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古羅馬建筑藝術

圖3-6 羅馬萬神殿(35—118)。

據考證,古代羅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島臺伯河沿岸的一些村莊部落,并在約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羅馬城,成為獨立的國家。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王政,進入共和時期,一直延續到公元前31年。這五百年中,羅馬從一個小小的城邦,逐步發展成為威鎮地中海地區、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霸主,其疆域之大從地中海成為“羅馬人的內湖”的說法中就可見一斑。

圖3-7 潘尼尼《羅馬萬神殿內部》(約1734),布上油畫。

圖3-8 羅馬萬神殿結構示意圖。

凱旋的羅馬軍隊不斷帶回大量的希臘藝術品、書籍和俘虜。于是,希臘文化就在羅馬顯現出更為直接和不可抵御的魅力。希臘的藝術品是羅馬的貴族家庭中的珍貴收藏和裝飾品,而被俘虜的希臘知識分子有的成了羅馬貴族家中的仆人兼家庭教師。羅馬的上層社會開始希臘化了,羅馬的藝術也同樣接受著希臘的影響。

可想而知,羅馬藝術對希臘藝術頗為倚重。羅馬人熱衷于亦步亦趨地模仿希臘的藝術,而事實上在羅馬的藝術家還有不少希臘人。同時,極為務實的羅馬人對創造性重視不夠,使得他們對希臘藝術的模仿甚至抄襲變得習以為常。此外,頻繁的戰爭也使得古羅馬自身的藝術發展緩慢。

不過具有羅馬風格的人物肖像雕塑是羅馬藝術中的極品。它不同于希臘雕像的唯美、優雅和理想化的趨勢,而是酷似真人,且個性鮮明。

最能體現古羅馬精神的無疑是具有紀念性的建筑和雕塑。

圖3-9 羅馬競技場(75—82)。

建筑如果是紀念性的,就往往會成為力量和榮譽的象征。幾乎所有的古羅馬建筑物都追求宏偉的規模和牢固的結構,有時私人的住宅也是如此。

最大也是最出名的建筑是羅馬的萬神殿。它的立面是由一個三角形的山墻和希臘式的柱廊所構成的。最令人驚嘆的是其圓拱頂,它的直徑達到了44米,與建筑物的高度相仿。為了支撐這一龐然大物,大殿的墻的底部達到6米之厚。

萬神殿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傳統的長方形神殿走廊,矗立著粗大的科林斯式的花岡巖石柱,另一部分則是一個巨大的圓頂大廳。門廊的長方形與大廳的圓形構成一種鮮明的對比。人們經由各種嚴謹而又凝重的方形結構所組成的幽暗空間,再進入敞亮的圓廳世界,就仿佛到了天體般渾然的無限之中,心靈受到極大的震撼。燦爛的陽光從拱頂上的大圓孔(直徑約為九米的圓孔)中投射下來,隨時都有光影的變化,也為圓廳增添了流光溢彩的生氣。建筑物內部壁面及石柱均為大理石,有些帶有藍色、紫色和橘黃色的紋路。這確是一個充滿和諧之美的宏大建筑。

羅馬競技場是一個橢圓形的建筑,可以容納65000觀眾觀看斗獸、角斗和戲劇活動。直到今天,它還可以列在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建筑物的行列中。

圖3-10 羅馬競技場內。

它一共為四層,除了最上層以外,均有環形或筆直的走廊。拱門的立柱呈現不同的風格,第一層是多利克式,第二層愛奧尼亞式,第三層則為科林斯式。頂層用了科林斯式的壁柱。觀眾可以從不同的門進入場內的觀看區。

競技場的建造歷經三個弗拉維安皇帝的統治時期,最為充分地體現了古羅馬建筑的力度和權勢。可惜原先矗立在第二和第三層的拱門中的雕像如今已不復存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英山县| 朝阳县| 商河县| 石嘴山市| 辰溪县| 东至县| 陕西省| 澜沧| 门头沟区| 瑞金市| 延川县| 东乡族自治县| 普宁市| 平南县| 奎屯市| 灵石县| 汉沽区| 日土县| 大化| 承德市| 乌拉特后旗| 竹山县| 福鼎市| 黔西县| 英德市| 鄂尔多斯市| 勐海县| 东乡县| 锡林浩特市| 静安区| 云南省| 崇义县| 延川县| 克什克腾旗| 靖西县| 元氏县| 泗水县| 华坪县| 白城市| 灌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