民所做出的貢獻感到自豪。當他提起這些的時候,他的眼睛都閃爍著光芒。我不得不承認,他告訴我的這些我以前做夢都沒有想到過。他徹底改變了我從前對他的看法。
當我要離開的時候,他將送我到門外,用手摟著我的肩膀,預祝我辯論取得勝利,他還邀請我有時間常來坐坐,結果出來后告訴他一聲。他對我所說的最后幾句話是:“開春的時候記得來一趟,我想在你這買點煤。”
對我來說,這簡直堪稱奇跡。我一句話也沒提讓他買我煤,沒想讓他對我的產品感興趣,而這在過去十年里我一直竭盡全力做的事,居然在剛剛過去的兩小時里得到了這么大的進展。他居然主動要買我的煤。我對他的答案深深地感興趣,比十年中我要使他對我和我的煤感興趣所得到的進展還要多。
克納弗先生并沒有發現另一個全新的真理,因為在很久以前,早在耶穌出生的100年前,就有一位著名的羅馬詩人西拉斯曾經說過:“要想別人對我們感興趣,我們先要對別人產生興趣。”
所以,想要讓別人喜歡你,第一要遵守的規則是: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假如你想有讓人愉快的人格、個性,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擁有一個更有效用的技能,我希望你去買一本書,叫《皈依宗教》,作者是林克博士。乍一看書名別害怕,其實,這并不是一本單純說教的書。林克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曾親自接見指導過超過3000名自認為內心苦悶、彷徨而請他解答“人格與個性”問題的人。林克博士說,他這本書可以改名為“如何發展人格”,書中討論的正是這個問題。我相信你會對這本書感興趣。
而我想說的是,雙方的興趣,皆以“真誠”為前提。真誠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無論關注他人的一方,還是被關注的一方,只有你情我愿,才能取得雙贏。
紐約長島的學生馬丁·金斯伯格和我分享了他的經歷。在他小時候,一位護士真誠的關心,令他至今無法忘懷。
“十歲那年的感恩節那天,我是在醫院的病床上度過的。我內心焦慮地等著第二天的外科手術,想到手術過后的漫長的康復期和被限制自由的痛苦,我就擔憂不已。我的父親很早就離開了我們,只剩母親和我住在狹小的公寓里,靠社保維持基本生活。恰巧那天母親還不能來看我。”
“那一天比以往要漫長很多。我看著太陽一點一點西沉,我的內心充滿了孤獨與絕望。母親自己在家,因為我愁容滿面,身邊沒有人陪她說話,更沒有人陪她過感恩節,她連一頓像樣的感恩節晩餐都吃不起。一想到這些,我難過得淚流滿面。我把枕頭壓在頭上,把頭埋在床單里,小聲地嗚咽著。我不愿被人看到,但內心煎熬著,疼痛和難過讓我止不住地顫抖。”
“一個年輕的實習護士聽到了我的嗚咽。她輕輕走過來,溫柔地把床單拉開,親手拭去我臉上的淚水。她溫柔地告訴我,她和我一樣孤單;為了工作,她感恩節沒有辦法趕回家和家人團聚。她邀請我一起吃感恩節晚餐,她拿來了滿滿兩托盤食物——火雞片、土豆泥、蔓越莓果醬,還有當作甜點的冰激凌。她陪我聊著天,安撫著我驚恐不安的心。她4點就可以下班了,可為了陪伴我,她在醫院一直待到深夜,她和我做游戲,還哄我睡覺。”
“時間腳步匆匆,多少個感恩節來了又走,卻沒有一個在我心中留下任何痕跡。只有十歲那年的感恩節,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每當我感覺沮喪、恐懼、孤獨的時候,都會想起那位素昧平生的護士,她用溫柔和善良溫暖了我幼小脆弱的心,讓一切變得都不再那么難以忍受。”
如果你希望惹人喜歡,如果你渴望誠摯的友誼,如果你希望助人助己,請牢記以下的原則:
原則1:對他人產生興趣,真心實意地關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