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論空靈

第四、五、六章談的都是“道”。但卻用實例來說明空虛的道總是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第四章把道比作無底深淵,第五章把取法于“道”的天地比作中間空虛的風箱和簫管,第六章又把“道”比作空空的山谷。一開始說:“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神是神靈,把“道”比作空谷的精神,看起來雖然空空的,但谷中萬物卻生生不息,永遠不停。山谷就是玄妙的母親,“道”則是“玄牝”(玄妙的母性)下面看看兩種譯文:

1.The Valley Spirit or the God of Vacuity never dies, which is the profound mystery of maternity.(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The vale spirit never dies, it is the mysterious womb.(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種譯文的“母性”譯得容易理解,第二種譯文更形象化,把山谷比作神秘的陰戶,如果不加注釋,理解就不容易了。

第六章接著說:“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宋代范應元注:“門者,指陰陽也,以其一開一合往來不窮而言也。”這句可以算是“地法天,天法道”的注解,上面說了:“道”是玄妙的母性,就是陰陽之道。古代把天看作陽性,把地看成陰性,天地陰陽交配,就生出了萬物,所以說“道”是“天地根”“人法地”,也是男女陰陽交配、生生不息,因此,“天地根”包括了人的根源在內。這是老子的生命哲學,可見古人兩千多年前的思想,比同時的西方神學高明得多。第六章最后說:“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就是說“道”綿延不斷,仿佛永遠存在,用之不盡,取之不竭。這幾句也有兩種譯文:

1.The opening of profound maternity is the root of Heaven and Earth.It is continuous, and its function is eternal.(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Then door to the mysterious womb is the origin of heaven and earth.It lasts as if it ever existed;when used, it is inexhaustible.(高等教育出版社)

上一句的世界譯文是意譯,這一句是直譯。不如上句好懂,高等教育出版社譯文的“門”字也是直譯,如指陰戶倒是形似,但意思并不明確,“根”字解釋為“根源”,比世界圖書出版公司的譯文好懂一點,但不如把全句改成:

Form the mysterious womb(or from the mystery of maternity are born(or come)heaven and earth.

第四至六章幾個例子都說明老子說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取法于空谷深淵,可以說是人法天地;空谷生長萬物,并且生生不息,可以說是天地法道,用之不盡,取之不竭。至于人用風箱,人吹簫管和道有什么關系呢?風箱中間是空的,人拉風箱,越拉風越大,只要人拉,風永遠吹不完,這就是人法天地,天地法道了,簫管中間也是空的,人吹簫管就像風吹過高山低谷,森林草原,發出各種樂音,這就是人法道,道法自然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乡市| 报价| 渭源县| 唐山市| 石楼县| 和政县| 关岭| 繁昌县| 昌吉市| 长汀县| 无棣县| 美姑县| 浠水县| 泾阳县| 瓦房店市| 大安市| 延庆县| 葵青区| 财经| 新乡县| 甘孜县| 冷水江市| 绩溪县| 科技| 农安县| 麻江县| 维西| 清涧县| 大安市| 桐乡市| 英超| 绥江县| 舟山市| 鹤岗市| 万全县| 融水| 阳山县| 西畴县| 浮梁县| 钟山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