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世界觀的開始——沒有創世與造物主

中國人為什么認為宇宙不出自造物主之手,而是自為自化?

在上古中國智慧的結晶《易經》中,天是指神鬼和祖先,還是宇宙功能的一種抽象表達?

中國古代的宗教為什么沒有形成能夠和皇權抗衡的宗教力量?

中國人的宇宙觀如何造就了無“原罪”和輕“法律”的文化?

中國人思想中的權威來自哪里?是神鬼、帝王、法律,還是圣人?

中國產生文字的時間比近東地區要晚。盡管我們發現了在公元前3000年前中國有文字的新證據,不過還是比近東的蘇美爾人晚一千多年。與商代同時的克里特人在公元前2000年從象形文字發展出了線形字母文字,此后經希臘人繼續完善,并經由腓尼基人,這一發明澤及整個地中海文明。不過直到荷馬時代(公元前9世紀),希臘人書寫的文獻仍然寥寥可數,這些文獻成了日后希臘文明的核心經典。亞述人在公元前7世紀就以他們宏大的圖書館而聞名,而埃及和巴比倫保存文獻的歷史則更早。然而這三個文明全都湮滅消亡了,她們的浩繁卷牘也沒在后世發生可觀的影響。大致跟晚商和周初同時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次大陸,他們帶來的宗教經典吠陀塑造了印度文明。但雅利安人沒有文字,所以印度人在公元前6世紀前,沒有文獻,甚至連吠陀也未成書,能流傳至今的文獻不早于公元前3世紀——而此時,中國已經產生了大量文獻,這些文獻很多流傳至今,并且仍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之旨圭。

故而,下面這話蓋無大謬:早期文明中,再無像中國這樣,有如此廣泛而繁多的文獻從公元前500年以前流傳下來;[26]也沒有比中國更重視書寫和研究文獻的。中國即使不是世界上最早創制文字的文明,但其被文字所化之深入、完善卻是舉世無匹的。

埋藏甲骨的墓坑

刻有卜辭的殷商時期的龜甲

西周毛公鼎

毛公鼎銘文

毛公鼎銘文是目前所發現的銘文字數最多的青銅器

王羲之《喪亂帖》

中國人對文字的敬畏之深,

還表現在將文字書寫發展成為極為高深精妙的藝術,書法

古埃及象形文字

瑪雅的象形文字

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本人述而不作,他的門徒輯其言而成《論語》。孔子之時,上古之學已經受到崇敬,孔子有志于學,但卻認為自己的思想不值得載入簡牘。孔子周游列國都城查閱文獻,裨補其母國典籍之闕漏,增益其史禮之學識,更博聞廣見,閱讀了大量當時被崇奉研習的典籍。不過這些典籍文獻大多毀于公元前3世紀的兵災政禍。[27]所幸的是,簡短的甲骨文和青銅器銘文還是使我們擁有了一些初周之“書”,它們有的完整,有的些許缺失,但還是和流傳至今的面貌大體相若。其中有《易》(或《易經》)、《詩》(或《詩經》,魏禮〔Arthur Waley〕將其譯為《歌集》)、《書》(或《尚書》、《書經》),還有大量關于禮儀活動的描述和解釋。[28]這些既是人們研究探尋的對象,也是人類智慧富集的寶庫,更是注釋學統的呈現,我們駐目于此,就會看到上古中國是怎樣一個書寫之邦,一個用文字建造不朽的文明。

在浩繁的典籍中,《易經》對中國思想一直發揮著最持久廣泛、充滿活力的影響。如今它已經成了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要素,當然,這其間《易經》也在被濫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岗巴县| 都安| 固阳县| 祁连县| 洪湖市| 赣榆县| 漳州市| 涞水县| 芒康县| 西青区| 都兰县| 海阳市| 馆陶县| 通化县| 额济纳旗| 衡水市| 衡山县| 麻阳| 阳谷县| 周至县| 霍州市| 万源市| 禹城市| 利辛县| 廉江市| 故城县| 武邑县| 甘孜县| 老河口市| 隆子县| 什邡市| 万源市| 棋牌| 德江县| 临西县| 寿宁县| 朔州市| 洪雅县| 林周县| 读书|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