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緒管理:感知自我與理解他人的實用心理學(漫畫版)
- 張為娜
- 979字
- 2019-10-25 15:25:37
90后男子為何會執意殺害一位女子
有時候偏見是一種缺乏耐心的表現,另一些時候偏見則是缺乏信心的表現。

“他父親曾經做過小偷,所以他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人。”“他那么胖,一看就是一個好吃懶做、缺乏自律的人。”可能有些人會認同這兩句話,然而,實際上一個人的父親是小偷與他本人的品行并沒有必然的聯系;還有身材偏胖和好吃懶做、缺乏自律更是沒有多大的關系。這種對他人的膚淺認識在心理學中稱為偏見。
偏見的產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大致可以歸為兩類:一類是類別化的簡單思維,另一類是通過詆毀他人的群體來維護自身群體的心理。很多人在沒有深入了解他人之前,就簡單地將別人劃為“某些人”一類。例如,“南方人都不怕冷”“北方人喜歡吃大蔥”,這些都屬于偏見。
但更嚴重的一類情況是這樣的:為了強化自身的群體認同而詆毀別的群體。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認同自己屬于一個群體,就容易對不屬于自己群體的人或對立群體的人產生偏見。對立群體就是價值觀或者利益有沖突的群體,這樣的群體沖突或相互詆毀在球迷之間經常上演,比如,著名足球隊員梅西和C羅球迷之間的罵戰——通過吹噓自己的群體,詆毀對立群體來維護己方的良好形象。對于那些比較依賴特定群體的人來說,這種效應會更加明顯。
當這樣的群體偏見達到非理性狀態時,則可能使人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
2011年5月18日,一名90后男子王明平在廣州白云區鐘落潭鎮某平房內與一賣淫女阿紅(化名)發生關系后,持水果刀將其捅刺致其死亡。
法院審理此案得知,案發當晚,王明平買了一把裁紙刀和一把水果刀,在途經白云區鐘落潭鎮安慶路附近時,一時沖動去了對方的賣淫住處。王明平在與阿紅發生關系后,稱“穿好衣服突然有一種想法,覺得妓女很討厭,就想教訓她,讓她以后不要再做妓女”。遂持刀對阿紅捅刺,阿紅的喊叫驚動了鄰居,王明平落荒而逃。警方到案發現場后發現,阿紅因失血性休克不治身亡。
我們身處文明社會,需要嚴格打擊賣淫嫖娼、吸毒等危害社會的非法行為,但是對于這樣的群體或人員,我們也不能因為產生強烈的群體偏見后做出更為嚴重的殺人犯罪活動,最終害人害己。
不用說,偏見除了帶來矛盾和沖突之外,沒有什么好處。所以,聰明的做法是:不要太早地對他人下任何判斷,多嘗試著聽聽他人的想法和看法,了解他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會給人感覺不可理喻,沒人愿意與我們交往。最終導致在抱怨他人的同時毀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