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健康醫療實用大百科
- 張彩山
- 1172字
- 2019-11-01 20:28:17
椎間盤突出癥
脊椎下部與骶骨相連的5節椎骨構成了脊椎的根部。每節都由一個錐體和一個半圓形的背拱組成。穿過拱部而形成的通道稱為椎管,里面有脊髓和神經根通過。每兩節椎骨被椎間盤分隔開,椎間盤分為內外兩層,外層為纖維軟骨盤,內層為柔軟的膠樣物質(髓核),隨著人的年齡增長,它逐漸變薄、變硬。
椎間盤疾病可以引起下背部劇痛,但有時也并不引起癥狀或只引起微小的癥狀,只是偶然做X線檢查才被發現。
癥狀
急性椎間盤突出癥狀
·突然感覺到后背痛(腰痛),經常會以為好像后背有什么東西被抽走了;疼痛出現的時間多半是在做了后背彎曲的動作之后。
·咳嗽或打噴嚏會使疼痛加劇。
·脊椎移動受限。
·坐時突感不適。
·站立時身體傾斜,使脊椎離開疼痛側。
慢性椎間盤突出癥狀
勞動使下背部疼痛加劇是最典型的癥狀,有時伴有清晨感覺發僵。可能還有椎間盤突出的病史。
病因
引起椎間盤退行性變的確切原因目前尚未查清,但可能與那些引起骨關節炎的病因有關。遺傳因素、脊椎損傷、肥胖、飲食和生活方式、姿勢不當、床墊下陷以及搬舉重物的姿勢不正確都有可能引起某種腰部疾病。
診斷
診斷主要依靠后背痛的典型病史,以及有可能發生的坐骨神經痛。身體檢查會發現脊柱移動受限,有時還伴生理反射變化,比如膝、踝反射,以及神經損壞的體征和肌肉無力。若患者以背著地臥倒,檢查者筆直地舉起患者的一條腿會發現這一活動因疼痛而受限。這是神經根受膨出的椎間盤壓迫的典型表現。
對于急性椎間盤疾病X線檢查經常沒有用處,因為椎間盤一般不會露出,但兩椎骨之間的空隙會變狹窄。
對于慢性椎間盤疾病椎骨間的空隙扭曲變窄,X線下顯示變形的嚴重程度同患者癥狀的輕重并無聯系,反之亦然。
治療
急性椎間盤損傷
最初的一兩天可能需要臥床休息,但要盡快使患者移動,因為長期臥床會遷延病程。抗炎藥可以緩解疼痛,短期使用安定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

腰椎由5節椎骨組成,會受某些疾病的影響導致急、慢性背痛。
物理治療可幫助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的姿勢并恢復其活動能力。進行自助性的系統訓練對身體很有好處。硬膜外注射皮質類固醇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這些治療對大多數患者都有療效,最常用的就是利用顯微外科的方法移除椎間盤突出的部分。
慢性椎間盤損傷
止痛藥、消炎藥、物理療法以及對后背進行護理都可以緩解疼痛,有時也可用手術的方法。對于肥胖患者減肥是很重要的。按摩、針灸或其他形式的輔助療法,以及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也有一定療效。
預后
急性椎間盤突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但這可能需要1年的時間。硬膜外注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而且它只能使病情得到短期的改善,并不能避免手術。
手術切除部分椎間盤(椎間盤切除術)的短期效果較好,但從長期角度看,其療效同非手術治療相比只是稍好一點點。
慢性背痛引起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行動。治療時幾乎不可能徹底解決疼痛,但是卻有很多方法可以緩解病情,醫生對患處采取的積極治療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