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醫大師的五谷雜糧養生粥
- 路志正
- 2594字
- 2020-03-11 14:30:49
秋季食粥,滋陰防燥
“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意思是說秋天陽氣漸收,陰氣逐漸強盛起來,萬物成熟,到了收獲之季。從氣候特點來看,秋季由熱轉寒,是“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人體的生理活動,隨“夏長”到“秋收”而相應發生改變。《黃帝內經》里說“秋冬養陰”,所謂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季節要收斂陽氣,不要使陽氣外泄,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的規律,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基礎。
關于飲食,《黃帝內經·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
肺喜潤惡燥,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還應注意滋陰潤肺。可以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等柔潤食物。
豬肝鴨蛋粥,滋陰潤肺去秋燥
到了秋天,一些人很容易有強烈的干燥感,皮膚一下子變得十分干燥,咳嗽、口干、喉嚨痛等也接踵而至,因為秋季由熱轉寒,自然也從“生長”轉向“收藏”,燥成為秋季的主氣,所以我們會出現口干、唇干、大便干結、皮膚干燥等癥狀。
《黃帝內經》中提出秋冬養陰除燥的原則,秋天我們需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豬肝鴨蛋粥
原料:
粳米150克,豬肝200克,鴨蛋150克,蔥、鹽、料酒各適量。
做法:
1.將豬肝去筋、苦膽部分后沖洗干凈,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鹽、蔥末腌制。
2.鴨蛋打入另一只碗,筷子攪勻。
3.粳米洗凈,浸泡半小時后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后攪拌數次,改用小火熬煮約40分鐘,加豬肝片燙熟后,淋上鴨蛋汁,兩三沸后加鹽調味,淋上香油即可。
鴨蛋屬于滋陰的食材,燥的天敵就是“陰”,在中醫看來,體內的所有液體都屬于“陰”,陰是流動的,柔和的,清涼的,能夠滋潤萬物。鴨蛋性味甘、涼,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適應于病后體虛、燥熱咳嗽、咽干喉痛等病患者食用。搭配豬肝,滋補效果更好。
不過,鴨蛋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所以中老年人多食久食容易加重和加速心血管系統的硬化和衰老,兒童多食也吸收不了。
紅米生地粥,滋陰涼血生津液
在中國古代第一本營養學著作《飲膳正要》中,特地對秋季養生明確指出:“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者。”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秋天氣候干燥,應該多食滋潤之物來緩解干燥,盡量不要吃冷飲。首推生地粥作為秋季的第一滋補粥品。
紅米生地粥
原料:
鮮生地50克,紅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取生地黃,洗凈后煎取藥汁備用。
2.紅米加水煮沸后轉小火熬到軟爛。
3.加入生地汁、冰糖調味即可。
此粥出自《食醫心鑒》,生地清熱養陰,《本草匯編》中給予了它很高的評價:“味甘苦,氣寒,沉也,陰也。入手少陰及手太陰。涼頭面之火,清肝肺之熱,亦君藥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生地味甘性涼,屬于典型的滋陰藥材,能消除頭面部的火毒,清除肝肺的燥熱,是能獨當一面的藥材。
粳米糯香滋補,輔佐冰糖更能養陰潤燥。除了秋季日常保健食用,還能夠輔助治療高熱心煩、手足心熱、小便短赤等癥。
需要注意的是,煎煮生地的時候一定要選對鍋具,在《雷公炮炙論》中明確記載:“勿令犯銅鐵器,令人腎消,并白髭發、損榮衛也。”所以千萬不要用鐵鍋熬煮生地。
此外,生地性寒而滯,多食用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所以脾胃虛寒者不宜過多食用。
甘蔗粥最能對付肺熱
孔子在《論語·鄉黨第十》里有十幾個“不食”,其中就有“不時不食”,其中的“時”是時節之意。我們要遵守、順應一年時令節氣來合理安排膳食。而這一說法在《黃帝內經》中被精辟地總結為“飲食法地道”。地道就是節氣,也就是說我們要尊重四季的飲食規律去吃應季的食物,可以調養自己的身體。而在秋天,以應季的甘蔗入粥,最適合清熱潤燥、生津止渴。
甘蔗粥
原料:
新鮮的甘蔗汁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
甘蔗汁兌適量水,和米同煮至軟爛即可。
千萬別小看這簡單的甘蔗粥,它可是出自中國養生古籍《養老孝親書》。甘蔗自古以來就是甘涼滋補的佳品,唐代詩人王維曾在詩里寫道:“飲食不須愁內熱,大官還有蔗漿寒。”
甘蔗性味甘寒,入肺經,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治療口干舌燥、津液不足、消化不良、反胃嘔吐、呃逆、便秘等癥。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如果有低血壓、低血糖的癥狀,一碗甘蔗粥喝進去,就會緩解很多。
甘蔗粥煮制時不宜稠厚,以稀薄為宜。甘蔗粥雖好,但甘蔗的含糖量很高,過多食用就會導致頭暈、煩躁不安,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山楂蓮子粥,開胃促消化
上文講,“秋主肺,肺收斂,急食酸收之,用酸補之。”中醫上講肺屬金,通氣于秋,肺氣盛于秋,所以此時應少吃辛味,宜適當增加酸味的食物,以幫助肝臟抵御過盛的肺氣。
酸味食物的代表是山楂,既能斂氣,又可開胃。
甘蔗粥
原料:
糯米100克,山楂100克,蓮子20克,葡萄干、桂花各適量。
做法:
1.將上述材料洗凈,葡萄干浸泡10分鐘,蓮子和糯米清水浸泡1小時以上,減少煮粥的時間。
2.糯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后轉中小火煮20分鐘,米黏稠后放入蓮子。
3.山楂去核切碎,倒入粥里煮化,放入山楂后容易糊底,所以要不時攪拌。
4.待粥煮好后,放入葡萄干,桂花調味即可。
這道粥口感甜酸,主材山楂是一種味道酸甜的水果,老少皆宜。山楂也可以入藥,《爾雅》中就有記載。在唐宋以前,人們不知道山楂的藥用,看見山中老鼠、猴子喜歡吃它,就稱它為“鼠楂” “猴楂”,后來古代醫藥學家發現山楂可以入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山楂有化飲食、消肉積、增酸開胃的功效。
山楂為什么能夠開胃呢?脾胃主運化,飲食不當的話,脾胃運化的能力就減低了,而山楂味酸、微溫,歸肝、脾、胃經。故能以酸味消導食物、健脾開胃。
山楂糯米粥早晚服用一次,有補腎肺、潤腸燥、消食積的功效,能用于治療肺虛咳嗽、氣喘、大便干結等癥,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經常食用,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貼心小叮嚀
有人覺得山楂做粥麻煩,直接吃生山楂,既省事又有味兒,《本草綱目》上講:“生食多,令人嘈煩易饑,損齒。”山楂只消不補,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如果脾虛沒有積食而用山楂的話,會使脾胃功能更加虛弱。
此外孕婦不要吃山楂粥,一般孕婦早期妊娠反應,喜歡選擇味道酸的水果,但不要選擇山楂,因為山楂有破血散瘀的作用,多食會刺激子宮收縮,可能誘發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