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野外生存指南
- 許俊霞
- 1833字
- 2020-07-09 11:02:02
徒步旅行的技巧
每個人都知道如何走路,因此這里并不是要告訴你如何走路,而是提供一些如何費更少的力在路況不佳的地形上行走的技巧,以及如何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及減輕腳部和關(guān)節(jié)的壓力等方面的建議。希望這里所敘述的內(nèi)容能夠讓你以更輕松的步伐來走更長的路途。
※團隊徒步旅行
團隊徒步旅行,特別是當團隊中的一些成員缺乏徒步旅行經(jīng)驗的時候,你們得在步行隊伍的最前面安排一個有經(jīng)驗的人來領(lǐng)路,同時在隊伍的最后面也安排一個有經(jīng)驗的人來防止有人掉隊。
如果團隊的人數(shù)超過10人,最好將整個團隊再分為若干的小隊。這樣一來,有利于領(lǐng)隊更好地控制自己所帶領(lǐng)的隊員,也更便于協(xié)調(diào)大家的意見。
走在隊伍最前面領(lǐng)路的人要保持大致勻速的步速,該步速不能超過隊中走路最慢者的步速。那些隊伍中走路較慢的人最好能有人陪同,并不斷地給予鼓勵,而不能將他們獨自扔在隊伍的最后。當然,隊伍中也有一些人走路的速度特別快。無論他們走得多快,都必須要保持他們在后面的人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必要的時候要停下來等后面的人趕上來。

如果不是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配備了地圖和指南針,這一點就顯得更為重要了。萬一后面的人不知道行進路線,而又沒有導(dǎo)航工具,就很可能掉隊。領(lǐng)隊還應(yīng)擔當偵察員的角色,觀察前方的障礙物和潛在危險,并找到最佳的前進路線。
領(lǐng)隊自然要注意不能讓走路較慢的那些人掉隊。當然走路慢的人也要盡量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不要在一個地方做過多的停留。這樣會使團隊中的其他成員產(chǎn)生厭煩心理,致使整個旅行不愉快。
※步行效率
有一種方法能讓步行的效率更高,那就是步幅一定要跨得大。雖然步子跨得大會降低步速,但事實證明這樣會更省力。
人們每跨出一步都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每步90厘米的步幅與每步60厘米的步幅所消耗的能量是相同的。如果你的步幅大的話,就意味著你用與較小步幅相同的能量完成了更長的路程。因此,你可以在行前做一些加大自己步幅的練習(xí)。


※上坡和下坡
走上坡路的時候,步幅要邁得小,身體重心要向前,步速盡量要和在平地上行走時一致。走下坡路時,步幅也要邁得小,身體重心要向后,膝關(guān)節(jié)保持微微彎曲的狀態(tài)以減少背包重量對膝蓋處的壓力。此外,在上下陡坡的時候,采取“之”字路線這種前進方式會更為省力。
※艱險地形
如果山坡的土質(zhì)比較松軟,比如是由沙子、碎石或雪構(gòu)成的,那么最好邁側(cè)步。在山坡上停留的時候也要以側(cè)步的狀態(tài)停下來。因為側(cè)步的狀態(tài)比較穩(wěn)。在土質(zhì)比較松軟或者濕滑的地面上行走時一定得十分小心,即使是穿著防滑性比較好的鞋子也很容易滑倒。注意不要在松散的巖石上面行走,因為這種巖石很可能會隨時坍塌。此外,在地形艱險的地方,最好使用手杖,這樣能夠讓你走得更為平穩(wěn)。
如果在雪山上行走,你會發(fā)現(xiàn)使用滑雪橇代步更為方便。在地形較為開闊的地方,大家應(yīng)該以一列縱隊行進,且相互之間的前后距離要保持在能夠用手接觸到的范圍之內(nèi)。這樣做的目的是:萬一遇到大風雪、能見度降低的情況,不會有人掉隊。在風雪特別大的情況下,建議停止前進,并找個避風處躲避一會兒。但如果非繼續(xù)前進不可,隊伍中的每個人務(wù)必都要搭住前面人的肩膀,依次排列成一個縱隊前行。
■鄉(xiāng)間禮儀
當你們在鄉(xiāng)間做野外徒步旅行的時候,要注意保護野外的自然環(huán)境并要尊重途中遇到的其他人。
⊙遇到其他步行者、騎車者或騎馬者要主動讓道。
⊙所有的垃圾都要隨身帶走。
⊙路過莊稼地或家畜群的時候,注意不要踐踏或驚擾。如果有狗隨行,要用皮帶將其拴起來牽著走,以免踐踏莊稼或驚擾家畜。
⊙行走在有車輛的道路上時要注意來往車輛。拐角度小的彎時,一定走在外側(cè),以便能清楚地看到對面駛來的車輛。當能見度差的時候要加倍小心。
※謹慎選擇路線
即使你們走的是一條人行道,仍然要時刻注意觀察周圍的地理環(huán)境,如湖泊、河流或樹林等,并將觀察到的實地特征與地圖上所標注的信息相對照,以檢驗行進方向和路線正確與否。如果通過以上方法,你仍不能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你可以使用指南針定位。
在行進途中,務(wù)必時刻觀察前方路途的潛在危險,比如沼澤地、溪流或松散的巖石等某些團隊成員不可逾越的艱險地形。在走上坡路的時候,一定要在上坡之前就看好安全的路徑,反之亦然。在下山的時候,一定要從能看到整個山坡的路下來,否則走到某個地方就很可能會遇到懸崖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