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么管
- 張卉妍
- 1955字
- 2019-09-16 11:27:13
適時地表明“我是領導”
作為團隊的管理者,如果具備威嚴感,就能給下屬以一種難以言表的威懾力。管理者可以態度溫和,可以在非工作場合與下屬打成一片,但你一聲令下之時,下屬要表現出令行禁止的態度出來。
做到這些,需要在平時以嚴格的規定來約束下屬,適時地表明“我是領導”,以威懾力來震懾下屬。在中國歷史上,不少皇帝都深諳此道,讓臣下明白自己才是君主,以維護其統治的威嚴。
在宋朝以前,上朝時宰相是有座位的。宰相上朝沒有座位,據說始于宋太祖趙匡胤。有的說法是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正式登基的第二天,從后周繼承下來的宰相范質上朝奏事,開始還坐著講,正講著,趙匡胤突然打斷他說:你先不用講了,把文稿拿我看看。范質遂起身把文稿捧給他看,趙匡胤說:我老眼昏花,你再拿近一點,范質就又湊近了一點。等皇帝看完了,范質再想坐下,卻發現椅子已經沒了。
原來趁范質站起來的時候,皇帝悄悄讓宦官把椅子搬走了。范質沒有辦法,只好站著。從此以后,宰相上殿就再也沒了座位。
雍正二年四月,雍正皇帝因平定青海一事受百官朝賀。刑部員外郎李建勛、羅植二人君前失禮,被言官彈劾,屬大不敬,依律應該斬首。雍正說,大喜的日子,先寄下這兩人的腦袋。后面的儀式,再有人出錯,就殺了他們。那時候,可別說是朕要殺人,而是不守規矩的人要殺他們。也就是說,這兩個人死不死,取決于別人犯不犯錯誤,而犯錯誤的人不但自己要受處分,還要承擔害死別人的責任。
雍正皇帝通過借題發揮,給下屬以顏色,樹立起了自己的威嚴,達到震懾下屬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領導給我們的形象就是要做到令出必行、指揮若定,必須保持一定的威嚴,這就是“王者風范”。道理很簡單,在管理者與下屬關系上,沒有令對方與下屬感到畏懼的震懾力,是不容易行使職責的。只是有一張和藹的臉、一番美麗動聽的言辭有時起的恰恰是反作用。
當然,威嚴不是惡言相對,破口大罵,整日板著面孔訓人。只是在工作時對待屬下必須說一不二,發現了屬下的差錯,絕不姑息,立即指出,限時糾正,不允許討價還價。只有讓屬下滋生敬畏之心,才會使你駕馭領導的風范在萬馬千軍沖鋒陷陣的激烈競爭中游刃有余。
在當今世界摩托車、賽車和汽車的王國里,有一個光環四射的名字,他就是本田車系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本田對日本汽車和摩托車工業的發展做了努力,先后獲得日本天皇頒發的“一等瑞寶勛章”,獲美國底特律汽車殿堂“懸掛肖像及光榮事跡”的殊榮。
本田宗一郎之所以有如此輝煌的成就,和他持有的處世原則——鐵面無私是分不開的。雖然備受下屬敬重,本田宗一郎并不是一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老好人。本田公司的技術干部都曾受到本田的嚴格訓練。如果他們不注意,違背了本田的方針那就會隨時遭遇一場暴風雨的襲擊。前董事長杉浦在任技術研究所所長的時候,在其部屬面前被本田揍了一頓,本田很有做事原則。
一天,杉浦正在辦公室工作,突然一位部屬通知他說董事長找他。杉浦急忙趕到本田那里,以為有什么好差事要指示。本田二話不說,出乎意料伸出右手,打了杉浦一巴掌。杉浦不知何故,忙問:“董事長,到底出了什么事?”
“誰叫他們這樣馬虎地設計?是你吧!”杉浦還沒來得及開口為自己辯護,又挨了本田一巴掌。杉浦很氣憤:“董事長,你怎么不聽解釋就動手打人?”他心想,設計問題,自己固然有責任,但我是有1000名部屬的研究所所長,至少有一點權力,沒必要當眾羞辱我,以后讓我在部屬面前如何立足。他于是想辭掉這個差使。
杉浦正要提出辭職的時候,猛然發現本田的雙眼濕潤,他有些懷疑,難道董事長也會自責自己過于魯莽?還是恨鐵不成鋼?似乎都有。杉浦頓時領悟到,董事長是誠心誠意要幫助他,哪怕一個零件也不能粗心大意,必須嚴謹、認真、細致,防止任何差錯的出現,否則,不可能生產出顧客信賴的商品。這是董事長的“機會教育法”,打他是為了要大家了解技術、質量的精益求精性。一想到這兒,杉浦的怨恨情緒也煙消云散了,于是對本田說:
“對不起,我錯了!我要好好改過……”
“我也有錯,不該隨便打人。”本田臉上現出坦率的歉疚,并拍拍杉浦的肩膀。
本田利用王者風范既保護了自己的形象與威嚴,又教育了下屬,更主要的是挽救了公司的聲譽與利益。
本田還非常忌諱抄襲別人的東西,他崇尚創新,如果某個員工犯了這種錯誤,他大發雷霆是正常的,他常說:“什么!照別人的葫蘆畫瓢?哼,真沒出息。我們追求的是世界第一,不管有什么困難,不管別人會不會做,我們都要盡力把它做好,這才是本田人的與眾不同之處!”
領導保持自己的威嚴,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找好定位,不能靠下屬太近也不能太遠。過于親密就可能淹沒你的職位,過于疏遠則可能讓人不敢靠近,讓人把你供起來這絕對不是一件好事。對下屬們軟硬兼施,打一打,拉一拉,讓下屬忠心為領導服務,共同創效益。
適時表明自己才是領導,不和下屬靠得太近,你個人的威信才有可能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