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控力:哈佛學生必修公開課
- 金圣榮
- 2425字
- 2019-09-30 13:23:07
5.別讓壓力成為引爆沖動的導火索
外界的刺激固然是引發沖動的原因,但個體內心的承受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生命科學研究發現,心理壓力過大會引發免疫力下降等問題,而心理壓力不論是長期還是短期,都會對免疫系統的活力產生影響。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壓力過大會使人產生不快樂、焦慮、痛苦、不滿、悲觀等感覺,繼而覺得生活毫無趣味。同時,自制力下降,會突然發怒或大笑。也就是說,很容易情緒激動,原本性格隨和的人,會突然變得暴躁易怒,對感官刺激無法容忍。因此,與他人的矛盾沖突增多,變得冷漠輕率。另外,也很容易健忘和產生倦怠感。這時,個體雖然對一些小問題和日常活動還可以應付,但面對特殊和重大問題時,往往容易做出不負責的草率行為。
2006年有報道稱,日本警務人員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不乏搶劫和耍流氓事件。針對在警務人員中出現的頻發犯罪現象,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這與警察每天承受的巨大壓力有很大關系。在日本,許久以來,惡性事件不斷增加,很多警察在執行任務時都高度緊張。而且,日本經濟的不景氣,使得許多警察家庭面臨嚴重的經濟壓力。所以,來自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雙重壓力,讓一部分心理脆弱的警察變得行為失常。
2006年11月13日,日本埼玉縣的一名巡查長被逮捕入獄。原因是這名犯罪人因購買高檔住宅和豪華轎車,借了1000多萬日元的高利貸。但這筆債務,只靠警局工作的那點工資很難還清。面對巨大的壓力,他沖動地做出搶劫郵局的勾當,最終鋃鐺入獄。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男人更容易因工作或財務問題受到困擾,一旦這樣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他們就會因強大的壓力導致內心的焦躁,從而沖動行事。美國心理學家道克·查爾斯說:“在這個急躁的世界中,每個人都處于壓力下,就像是一個壓力鍋?!?/p>
在心理學中,壓力被定義為人的內心沖突和與其相伴隨的強烈情緒體驗。壓力的來源并不是單一的,大多數是綜合性的。
(1)導致壓力的因素大致有這樣幾個:
1)持續的工作。一般人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就達到了人體的超負荷量。
2)失落感。事業和情感帶來的挫折感,會嚴重打擊人的自信心,從而加大內心壓力。
3)競爭。社會生活充滿了競爭,所以人們的內心壓力過大。
4)疾病。由于看病的花費昂貴,人們害怕得病而不能工作,成為家庭的累贅,而導致心理壓力過大。
5)家庭危機。家庭不和諧也是導致壓力增大的原因。
荷蘭精神壓力處理治療中心的布拉澤曾和同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一名婦女和一款特殊電腦軟件連接起來,然后這名婦女心臟跳動的節奏就可以顯示在軟件上?!澳愀杏X舒服嗎?”布拉澤問她,“是的,”這名婦女回答。然后布拉澤告訴婦女:“現在平穩地呼吸、放松。”一會兒,軟件顯示的曲線漸漸平穩下來。這說明這名婦女的感覺的確不錯。過了一會兒,布拉澤突然問她:“你的數學怎樣?”婦女說:“還不錯?!辈祭瓭山又f:“那我測試你一下。31乘以86等于幾?請快點說出答案!”這時,軟件上的曲線開始飛快地上下變動。心跳變化顯示出此刻這名婦女的狀態:壓力過重、憤怒、害怕拒絕。也就是說,此刻這名婦女在面臨壓力時體內涌出了各種激素。這是個體在壓力下的反應。
哈佛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指出,壓力的產生與社會方方面面的因素都有聯系,一旦壓力過重,就會出現焦慮、憤怒與恐懼等反應。
壓力是個體自我防御形成的自然反應,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它在緊急情況下是有益處的,如及時躲避飛馳而來的汽車等。但如果一個人長期處在壓力下,由于身體無法負荷持續不斷的高速運轉,就會出現緊張、焦慮、憤怒等癥狀。美國哈佛大學的威迪安特教授認為,有規律、有節奏,和諧健康的生活,才能讓人從容處事,不急不躁。心理學研究表明,保持心態平衡能較好地協調機體內外環境的關系,使其在遭受外界不良刺激時,能相對減少情緒的激烈變化,減少沖動行為的發生。
現今,人們生活在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環境中,為了生存或更好地生活,無可避免地要承受一定的壓力。因此,要懂得調和身心,使其處于良性的運轉之中,以免長期陷于高壓之下,產生各種不良情緒,使人變得煩躁易怒,沖動行事。
(2)所以,要學會為自己減壓,而想要減壓,可以試著這樣做:
1)凍結思考。每天給自己的大腦放空幾分鐘,在這段時間內,把一切事情都拋到腦后,什么都不去想,好好地放松一下,不考慮工作,只關注身邊有趣的事。也可以去專注于花草,以及正在玩耍的孩童等。
2)將自己的擔憂寫出來或者說出來。這是一種很好的減壓辦法,當寫出或說出自己的擔憂時,壓力就會有所減緩。美國醫學專家曾經對一些患者做過實驗,他們將同樣患了關節炎病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被要求敷衍式地記錄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另一組被要求認真記錄自己每天做的事,包括身體的疼痛以及內心的恐懼。研究結果顯示,認真記錄的那組患者,他們的擔憂和焦慮有了明顯的緩解。
3)給自己一些鍛煉身體的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在體能訓練之后,被測試者的壓力水平會下降很多,所以鍛煉也是減壓的好辦法。
4)不要讓自己太嚴肅。多與朋友聚會,和朋友在一起可以適當地開點小玩笑,氣氛活躍了,人的精神也就放松了。
5)不要總是否定自己。一味地否定自己會讓自己陷入很糟糕的情緒之中,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減緩因為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使心態更平和。
(3)另外,發現自己的心理壓力增大時,可以馬上運用如下幾種方式制止自己的沖動。
1)認識到壓力后,先停下來。一般情況下,壓力增大時,人會感覺到頭疼或胃疼。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應該立即停止對眼前事物的思考。
2)把注意力有意識地轉移到心臟部位。想象用呼吸的方法給自己的心臟注入新的能量,剔除紛繁蕪雜的感受,讓自己的頭腦變得清晰。
回憶愉快的感受和有趣的事。想象美妙的事物,借以忘記憤怒,讓美好、快樂的感受使內心漸漸平靜下來。
生存就必須面對壓力,這是任何人都不可回避的問題。所以,人們才應該清楚壓力對自己的影響。要時常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況,一旦發現壓力過重,或是壓力持續時間過長,就要及時讓壓力得到緩解,以免導致自己產生暴怒情緒,在某種時刻沖動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