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不會改變難成功,創新產生奇跡

  • 思路決定出路
  • 荊雋瑋編著
  • 10407字
  • 2019-08-19 09:52:08

墨守成規阻礙成功

我們知道很多的游戲規則是我們自己定的,結果這些規則反而使我們喪失了創造力。因此,人一定要記住:做任何事,沒有規則不行,但過于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也不行。適當之時,要善于改變眾人所遵循的規則,獨辟蹊徑,去創造輝煌的人生。

研究行銷管理的專家們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競爭會造成限制。意思是說,一般人習慣用“硬碰硬”的方式與人正面競爭,但是這種短兵相接的方式并不見得是最有效的制勝之道,反而會限制成功。因為當你正面去競爭的時候,你也就完全認同這個游戲,并愿意遵守某些固定的規則與觀念,你的思想就會受制于某一個框框,反而阻礙了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絕大多數人寧愿相信,遵守既定規則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如果人人都想打破規矩,豈不是天下大亂?然而,管理專家強調,這只是一種鼓勵突破思考的方法,讓你更精確、有效地達成目標。換句話說,“要打破的是規則,而不是法律”。通常情況下,具有突破性思考特征的人,他們和舊式的行業規則格格不入,對每件事都產生質疑,不喜歡墨守成規,偏愛自由游蕩。

專門從事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羅伯特·克利杰在他的著作《改變游戲規則》中指出:“在運動場上,很多選手創造佳績,都是因為他們打破了傳統的比賽方法。”杰出的運動選手普遍具有這種“改變游戲規則”的特征。

根據羅伯特·克利杰的結論:突破思考是一種心態,可以鼓勵人不斷學習,不停地創造。所以,如果你想改變習慣,嘗試新的挑戰,那就突破規則,改變游戲方法吧!

所謂改變游戲規則,就是要掌握主控權。要改變規則不難,關鍵在于有沒有求變的決心。一般人遇到沒有把握的狀況常常會猶豫,所以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通常情況下,你決定“變”還是“不變”的標準是,如果你從以前的經驗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例子,你就做最壞的打算——可以賠多少?只要賠得起你就做,更何況你可能會贏。

是否求變,還有一個規則:愈是有許多人說不,就愈該改變。在1993年美國大選中,克林頓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要改變游戲規則……”而布什總統卻說:“我有豐富的經驗!”也許布什落選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往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思路突破:創新有回報

世界充滿了那些追隨者、依附者、模仿者,他們喜歡循行舊的軌道,喜歡以他人之思想為思想。但是社會所需要的卻是那些有創新的人,能夠離開走熟了的途徑,而闖入新天地的人——那些離開了先例舊方而醫治病人的醫師,那些用別出心裁的方法辦理訟案的律師,那些把新的理想、新的方法帶進教室的教師等。

不要害怕你自己成為“創始人”。不要僅僅做一個人,而要做一個新的人,獨立的人。不要想去抄襲仿效你的祖父、你的父親、你的鄰居,這就像紫羅蘭花要模仿玫瑰花,菊花想要效顰向日葵一樣的可笑。

要知道,沒有人能夠因仿效他人而得到成功。成功是不能從抄襲、模仿中得來的。成功是個人的創造,是由創始的力量所造成的,所以我們要勇于去做成功路上的創始者。

日本的“電子之父”松下幸之助,就是這樣一位富有智慧、善于洞察未來的成功人物。每當人們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總是淡淡一笑,說:“靠的是比別人稍微走得快了一點。”

1917年,松下幸之助在確立自己事業的方向時,靠的就是在自己的智慧基礎上形成的強烈的超前意識。嚴格地講,松下幸之助同電器結下不解之緣并沒有內在的必然聯系,他的祖上經營土地,父親從事米行,而他進入社會首先是涉足商業,所有這些都與電器制造相隔甚遠,況且有關電的行業在當時只是鳳毛麟角。然而,他深信電作為一種新式能源,在給人類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欲望;燦爛的電氣時代如同電燈一樣將會照亮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因此,投身電器制造,也一定會前途燦爛。盡管在創業伊始,他就受到挫折和打擊。然而,這種超前意識使他有了堅強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正是由于“稍微走得快了一點”,使得“松下電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又恢復了新的和平。遭受戰爭創傷的人民,在新的和平環境里又重新燃起了生活和工作的熱情。睿智的松下幸之助又“超前”地看到“新文明”將帶來世界性的家電熱。對于“松下電器”,這即是一次發展壯大的難得機會,又是一次艱巨而又嚴峻的挑戰。松下幸之助正是憑借著“稍微走得快了一點”,大刀闊斧地進行機構調整和技術改革,從而使“松下電器”在新的挑戰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訪問美國和西歐時發現:歐美強大的生產力主要基于民主的體制和現代的科技,盡管日本在上述方面還相當落后,然而這一趨勢將是歷史的必然。松下幸之助正是把握住了這一超前趨勢,在日本產業界率先進行了民主體制改革。政治上給予產業充分的自主權,建立了合理的勞資體制和勞資關系。經濟上他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資制,使職工工資超過歐洲,接近美國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職工退休金,使員工的物質利益得到充分滿足。勞動制度上實現每周5天工作日,這在當時的日本還是第一家。松下幸之助認為:這一改革并非單純增加一天休息,而是為了進一步促進產品的質量。好的工作成就產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緒又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只有這樣,生產才能突飛猛進,效益才能日新月異。

“時勢造英雄”,被改變了的環境就是一種新的時勢,新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地理環境、交際環境,還是職業環境、人文環境,每一次改變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廣闊的發展空間。

最大的危險是不冒險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崇尚“穩中求勝”,認為“凡人世險奇之事,絕不可為”。這種思想的積毒,嚴重地影響了人的行事風格,也給人的事業帶來了不良的后果。所以人應改變心中所想,敢于去冒險,并在冒險中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利奧·巴士卡利雅說:“希望就有失望的危險,嘗試也有失敗的可能。但是不嘗試如何能有收獲?不嘗試怎么能有進步?不做也許可以免于受挫折,但也失去了學習或愛的機會。一個把自己限于牢籠中的人,是生活的奴隸,無異于喪失了生活的自由。只有勇于嘗試的人,才擁有生活的自由,才能沖破人生難關。”

這正是他對自己生活的總結。小時候,人們常常告誡他,一旦選錯行,夢想就不會成真,還告訴他,他永遠不可能上大學,勸他把眼光放在比較實際的目標上。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不但上了大學,還拿到了博士學位。當他決定拋棄已有的一份優越工作去環游世界時,人們說他最終會為此后悔,并且拿不到終生教職,但是,他還是上了路。結果,他回來后不但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還拿到了終生教職。當他在南加州大學開辦“愛的課程”時,人們警告他,他會被當作瘋子。但是,他覺得這門課很重要,還是開了。結果,這門課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不但在大學中教“愛的課程”,還被邀請到廣播、電視臺舉辦愛的講座,受到美國公眾的歡迎,成為家喻戶曉的愛的使者。他說:“每件值得的事都是一次冒險。怕輸就錯失了游戲的意義。冒險當然有帶來痛苦的可能,可是不去冒險的空虛感更痛苦。”

事實上,無論我們選擇試還是不試,時間總會過去。不試,什么也沒有;試,雖然有風險,但總比空虛度過豐富,總會有收獲。這里有一個讓我們能鼓起勇氣來嘗試的思維方式,即:可能發生的最壞的事情是什么?

柯德特在紐約市一家公司里有一個舒適的職位,但是他想當自己的老板,到新罕布什爾經營自己的小生意。他問自己:如果失敗了,最壞的事情是什么呢?他想到了傾家蕩產。然后他繼續問自己:傾家蕩產后最壞的事情是什么?答案是他不得不干任何他能得到的工作。之后,最壞的事情可能是他又厭惡這種工作,因為他不喜歡受雇于別人。最終,他會再找一條路子去經營自己的生意,而這一次,有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他懂得了如何避免失敗,他就會成功。這樣想過之后,他采取了行動,去經營自己的生意,并真的獲得了成功。他總結說:“你的生活不是試跑,也不是正式比賽前的準備運動。生活就是生活,不要讓生活因為你的不負責任而白白流逝。要記住,你所有的歲月最終都會過去的,只有做出正確的選擇,你才配說你已經活過了這些歲月。”“艱苦的選擇,如同艱苦的實踐一樣,會使你全力以赴,會使你有力量。躲避和隨波逐流是很有誘惑力,但是有一天回首往事,你可能意識到:隨波逐流也是一種選擇——但絕不是最好的一種。”

只有當我們選擇嘗試時,我們才能不斷發現自己的潛力,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并沖破人生難關。

思路突破:冒險奏出生命的最強音

不論何時,只要嘗試做事的新辦法,人們就要把自己推向冒險之途。假如你想致力于改良事物的現況,就不得不欣然冒險。用羅斯福總統夫人伊蓮娜的話說就是:我們必須去做自以為辦不到的事。

成功者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想用新的點子做實驗及冒險的意愿。進取的人和普通人最明顯的差別就在于:進取的人在態度上勇于冒險,且具新觀念,能鼓舞他人去從事一無所知的事物,而非盡玩些安全的游戲。他們之所以敢于冒險,是因為有冒險力的驅動。如果做事怕冒險的話就沒辦法把事情做好了。而要冒險,一定要有足夠的勇氣及資本。所謂的資本是指冒險力。光憑著第六感覺或運氣是沒辦法安然渡過大大小小的風險的。如果一切都在計劃之內、意料之中,也就算不上什么冒險了。冒險力就是在無法確定的復雜情勢下,發揮它的神奇魔力的。

說到冒險精神,人們就會聯想到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

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了地球是圓的,他就牢記在腦子里。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后,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程而到達印度了。自然,許多自以為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嘲笑他的意見。他們覺得,他想向西方行駛而到達東方的印度,豈不是癡人說夢嗎?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后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于走上自殺之路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去實現這個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功,但一連空等了17年,還是失望,所以,他決定不再向這個“理想”努力了。因為使他憂慮和失望的事情太多了,竟使他的紅頭發也完全變白了——雖然當時他還不到50歲。

灰心的哥倫布,這時只想進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過后半生。正在這時候,羅馬教皇卻慫恿西班牙皇后伊莎貝露幫助哥倫布。教皇先送了65元給哥倫布,算是路費;但他自覺衣服過于襤褸,便用這些錢買了一套新裝和一匹驢子,然后啟程去見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皇后贊賞他的理想,并答應賜給他船只,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愿意跟隨他走。于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后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另一方面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并許諾他們如果冒險成功,就可以免罪恢復自由。

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3艘船,開始了一次劃時代的航行。剛航行幾天,就有兩艘船破了,接著他們又在幾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他親自撥開海藻,才得以繼續航行。在浩瀚無垠的大西洋中航行了六七十天,也不見大陸的蹤影,水手們都失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否則就要把哥倫布殺死。哥倫布兼用鼓勵和高壓兩手,總算說服了船員。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在繼續前進中,哥倫布忽然看見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立即命令船隊改變航向,緊跟這群飛鳥。因為他知道海鳥總是飛向有食物和適于它們生活的地方,所以他預料到附近可能有陸地。果然,他們很快發現了美洲大陸。

當他們返回歐洲報喜的時候,又遇上了四天四夜的大風暴,船只面臨沉沒的危險。在十分危急的時刻,他想到的是如何使世界知道他的新發現,于是,他將航行中所見到的一切寫在羊皮紙上,用蠟布密封后放在桶內,準備在船毀人亡后,使自己的發現能夠留在人間。

哥倫布他們總算很幸運,終于脫離了危險,勝利返航了。無須贅言,哥倫布如果沒有不怕困難、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進取精神,“新大陸”能被早日發現嗎?

哥倫布的探險成功了。

哥倫布那種無畏、勇敢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真值得作為我們的模范。當水手們畏懼退縮的時候,只有他還要勇往直前;當水手們“惱羞成怒”警告他再不折回,便要叛變殺了他時,他的答復還是那一句話:“前進啊!前進啊!前進啊!”

看看哥倫布,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去修正自己,以便建立起敢于打破傳統框架、勇于去冒險的堅定信念。然而,可悲的是,固守傳統觀念的人,崇尚“穩中求勝”,認為“凡人世險奇之事,絕不可為。或為之而幸獲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視為常然也。可以為常者,必其平淡無奇,如耕田讀書之類是也”。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思想已明顯落伍。常人的機遇,常人的成功,往往存在于危險之中,你想要美好的機遇嗎?你想要事業的成功嗎?那就要敢冒風險,投身危險的境地,去探索,去創造,不要瞻前顧后,不要懼怕失敗。

免費午餐的背后

記得有過這樣一個故事,說一位國王為子孫后代總結守業的箴言,最后得出的一句經典之語便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再貼切不過的話道出了人世間的許多真義。大凡那些等待天下掉餡餅的人,都要為此付出代價。人應摒棄坐享其成的念頭,積極努力,去鍛造人生的輝煌與成功。

從前有一個幫人殺牛的屠夫,不但技術高超、工作認真,而且為人忠厚老實,長相也相當俊俏,沒有任何不良嗜好,真是人見人愛,即使用現在的標準來衡量也屬于優秀青年。可由于他家徒四壁,又有個常年臥病在床的老母,小伙子到了成家的年齡,卻沒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給他。大家都替他著急,紛紛給他說親。

一天,有個稀客來找屠夫的主人,說是要給屠夫提親,對方是縣太爺的千金。主人聽了驚喜萬分,當即把屠夫叫來。

“我身體有殘疾,恐怕配不上縣太爺的千金。”屠夫面無高興之色。

“你根本沒啥殘疾啊!”主人感到甚是奇怪,可又問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作罷,請來人轉告縣太爺,回絕了這門親事。鄰居聽說這件事后,都覺得不能理解,為屠夫感到可惜,都說屠夫不知好歹。

“你們以為這樣的好機會,我愿意放棄啊?當然是有原因的呀!”屠夫一臉無奈。

“到底啥原因啊?”有好事者追根問底。

“他的女兒肯定丑得沒人敢要。”屠夫答道。

“你又沒見過,何以曉得?”有人問。

“依我多年殺牛的經驗!每天我一拿到牛肉,就會分出哪些是上等牛肉,哪些是次等牛肉,哪些是下等牛肉,而往往上等牛肉早就有人預定了,最后只剩下那些次等牛肉和下等牛肉沒人要,只好賤賣,甚至在每天收攤時白送給別人,不然只有丟掉。所以我推測縣太爺的千金一定是長得奇丑無比,不然的話,這樣的好事怎么會有我這樣一個屠夫的份呢?”眾人感到有理,無不佩服屠夫的眼光。

真的應該為屠夫叫好,為他沒有落入縣太爺的圈套而慶幸。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便宜的背后肯定是偽裝的陷阱。在每個人事業發展的道路上都遍布這樣的陷阱,因而要打破坐等免費午餐的觀念和想法,需知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自己付出慘痛的代價,最終導致一無所獲。

思路突破:成功來自積極的努力

成功來自積極的努力,它從不自動上門。有些人以為只要想想機會就會降臨,這其實是誤區,其結果是很糟糕的。

一位成功者,在取得成功的過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一定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

牛頓是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當有人問他到底是通過什么方法得到那些非同一般的發現時,他誠實地回答道:“總是思考著它們。”還有一次,牛頓這樣表述他的研究方法:“我總是把研究的課題置于心頭,反復思考,慢慢地,起初的點點星光終于一點一點地變成了陽光一片。”正如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樣,牛頓也是靠勤奮、專心致志和持之以恒才取得巨大成就的,他的盛名也是這樣得來的。放下手頭的這一課題而從事另一課題的研究,這就是他的娛樂和休息。牛頓曾說過:“如果說我對公眾有什么貢獻的話,這要歸功于勤奮和善于思考。”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開普勒也這樣說過:“只有對所學的東西善于思考才能逐步深入。對于我所研究的課題我總是追根究底,想出個所以然來。”

英國物理學家及化學家道爾頓不承認自己是什么天才,他認為他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勤奮點滴積累而成的。約翰·亨特曾自我評論道:“我的心靈就像一個蜂巢一樣,看來是一片混亂,雜亂無章到處充滿嗡嗡之聲,實際上一切都整齊有序。每一點食物都是通過勞動在大自然中精心選擇的。”

突破思維定式

常規思維的慣性,又可稱之為“思維定式”,這是一種人人皆有的思維狀態。當它在支配常態生活時,還似乎有某種“習慣成自然”的便利,所以不能否認它的積極作用。但是,當面對創新時,如若仍受其約束,就會形成對創造力的障礙。

大象能用鼻子輕松地將一噸重的行李抬起來,但我們在看馬戲表演時卻發現,這么巨大的一個動物,卻安靜地被拴在一個小木樁上。

因為它們自幼小無力時開始,就被沉重的鐵鏈拴在木樁上,當時不管它用多大的力氣去拉,這木樁對幼象而言,實在太沉重,當然動也動不了。不久,幼象長大,力氣也變大了,但只要身邊有樁,它總是不敢妄動。

這就是思維定式。長成后的象,可以輕易將鐵鏈拉斷,但因幼時的經驗一直留存至長大,所以它習慣地認為(錯覺)“絕對拉不斷”,所以不再去拉扯。從人類來看也是如此——雖被賦予“頭腦”這一最強大的武器,但因自以為是而將其擱置一邊,于是徒然浪費“寶物”,實是愚蠢之人。由此可知,不只是動物,人類也因未排除“固定觀念”的偏差想法,而只能以常識性、否定性的眼光來看事物,理所當然地認為“我沒有那樣的才能”,終于白白浪費掉大好良機。除了這種靜止地看待自己的形而上學的錯誤外,用僵化和固定的觀點認識外界的事物,有時也會帶來危害。比如,通常我們都知道,海水是不能飲用的,可是如果抱定了這種認識,也可能犯下嚴重的錯誤。

一次,一艘遠洋海輪不幸觸礁,沉沒在汪洋大海里,幸存下來的9名船員拼死登上一座孤島,才得以活命。但接下來的情形更加糟糕,島上除了石頭,還是石頭,沒有任何可以用來充饑的東西。更為要命的是,在烈日的暴曬下,每個人都口渴得冒煙,水成為了最珍貴的東西。

盡管四周是水——海水,可誰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澀又咸,根本不能用來解渴。現在9個人唯一的生存希望是老天爺下雨或別的過往船只發現他們。

他們等了很久,沒有任何下雨的跡象,天際除了一望無邊的海水,沒有任何船只經過這個死一般寂靜的島。漸漸地,他們支撐不下去了。

8個船員相繼渴死,當最后一位船員快要渴死的時候,他實在忍受不住,撲進海水里,“咕嘟咕嘟”地喝了一肚子海水。船員喝完海水,一點兒也覺不出海水的苦澀味,相反覺得這海水非常甘甜,非常解渴。他想:也許這是自己渴死前的幻覺吧,便靜靜地躺在島上,等著死神的降臨。

他睡了一覺,醒來后發現自己還活著,船員非常奇怪,于是他每天靠喝這島邊的海水度日,終于等來了救援的船只。

后來人們化驗這海水發現,這兒由于有地下泉水的不斷翻涌,所以,海水實際上是可口的泉水。

習以為常、耳熟能詳、理所當然的事物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使我們逐漸失去了對事物的熱情和新鮮感。經驗成了我們判斷事物的唯一標準,存在的當然變成了合理的。隨著知識的積累、經驗的豐富,我們變得越來越循規蹈矩,越來越老成持重,于是創造力喪失了,想象力萎縮了。思維定式已經成為人類超越自我的一大障礙。

思路突破:標新立異能突破思維常規

標新立異者常常能突破人們的思維常規,反常用計,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經營招數,贏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蘭德平日非常喜歡為女兒拍照,而每一次女兒都想立刻得到父親為她拍攝的照片。于是有一次他就告訴女兒,照片必須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從照相機里拿下來后,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藥品顯影。而且,在副片完成之后,還要照射強光使之映在別的像紙上面,同時必須再經過藥品處理,一張照片才告完成。他向女兒做說明的同時,內心卻在問自己:“等等,難道沒有可能制造出‘同時顯影’的照相機嗎?”對攝影稍有常識的人,在聽了他的想法后都異口同聲地說:“哪兒會有可能?”并列舉一打以上的理由說:“簡直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夢。”但他卻沒有因受此批評而退縮,于是他告訴女兒的話就成為了一種契機。最后,他終于不畏艱難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兒的希望,同時,蘭德企業就此誕生了。

亨利·福特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直到40歲,他的生意才獲得成功。他沒有受過多少正規的教育。在建立了他的事業王國之后,他把目光轉向了制造八缸引擎。他把設計人員召集到一起說:“先生們,我需要你們造一個八缸引擎。”這些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們深諳數學、物理、工程學,他們知道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行不通的。他們以一種寬容的態度看著福特,好似在說:“讓我們遷就一下這位老人吧,怎么說他都是老板嘛。”他們非常耐心地向福特解釋八缸引擎從經濟方面考慮是多么不合適,并解釋了為什么不合適。福特并不聽取,只是一味強調:“先生們,我必須擁有八缸引擎,請你們造一個。”

工程師們心不在焉地干了一段時間后向福特匯報:“我們越來越覺得造八缸引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福特先生可不是輕易被說服的人,他堅持說:“先生們,我必須有一個八缸引擎,讓我們加快速度去做吧。”于是,工程師們再次行動了。這次,他們比以前工作得努力一些了,時間也花多了,也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但他們對福特的匯報與上次一樣:“先生,八缸引擎的制造完全不可能。”

然而對于福特,在這位用裝配線、每天5美元薪水、T型與A型改良了工業的人的字典里,根本不存在“不可能”之說。亨利·福特用炯炯有神的目光注視著大家,說:“先生們,你們不了解,我必須有八缸引擎,你們要為我做一個,現在就做吧。”猜猜接下來如何?他們制造出了八缸引擎。

給自己一個好的改變

每一個人現在所處的境況,正是以往生活態度造成的,所以,若想改變未來的生活,使之更加順利,必得先改變此時的想法,倘若堅持錯誤的觀念,固執不愿改變,即使再努力,恐怕也體會不到成功帶來的喜悅。

下面一個故事,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動物園里新來了一只袋鼠,管理員將它關在一片有著1米高圍欄的草地上。

第二天一早,管理員發現袋鼠在圍欄外的樹叢里蹦蹦跳跳,立刻將圍欄的高度加到2米,把袋鼠關了進去。

第三天早上,管理員還是看到袋鼠在欄外,于是又將圍欄的高度加到3米,又把袋鼠關了進去。

隔壁獸欄的長頸鹿問袋鼠:“依你看,這圍欄到底要加到多高,才能關得住你?”

袋鼠回答道:“很難說,也許5米高,也許10米,甚至可能加到100米高——如果那個管理員老是忘了把圍欄的門鎖上的話。”

在過往的歲月中,相信您一定非常努力地追求過很多東西,比如財富、名望、愛情、尊嚴……

你得到了嗎?得到之后,幸福與快樂是否也隨之而來?而你是否真的快樂?

問題可能在于我們的出發點是否正確。大多數人都認為:“先讓我得到,然后再為快樂操心。”而當他們耗盡心血,使盡手段,終于爬到成功頂峰時,環顧周圍,卻驀然發現,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竟已被踏在底下,而自己是如此的孤獨。

或許這時你不禁要問:“我哪里做錯了,怎會如此?”而一些從未成功過的朋友,也一直都喜歡問同樣的問題。故事中袋鼠的回答應是最好的答案:如果不將柵門鎖好,圍欄加得再高也是枉然。

每一個人現在所處的境況,正是以往自己所抱的想法造成的。所以,如想改變未來的生活,使之更加順利,必得先改變此時的想法。堅持錯誤的觀念,固執不愿改變,即使再努力,恐怕也體會不到成功帶來的喜悅。

思路突破:人生的精彩在改變中

一個平凡的上班族邁克·英泰爾,37歲那年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他放棄薪水優厚的記者工作,把身上僅有的3塊多美元捐給街角的流浪漢,只帶了干凈的內衣褲,由陽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車與陌生人的好心,橫越美國。

他的目的地是位于美國東岸北卡羅來納州的“恐怖角”(Cape Fear)。

這是他精神快崩潰時做的一個倉促決定。某個午后他“忽然”哭了,因為他問了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會后悔嗎?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雖然他有好工作、親友、美麗的同居女友,他發現自己這輩子從來沒有下過什么賭注,平順的人生從沒有高峰或谷底。

他為了自己懦弱的前半生而哭。

一念之間,他選擇北卡羅來納的恐怖角作為最終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懼的決心。

他檢討自己,很誠實地為他的“恐懼”開出一張清單:打從小時候他就怕保姆、怕郵差、怕鳥、怕貓、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飛、怕城市、怕荒野、怕熱鬧又怕孤獨、怕失敗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潰……他無所不怕,卻又似乎“英勇”地當了記者。

這個懦弱的37歲男人上路前竟還接到奶奶的紙條:“你一定會在路上被人殺掉。”但他成功了,4000多里路,78頓飯,仰賴82個好心的陌生人。

一路上,他沒有接受過任何金錢的饋贈,在雷雨交加中睡在潮濕的睡袋里,也有幾個像殺手或搶匪的家伙使他心驚膽戰。他在游民之家靠打工換取住宿,還碰到不少患有精神疾病的好心人。他終于來到恐怖角,接到女友寄給他的提款卡(他看見那個包裹時恨不得跳上柜臺擁抱郵局職員)。他不是為了證明金錢無用,只是用這種正常人會覺得“無聊”的艱辛旅程來使自己面對所有恐懼。

恐怖角到了,但恐怖角并不恐怖。原來“恐怖角”這個名稱,是一位16世紀的探險家取的,本來叫“Cape Faire”,被訛寫為“Cape Fear”,只是一個失誤。

邁克·英泰爾終于明白:“這名字的不當,就像我自己的恐懼一樣。我現在明白自己為什么一直害怕做錯事,我不是恐懼死亡,而是恐懼生命。”

花了6個星期的時間,到了一個和自己的想象無關的地方,他得到了什么?

得到的不是目的,而是過程。雖然他絕不會想要再來一次,但這次經歷在他的回憶中是甜美的信心之旅,仿如人生。

真的,人生真不過如此了。當你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沉湎得太久時,一切都已成定勢,你只是順著生活的慣性在走路,心中已沒有了追求事業和成功的熱切渴望。所有的東西都靜如止水,進入接近真空的狀態,曾經的棱角和銳氣被磨平。這樣的人是悲哀的,注定在事業上庸庸碌碌,一無所成。

由此,明智的做法應該是從改變自己做起。一個人只有勇于去改變,才能讓事業和生活的軌道脫離原來的固有模式,朝著新的方向馳騁。給自己一個好的改變吧,這是你事業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生對你的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柯坪县| 韩城市| 壤塘县| 阳东县| 河源市| 南昌市| 禹城市| 涪陵区| 皮山县| 怀安县| 新沂市| 长兴县| 乌拉特中旗| 邵武市| 抚宁县| 阳山县| 大足县| 乌兰浩特市| 无锡市| 华亭县| 洛宁县| 乐东| 社旗县| 成安县| 平度市| 靖州| 双牌县| 麟游县| 高安市| 施秉县| 崇礼县| 鹿邑县| 淳化县| 澳门| 浠水县| 镇坪县| 平江县| 昌吉市| 措勤县| 惠水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