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關系

本節講述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不同點和共同點。

一、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區別

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二者的主體范圍存在差異。凡有經營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依法申請注冊登記為個體工商戶(依法受限制的主體除外),依法開展經營活動;而農村承包經營戶,限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此處不包含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主體)。

第二,法律對二者經營活動(方式)的要求存在差異。個體工商戶的主體地位及其經營活動,需依法履行工商注冊登記手續;而對于農村承包經營戶來講,其主體地位及經營活動,無須經工商注冊登記(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各項權利,均來源于法律的直接規定和承包合同的約定[7])。

第三,兩者的經營范圍存在差異。個體工商戶依法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等工商業活動[8];而農村承包經營戶則圍繞土地資源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農業生產經營活動[9]

第四,兩者產生和運行的法律依據不同。個體工商戶設立和運行的具體法律依據是《個體工商戶條例》及其配套規范,而農村承包經營戶產生和運營的具體法律依據是《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及其配套規范。

第五,兩者經營權的來源及期限不同。個體工商戶,系以個人或家庭財產為基礎,在依法注冊登記后,形成了相應的經營權利,并且該項權利具有永久性(私權),不存在時限問題(法律、政策作出調整的情況除外);農村承包經營戶,是以集體資源(土地)為基礎,在依法簽訂承包合同后,形成了相應的經營權利,且該項權利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10]

二、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共同點

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共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均存在經營者與所有者兩者合二為一的情況。

第二,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二者承擔經濟責任的方式是一致的[11],均以個人或家庭財產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第三,對外,個體工商戶與農村承包經營戶二者均以“戶”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并且經營者可以是一個自然人,也可以是一個家庭。

第四,二者均屬于從事經營活動的非企業經濟組織。

第五,二者均享有根據經營需要雇(招)用從業人員的主體資格,并且其從業人員的數量已不受到限制。


[1] 詳見《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和《關于印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的通知》。另外,依照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規定,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從現行規范來看,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均享有勞動用工權,并且法律已取消了這些經濟組織雇用勞動力的人數限制。

[2] 《民法通則》和《個體工商戶條例》在涉及個體工商戶等事宜時,均使用了“公民”術語,而《民法總則》已將其統一為“自然人”,不再使用“公民”一詞。原因之一是,“公民”往往同國籍相關聯,系憲法用語;而“自然人”不受國籍的影響,其范圍更加廣泛。此外,依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等,境外投資者(自然人)不得作為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從事經營活動。但港澳臺同胞不在此限。詳見《關于擴大開放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關于擴大開放港澳居民在內地申辦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工作的意見》等規范。

[3] 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主要區別,并不在于其規模的大小(如營業收入、從業人員),而是取決于其注冊登記的方式及類型等形式要件。因此,即便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規模、經濟實力已遠遠超過了國家統計意義上的小微企業,其仍舊是個體工商戶。

[4] 現行該規范,為2016年2月6日修訂的《個體工商戶條例》。

[5] 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條的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在勞動法中被稱為用人單位”。

[6] 例如,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于2016年12月6日聯合出臺的《關于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三條規定,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申請不動產登記的,免收不動產登記費用(含第一本不動產權屬證書的工本費)。

[7] 《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有經營能力的公民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領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依法開展經營活動。”《個體工商戶條例》第四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對個體工商戶實行市場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原則。”據此可知,個體工商戶的經營權,來源于其注冊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后的主體資格。《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方頒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據該相關條文可知,土地承包經營權來源于承包合同,并且地方政府應當基于承包合同對承包者予以登記和確權。

[8] 《個體工商戶條例》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申請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不屬于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進入的行業的,登記機關應當依法予以登記。”《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第九條第二款規定:“登記機關根據申請人申請,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類別標準,登記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由此可知,只要系法律、政策允許(未予特別限制)的行業或類別項目,均可以確定為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此外,2011年4月16日國務院公布(修訂的)《個體工商戶條例》后,國務院法制辦、工商總局負責人就該條例的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稱:“暫行條例規定的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為,在國家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的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條例根據國務院已有的政策規定,明確國家對個體工商戶實行市場平等準入、公平待遇的原則,個體工商戶申請登記的經營范圍不屬于法律、行政法規禁止進入的行業的,登記機關應依法予以登記。”

[9]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第十五條第一款規定,“國有土地可以由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0]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條規定:“為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維護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社會穩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第二十條規定:“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延長。”由此可見,承包經營權來源于集體所有權部分權能的暫時讓與,系一種用益物權。

[11] 《民法總則》第五十六條規定:“個體工商戶的債務,個人經營的,以個人財產承擔;家庭經營的,以家庭財產承擔;無法區分的,以家庭財產承擔。農村承包經營戶的債務,以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農戶財產承擔;事實上由農戶部分成員經營的,以該部分成員的財產承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昌市| 库尔勒市| 伽师县| 霍林郭勒市| 资源县| 拜泉县| 津南区| 西畴县| 旺苍县| 日土县| 抚顺县| 南陵县| 孝昌县| 辉南县| 香格里拉县| 万荣县| 乌兰察布市| 北京市| 淮阳县| 正定县| 胶州市| 陆良县| 三原县| 新乐市| 兴仁县| 绥宁县| 昭平县| 衡水市| 乌拉特后旗| 全南县| 东方市| 武胜县| 西充县| 美姑县| 龙岩市| 买车| 西平县| 逊克县| 祁连县| 华坪县| 罗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