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西游記》的衍生作品:小說、雜劇、京劇、電影、電視劇、動漫等
●衍生作品
小說
《西游補》——明末董說著
《西游記前傳》——致寧著
《悟空傳》——今何在著
《西游日記》——今何在著
《大潑猴》——甲魚不是龜著
雜劇
《通天河》一卷
《盤絲洞》一卷
《車遲國》一卷
《無底洞》一卷
《西天竺》一卷
《無底洞傳奇》一卷
京劇
《唐王游地府》
《李翠蓮》
《劉全進瓜》
《水簾洞》(又名“花果山”)
《拜昆侖》
《鬧地府》
《鬧龍宮》
《美猴王》
《弼馬溫》
《安天會》(后改編為“鬧天宮”)
《五行山》
《十八羅漢斗悟空》
《高老莊》
《鷹愁澗》
《流沙河》(又名“收悟凈”)
《三打白骨精》
《五莊觀》(又名“萬壽山”)
《黃袍怪》(又名“寶象國”)
《平頂山》(又名“蓮花洞”)
《火云洞》(又名“紅孩兒”)
《車遲國》
《通天河》
《金兜洞》
《女兒國》(又名“女真國”)
《雙心斗》(又名“真假美猴王”)
《琵琶洞》
《孫悟空大破玄虛洞》
《芭蕉扇》(又名“火焰山”、“白云洞”)
《盤絲洞》
《金刀陣》
《無底洞》(又名“陷空山”)
《九獅洞》(又名“竹節山”)
《獅駝嶺》(又名“獅駝國”)
《紅梅山》(又名“金錢豹”)
《盜魂鈴》(又名“二本金錢豹”、“八戒降妖”)
《禪悟》
豫劇
20世紀30年代豫劇皇后陳素真大師的《天國盛會》等。
歌舞劇
《Monkey:Journey to the West》,融合中國雜耍、多媒體播放以及百老匯式音樂劇,由《街頭霸王》的兩位創作者Damon Albarn與Jamie Hewlett制作;陳士爭執導,于2007年曼徹斯特國際嘉年華(2007年6月28日至7月15日)時上演。
舞臺劇
《西游記》(舞臺劇作家林奕華指導的舞臺劇,于2007年在臺灣公演)。
雜技劇
中國廣州雜技團以西游記經典章節為劇情基礎,傳統雜技功夫為表演方式,融合現代舞臺設計,于2006年正式推出新型態舞臺雜技劇《西游記》;該劇并無任何對白,僅借由舞臺設計與雜技工夫,具體展現出《西游記》的故事情節。該劇多次赴歐美及世界各國演出,獲得諸多藝文類別之獎項,2010年,首次于中國臺灣臺北市國父紀念館公演。
●衍生影視
電影
《盤絲洞》(1927年電影),上海影戲公司攝制,并于1929年以《蜘蛛精》為名在挪威首映,一度失傳,于2013年由挪威國家圖書館在挪威北部諾爾蘭群拉納市摩鎮的電影收藏中發現。
《西游記》(1966年電影)、鐵扇公主(1966年電影)、盤絲洞(邵氏電影)、女兒國(電影)(香港邵氏電影,1966-1968年,岳華(前兩部)、周龍章(后兩部)飾演孫悟空,何藩飾演唐僧,彭鵬飾演豬八戒,田琛飾演沙僧)
《新孫悟空72變》(臺灣制作,1976年,劇情到孫悟空被壓五指山結束)
《新西游記》(臺灣版,1982年,礙于片長限制,劇本取精華演出,前段為花果山一直到取經隊伍成形,中段為金角、銀角,后段為鐵扇公主與牛魔王,火焰山熄滅后就看到取經最終地,以此告結。其中臺灣知名諧星許不了客串演出)
《西行平妖》(香港,1991年)
《大話西游》(香港,1994、1995年)
《猴王》(2001年/美國,原名:The Monkey King,由Peter MacDonald導演的電影,俗稱美版西游記)
《情癲大圣》
《功夫之王》
《李世民游地府》(臺灣版,1978年,沈雪珍、楊群、岳陽、秦夢主演)
《西游記之大鬧天宮》(香港,2014年,周潤發、甄子丹主演)
《西游·降魔篇》(2013年電影,由周星馳總制片、監制、編劇、導演,文章、舒淇主演)
《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香港,2016年,郭富城、馮紹峰、鞏俐主演)
《敢問路在何方》(中國/美國,2017年,六小齡童、馬德華、遲重瑞、劉大剛主演)
《西游·伏妖篇》
《悟空傳》
《西游記:女兒國》
電視劇
中國
《西游記》(1986年,楊潔導演,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閆懷禮等主演)
《西游記》(1996年,張衛健飾演孫悟空)
《西游記》(貳)(1998年,陳浩民飾孫悟空,前者的續集)
《西游記續集》(2000年,86版西游記幾個未拍故事的補遺,原班人馬出演)
《西游記后傳》(2000年,曹榮飾孫悟空)
《齊天大圣孫悟空》(港臺合作,2002年,由張衛健飾演孫悟空,共四十集)
《西游記》(2010年,通稱浙版西游記,程立棟導演,費振翔、陳司翰等主演)
《吳承恩與西游記》(2010年,闞衛平執導,王樹強、丁愛敏編劇,六小齡童、遲重瑞、馬德華、劉大剛主演的神話3D立體電視劇)
《西游記》(2011年,通稱張版西游記,張紀中制片,張建業導演,吳樾、聶遠、臧金生、徐錦江等主演)
日本
西游記シリーズ(系列)
《西游記》(1993年電視劇),1993年日本電視臺開播40周年紀念電視劇,本木雅弘、宮澤理惠主演。
《新西游記》1994年由日本電視臺重拍并播出,孫悟空由唐澤壽明扮演,內容包括金銀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設定提婆達多為唐僧師徒的主要對手。劇中加入大量CG特效并以此為賣點。
《西游記》2006年由富士電視臺重拍并播出,孫悟空由香取慎吾扮演,續集的電影版本也已經公映。
●衍生動漫
漫畫
連環畫西游記
大圣王
無上西天
最游記系列
我的孫悟空系列(手冢治蟲)
dear monkey(白井三二朗)
猴王五九
電視動畫
西游記,CCTV主導制作的動畫片,共52集。
天上掉下個豬八戒,CCTV主導制作的動畫片,共52集。
美猴王,CCTV主導制作的動畫片,共52集。
幼幼西游記,東森幼幼臺制作的動畫片,共10集。
奪寶幸運星,炫動卡通制作動畫片,共4季。
電影動畫
鐵扇公主(1941年)
豬八戒吃西瓜(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58年)
火焰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58年)
大鬧天宮(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64年)
孫悟空奇遇小丁丁(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0年)
人參果(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1年)
小八戒(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3年)
金猴降妖(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1985年)
SF西游記(臺譯:冒險五杰),日本1978年制作,改編成科幻版本。
大雄的平行西游記,日本1988年制作。
紅孩兒決戰火焰山臺灣制作,視點以紅孩兒為中心。
電視布袋戲
1971年《新西游記》(黃俊雄,臺視)
1983年《齊天大圣孫悟空》(黃俊雄,臺視)
縱觀中國電影對于經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的二次藝術創作之路,自1926年《孫行者大戰金錢豹》橫空出世以來,以西游為題材的影視劇便層出不窮。在接下來的九十余年里,西游題材的電視電影高達百余部,其改編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種:第一,全篇改編式,包括1986年央視版、1998年版央視全數字化動畫片版、2010年程力棟版、2011年張紀中版《西游記》等盡可能還原小說全貌的電視劇作品;第二,情節改編式,包括鄭保瑞《西游記之大鬧天宮》《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記之女兒國》等電影作品;第三,戲說改編式,包括《萬萬沒想到:西游篇》《情癲大師》《春光燦爛豬八戒》等除人物名稱形象外與名著《西游記》不再有直接聯系的電視電影改編作品。
●《西游記》影視改編經典作品
西游題材電影電視劇中,86版《西游記》作為公認的最為經典的版本,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五集,卻將師徒四人西天取經歷盡艱難,終得正果的故事進行了完整的刻畫,其中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參果等情節令人拍案叫絕。重播三千余次,藝術創作嚴謹,人物刻畫生動,是不可超越的西游藝術作品。
另一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西游作品是后現代主義戲說改編西游電影鼻祖《大話西游》,講述了至尊寶與紫霞仙子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這部電影雖然離經叛道,中英文穿插,粗話臟話比比皆是,但這部電影對于自由和愛情的表現引領觀眾對自身生存際遇產生思考。
●《西游記》影視劇的娛樂化和人性化
1995年劉鎮偉執導的電影《大話西游之月光寶盒》《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以后現代主義的姿態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西游之路,創造了無厘頭式電影的新類型,更為之后的西游電影電視改編走向娛樂化的進程提供了范本。
近年來,西游電影電視娛樂化的植入帶來了更多“人性化”的改編,悟空師徒四人在成佛之路上,更多的不是與武力值爆表的妖怪戰斗,而是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克服心魔的過程。著名學者楊義表示:“可以把西行取經的艱難歷程,當作是對人的信仰、意志和心性的挑戰、應戰和升華的歷程來解讀……”以2015年上映的現象級動畫電影《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為例,它講述了在五行山下寂寞沉潛的孫悟空被小唐僧(江流兒)誤打誤撞解除封印后,尋找初心,自我救贖的故事。這種具備現實意義的表達,結合當下人們精神壓力越來越大的一個社會狀態,表明需要被拯救的不只是他人,更是自我和內心。西游中的孫悟空作為童年時候的英雄,也始終站在觀眾內心柔軟的角落。
●《西游記》影視劇的商業化
電影電視是大眾娛樂的重要手段,基于《西游記》原著強大的內核,不少優秀西游題材電影作為基礎,加強了西游故事的強大公知力。近年來,西游題材熱度不減,票房收視率表現均不俗。2016年《西游記之三打白骨精》票房12億,2017年《西游伏妖篇》15.89億,2018年《西游記女兒國》截至2月27日上映12天票房7億。特技效果、明星效應、娛樂效果讓西游題材電影陷入娛樂洪流。尤其是電影賀歲檔,一年一部“西游電影”已經成為慣例,歡笑過后確實減緩了觀眾一年辛苦工作的壓力,電影公司亦收獲得盆滿缽滿,看似是合家歡的局面背后,隱藏的是過度娛樂化背后對于人們審美能力的傷害。在消費主義盛行的今天,《西游記》的電影改編也應當站在藝術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藝術屬性和商業屬性應當放置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對《西游記》影視劇改編的反思
提高此類電影的藝術價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設置好懸念,這是西游這樣一個大眾耳熟能詳的選題非常難做到的,可以在不違背原著情節的情況下進行藝術創造,在細節部分進行懸念的設置,以此來增加影片的新鮮程度。第二要做好敘事,無論技術發展到如何先進的地步,講故事依然是電影電視的核心,用一個合理的、完整的,可以經得起推敲的故事來向受眾傳遞信息。最后,用現代化的視角、當代的語境建構全新的西游神魔世界,賦予經典以全新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