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學點自控力:別讓失控毀了你
- 高文珍
- 1820字
- 2019-10-30 15:47:19
第八節 認識消極情緒的本質
面對同樣的半杯水,有人開心地說:“啊,還有半杯水!”有人卻悲觀地說:“就只剩半杯水了!”段子很老套,但幾乎每個人都能對號入座。很多時候,我們是否扮演了那個悲觀消極者的角色?
消極的情緒不僅于事無補,還常常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更可怕的是,它會對我們整個人生歷程產生難以想象的不良影響。其實,消極情緒不是別人強加給我們的,而是我們自己沒有正確處理內心的波動。那么,在哪些情況下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呢?
1.對現狀不滿。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人們不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去推卸責任。有這種行為的人,本身是懦弱的,當現實與內心的渴求不一致時,他們沒有勇氣正視困難,為了保持心理平衡,就把責任都歸咎于外界,自己卻扮演可憐的受害人的角色。這是一種自我逃避的行為,這類人習慣于抱怨社會、責怪他人,卻從來不能正確地認識和把握自己。
2.沒有夢想。切·格瓦拉說:“讓我們忠于理想,讓我們面對現實。”韓寒也說:“有些人就喜歡買房子,這沒問題。但更多人是本身沒有追求和信仰,住在租的房子里沒有安全感。”社會的高速發展,讓很多人為了房子、車子、票子等物質生活疲于奔命,但真正讓人無望的其實不是物質上暫時的匱乏,而是沒有夢想,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沒有夢想的人,就沒有面對波浪起伏人生的信心和動力,他們看不到機會,也沒有生活的激情,一如水上的浮萍,終日不知所從。
3.容易被別人影響。容易受他人影響的人,做事時會猶豫不決,害怕失敗,他們考慮的并不是事情本身的難易程度,而是做了這件事會不會被別人說三道四。他們害怕被拒絕,更害怕出丑,他人的看法遠比自己內心的聲音更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如果在某件事上摔過跟頭,那么曾經的尷尬場景會在人的腦海中留下恐懼的印記。當再次面對此類事情時,他們會憂慮退縮,裹足不前。
4.執行力不強。這種人做事時不分輕重緩急,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清晰的條理性,捋不清先后順序,抓不住重點,做事拖拖拉拉。這種行事風格,往往讓自己陷入焦頭爛額的被動境地。一有挑戰,他們便打起退堂鼓,做事容易半途而廢。長此以往,這種人便喪失了自信心,不敢主動作為,執行力差,人生便舉步維艱,哪還有成就感可言?只怕更多的是無力感。
5.貪圖虛榮。貪圖虛榮的人,本質上對自己沒有信心,總想用華麗的外在來掩飾內心的空虛和脆弱,卻不愿意腳踏實地去奮斗。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是讓自己為外物所累,甚至有的人還幻想自己不勞而獲、一夜暴富,或者處心積慮地算計他人,只為那所謂的榮華富貴。而一旦觸碰到殘酷的現實,他們發現這只是黃粱一夢,最后必然會悔恨不已。
消極情緒不僅影響我們的生活和事業,對身體也有很大危害。中醫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憤怒時,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悲傷時,吃不下飯;等等。反過來,身體的健康程度,對情緒也會有反作用。生病時,人的想法往往變得悲觀、消極,變得十分脆弱。
消極情緒像一把看不見的利刃,一不小心就使我們“受傷”。如何避免這種傷害呢?
1.提升情緒的正能量。情緒非負即正,負能量多了,正能量就少了,反之亦然。所以,不要任由消極的情緒蔓延,做一些積極的事情,對自己說:“我很棒!”“我很開心!”“感覺好極了!”“我能行!”讓積極的語言激發你內心的正能量。
2.樹立人生目標。夢想無所謂大小,但是沒有夢想的人只會感覺迷茫。世界上最勇敢的人就是“追夢人”,樹立人生的目標,給自己一個準確定位,知道自己在哪里,將往哪里去。即使再苦再累,也有勇氣去面對、去追求。
3.停止抱怨。抱怨是失敗和退縮的借口。越抱怨,越糟糕。從現在開始,停止抱怨,不再找借口,對一切都保持寬容的心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所有問題都敢于嘗試去解決。
4.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工作越來越忙,應酬越來越多,心情也糟糕透頂,是因為你認為自己沒有把握將每一件事做到完美。從現在開始,列個計劃清單,分清主次輕重,先做最迫切的事,心無旁騖,投入全部精力去做每一件事。隨著事情一件件被解決,你會發現自己心情越來越輕松。
5.定期清掃情緒垃圾。我們從來不用擔心愛嘮叨的母親會情緒抑郁,因為她把自己不順心的事全部發泄了出來。寫日記也好,和朋友暢所欲言地聊天也罷,我們要有適合自己的心情調節方法,不要讓自己過于低落或者緊張,也不要什么都悶在心里,要學會為自己的心靈減壓。
修煉箴言
讓我們認清消極情緒的本質,并對癥下藥,同時發展良好的情緒品質,給生活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