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行
大多數旅行總是免不了要步行,即便是騎自行車旅行或騎馬旅行也是如此。近距離的遠足活動是一般人都能夠承受的,但如果是一連數天并且每天要背包步行16~19千米,恐怕大多數人的身體都會支持不住。
※行前準備
如果你并不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徒步旅行者,并且你所行走的路途比較艱險,那么你一定要在行前做好充分的身體適應訓練。一開始的時候,可以在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周圍每次步行3~5千米。然后,逐漸增加距離,直至每次步行16~19千米,并且要穿上靴子、背上背包。后期這種強度的訓練應該挑選在地勢不太平坦的地方進行,建議每周進行1~2次。
行前身體適應訓練的強度要考慮到你自身的身體狀況,比如體重是否超重、健康狀況是否良好、傷病是否痊愈等等。
在背包徒步旅行中,你將隨身背負營帳、炊具、食物、水等眾多物品。你的身體尤其是雙腿和雙腳將承受很重的壓力。你得確保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得了這種負擔,不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腳部護理
千萬不要低估旅途中雙腳舒適的重要性。腳部的不舒適將會破壞整個旅行,因此旅途中注意對雙腳的保護十分有必要。
為了增強腳部的耐受能力,建議你洗完腳擦干后在腳上涂一點外用酒精,特別是在腳趾和腳后跟部位。
旅行途中,要注意經常修剪腳指甲,以免腳指甲過長,進而造成腳部擠壓。此外,每天晚上休息的時候都要記得洗腳。這不僅是出于衛生考慮,同樣為了使雙腳更舒適。洗完腳后一定要擦干,并檢查一下腳底是否有水泡。如果你的腳容易出汗,建議你擦一點抗真菌的藥粉。
鞋子的選擇
選擇步行鞋最重要的標準就是穿著舒適。穿不合腳的鞋子會讓人感覺不舒服,甚至會讓腳起水泡。此外,鞋幫處要具有良好的支持性,特別是在山地地形條件下。記住,同一雙鞋子是不可能適用于各種類型的旅行的。在一些極端環境下,如雪山、叢林或沙漠,你需要穿一些專為該種環境設計的鞋子。因為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你的雙腳以及小腿部位需要特殊的保護。
在天氣狀況良好并且路途平坦的情況下,穿什么樣的鞋子并無太多講究,甚至越是普通的鞋子越合適。因為通常來說,普通鞋子的透氣性反而更好。
水泡的處理
有些人的腳特別容易起水泡,特別是在鞋子不合腳、鞋帶系得過緊或者襪子里面有沙子的情況下。建議你在行前的步行訓練中注意檢查一下鞋子是否合腳。如果腳上的某個部位看起來比較紅,則說明鞋子的該部位與腳的摩擦比較大。
如果你忽略了這些問題,以后這些部位就會很容易起水泡。建議你在那些容易與鞋子產生摩擦的部位貼上一些膠布,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如果在行走中有沙子進入鞋子或襪子里面,一定要立刻停下腳步,把沙子清理出來。否則,時間一長,與沙子接觸的部位就很容易產生水泡。當你感覺腳上起了水泡或有其他疼痛的時候,一定要停下來做一些必要的處理,否則水泡會變得更加嚴重。如果是皮膚剛剛有一點擦破,可以在該處墊一塊敷料。這種敷料在一般的藥店里都能夠買到。
如果腳上的水泡越來越大且又不得不繼續趕路,你可以用刀片把水泡刺破。當然所用的刀片一定要干凈,否則水泡受了感染會發炎。水泡里面的膿水擠出之后,可以在上面貼上一塊膠布以防感染。
即便你沒有將水泡擠破,也最好在水泡上面墊一塊敷料以保護它。敷料的中間要剪出一個水泡大小的洞,這樣就不會對水泡造成擠壓。
到了營地,你得洗一下腳,并更換一下敷料。第二天早晨出發的時候,不要忘了在有水泡的地方墊一些東西。
襪子
無論你是穿兩雙襪子還是只穿一雙厚襪子,都要每天換干凈的,并且要及時把臟襪子洗凈,以免換洗不過來。襪子破了之后就不要再補了,因為修補的地方會對皮膚造成較大的摩擦,容易起水泡。
■新靴子的購買
當你購買旅行時所穿的鞋子時,記住要把旅行時所穿的襪子也帶上。試鞋的時候把襪子穿上,要確保腳趾有活動的空間。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究竟需要哪種類型的鞋子,可以向一些有經驗的售鞋商咨詢一下。
新的鞋子在正式出行前要先穿一段時間,以使腳盡快適應。特別是皮靴,這一點尤為重要。纖維材質的鞋子則無需太長的合腳時間,一般來說,穿著它在戶外走幾次,每次走半小時左右就差不多了。
背包的重量

一個成年男性或女性能夠承載的重量取決于下列因素:個人的身體素質、背負的時間、所走的地形狀況等。一般來說,背包的重量最好控制在11千克以下,否則一次愉快的徒步旅行就會成為一次痛苦的耐力比賽了。在天氣炎熱的時候,由于需要大量的飲用水,因此你得盡量減少其他裝備的攜帶,以免總體重量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