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選擇新法(1102—1108)

夫擅殺生之謂王,能利害之謂王,何格令之有?臣強之漸,不可不戒。自今應有特旨處分,間有利害,明具論奏,虛心以聽。如或以常法沮格不行,以大不恭論。

——1106年徽宗的詔書

在中國的整個歷史長河中,人們通常將宋朝視為一個帝王與文人精英都獲得了更多權力的時期。在這段時期,皇帝變得更加獨裁,他們將更多的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對下屬官員的授權也更少。同時,通過競爭性的科舉制度獲得晉升的士大夫精英階層也逐漸形成,他們的精神面貌和價值觀都在儒家的重振過程中進一步加強。在劉子健(James Liu)看來,統治者的獨裁和官員的黨爭在相互作用下不斷加劇:“官僚機構中的權力之爭越是激烈,他們可能就越是要依賴于皇帝的支持,或是被宮廷內皇帝身邊的人玩弄于股掌,而這反過來又助長了獨裁主義的滋生,無論他們是有意為之還是為環境所迫。”James T.C.Liu(劉子健), Reform in Sung China: Wang An-shih(1021-1086)and His New Polic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p. 20.另參見James Liu, “An Administrative Cycl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Case of Northern Sung Emperor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1, no.2, 1962, p. 145。他認為,專制主義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持異議者的鎮壓:“當獨裁者或成為獨裁者代理人的某位顯赫大臣手握大權,開始壓制甚至鎮壓持反對意見的官員、已不在官僚機構中的知識分子,以及表達強烈信念的學者,這時獨裁主義就升級為專制主義。”James Liu,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 lectual-Political Change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轉向》,趙冬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14.

近年來,學者們開始質疑宋朝皇帝是獨裁者這一觀點。王瑞來強調了政府體制可能對皇帝權力產生限制的方式,皇帝受到這種體制的制約,擁有的更多是象征性的權力,而非管理實權。王瑞來《論宋代皇權》,《歷史研究》1989年第1期,144—160頁。《宋代の皇帝權力と士大夫政治》,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徽宗と蔡京——權力の絡み合い》,《アジア游學》第64號,2004年,33—44頁。有些學者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其中包括程民生《論宋代士大夫政治對皇權的限制》,載漆俠、王天順主編《宋代研究論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61—78頁;近藤一成《宋代士大夫政治の特色》,樺山弘一編《巖波講座世界歷史9:中華の分裂與再生》,東京:巖波書店,1999年,305—326頁。另參見Peter Bol(包弼德),“Whither the Emperor? Emperor Huizong, the New Policies, and the Tang-Song Transition.” Journal of Song-Yuan Studies 31, 2001, pp. 103-34; “Emperor Can Claim Antiquity Too—Emperorship and Autocracy under the New Policies.” in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edited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sia Center, 2006, pp. 173-205。思想史家認為,宋代儒學并沒有給皇帝的專制權力提供什么依據,而是捍衛了讀書人的至高無上;真理的權威只存在于儒家經典中,士大夫階層才是傳統經典的權威解釋者,而不是皇帝。因此,在這一時期,很多儒家話語中都能看到限制皇權的思想。Anthony William Sariti博士論文,“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Ssu-ma Kuang: Bureaucratic Absolutism in the Northern Song.”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79. Alan Wood, Limits to Autocracy: From Sung Neo-Confucianism to A Doctrine of Political Right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Robert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Introduction.” In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and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edited by Robert P. Hymes and Conrad Schirokau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43, 45.關于不同的觀點,參見Xiao-bin Ji, Politics and Conservatism in Northern Song China, pp. 14-15。

那么,徽宗在這個結構中處于什么位置呢?與宋太宗、宋神宗和宋孝宗這些努力鞏固加強皇權的皇帝不同,徽宗并未被視為宋朝最強勢的皇帝之一。然而,蔡京作為皇帝的代理人,顯然應被歸為獨裁者。蔡京在政府掌權時間超過十五年之久,在打壓異議者方面成效尤為顯著。從1102年到1104年,他公布了一系列黑名單,最后將309名官員列為奸黨。名單上的官員如果已經去世,會被剝奪謚號;如果尚且在世,則要貶逐出京,而且沒有資格再進入官府任職。對于保守派而言,這種做法非常過分,已超出可接受的政治行為范疇。

本章將直接面對獨裁的問題。我們將仔細審視蔡京在任期前幾年采取的措施,尤其那些可以被認為是加強統治者及其代理人權力的措施。除了開列黑名單,他采取的措施還包括擴大政府的學校制度,目的是加強思想意識的一致,建議皇帝下達御筆手詔,而不是由大臣代為處理。

如果仔細分析,徽宗的例子似乎支持了一種觀點,即皇帝采取獨裁行動的能力受到了限制。無論徽宗多么希望自己的命令被服從,但他發現,通過發布命令就能夠實現的目標是極其有限的,哪怕是那些顯而易見的目標。他希望明確列出不希望留在自己政府中的官員,但這些努力基本上事與愿違。在發布最終黑名單后不到一年,徽宗就開始逐步取消正式制裁。士大夫精英階層從未喪失過質疑皇帝決定的能力,事實上,正是他們迫使皇帝做出了讓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武川县| 灵璧县| 浑源县| 泰和县| 竹溪县| 双柏县| 蓝田县| 余庆县| 华亭县| 武定县| 靖安县| 内乡县| 英德市| 如东县| 舒城县| 吴桥县| 黔东| 吴堡县| 沙雅县| 始兴县| 临澧县| 周宁县| 甘孜| 德昌县| 兴城市| 灵山县| 赞皇县| 志丹县| 高州市| 连山| 宣城市| 雅江县| 台南市| 潜山县| 兴义市| 思茅市| 新乐市| 蚌埠市| 天柱县| 盐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