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醫大師的養生湯
- 路志正
- 815字
- 2020-04-17 18:09:49
了解食物的“性格”,煲出營養好湯
我們每天接觸的食物五花八門,但煲湯可不是什么食材都能勝任的,哪種食材煲出的湯味道鮮美?哪種食材煲湯對我們的身體更有益?這就要求我們對各種食材的特性有所了解。這就像我們與一個人交往,只有先了解了他的脾氣、愛好、個性等,才能更好地與他相處,對食物也應如此。只有掌握了食物的“性格”,才能更好地發揮食療的功效。因為食療的根本就是合理搭配食物,通過食物的特性來調節人體的臟腑平衡,從而起到強健身體、預防疾病的作用。
所謂食物的“性格”,就是食物的寒、熱、溫、涼特性。如果大家吃過某種食物后,有清涼、清爽之感,該食物就是寒、涼性質的;相反,如果吃過某種食物后,感覺溫暖、發熱,這種食物就是熱、溫性質的。我們常見的食物大概有300多種,大多數是平性食物,其次是溫、熱性食物,寒、涼性食物所占比例不大。
一般來說,寒、涼性食物如紫菜、蘿卜、梨等屬于陰性,其作用重在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安神、通利二便。如果你經常有口渴心煩、易熱易怒、小便赤黃、大便干結的癥狀,就可以吃些這類食物。溫、熱性食物如羊肉、大蒜等屬于陽性,其作用重在散寒溫經、益氣養血、助陽活絡等。有畏寒怕冷、四肢冰涼、小便清長、大便稀薄癥狀的人,可以經常食用。
食物的溫熱寒涼可以用來糾正人體的失衡,正所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凡寒性體質均宜食用溫熱食物,熱性體質則宜食用寒涼食物。如風寒感冒、發熱、惡寒、流涕、頭痛等可用溫熱性質的生姜、蔥白、香菜等;風熱感冒則宜食用菊花、薄荷、梨等性質寒涼的食物。
平性食物的性質介于寒涼和溫熱之間,米、面、黃豆、山芋、蘿卜、蘋果、牛奶等都屬于平性食物,適合一般體質者,寒涼、熱性病癥的人都可選用。這也是我們最常吃的。
當然,有些寒涼性質的食物,經過煲煮之后,寒涼性質會得到一定的弱化,所以有時候也不必太過于糾結。
明確了食物的特性,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根據自己和家人的體質及口味偏好,合理搭配食材,煲出營養健康又好喝的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