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開啟高敏感孩子的天賦作者名: (日)長沼睦雄本章字數: 770字更新時間: 2019-11-07 14:37:40
焦慮回路越強,越容易負面思考
如果用大腦神經回路來比喻高敏感度與高感覺尋求度,可以分別用“焦慮回路”與“干勁回路”來形容。
人類的大腦擁有激發好奇心、下令要自己動起來的“行為激發系統”(冒險系統),以及就后續應該采取什么行動,會注意各種信息以避開危險的“行為抑制系統”(預防系統)。
行為激發系統就像是踩油門,行為抑制系統就像是踩剎車。換句話說,行為激發系統是干勁回路,行為抑制系統是焦慮回路。
行為激發系統的信號來自A10神經群,而行為抑制系統的信號則來自杏仁核。因為杏仁核是警戒裝置,會視信息內容發出“這個有危險”“這個有問題,要小心”等信號,但這種警戒信號若是出現得太過頻繁,就很容易引發強烈的焦慮與恐懼,不只行為上會束手束腳,還會出現負面思考。
《晴天大腦,雨天大腦》(Rainy Brain,Sunny Brain)一書便將此分別稱為“晴天大腦”與“雨天大腦”,亦即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思考的樂觀腦,以及凡事都往壞的方面思考的悲觀腦。
我認為高敏感孩子就是這種焦慮回路特別強的小孩,也因為焦慮回路總是太過頭,才讓他們容易出現負面思考。當這種情形越發嚴重時,孩子會出現嚴重自責,對自己無法順利完成的事,無法回應大人期待的結果,看得比實際情形還嚴重,因此會強烈地責備自己,也會非常沮喪。例如被罵時,他們的思考回路會陷入“媽媽一定是很討厭我這樣,才會這么生氣,我是個沒用的小孩”。或在學校被霸凌時,也會認為“誰叫我是這樣的人,才會被欺負”。
但話說回來,若這種抑制系統沒有發揮作用也會令人困擾,焦慮回路太弱,也是一大問題。為了確認焦慮回路的信號來源——杏仁核遭受破壞時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曾有個用猴子進行的實驗發現,原本對蛇十分懼怕的猴子,居然毫無所懼地吃起蛇來,因為猴子已經失去恐懼心和焦慮感。由此可見,不懂得恐懼也會引發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平衡,所以焦慮回路較強的孩子,絕對需要一定的干勁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