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能喝水,不能吃任何東西。明天晚上可以喝點米湯。”醫生一再囑咐我。我“噢噢”地應和,點頭。十二指腸出血,是該好好養養身子了。
第二天下午,我早早地用紫砂缽泡米,約一個小時,大火煮。半個小時后打開缽蓋,一鍋白米粥熬好了。
粥熬好了,安安剛放學回家,嗷嗷待哺似的,說,我喝粥,吃咸鴨蛋。
我喜歡大鍋粥和砂缽粥。
用新出的晚粳米煮粥為上佳。
其實,吃一碗粥,哪有這么講究呢?以前上初中,住校,食堂早餐只提供粥。說是粥,倒不如說是米湯,端在手上,可以照見人影。
我自小愛喝粥,尤其愛喝紅薯粥、黃粟米粥。20世紀90年代初,我去了廣東,才知道海鮮粥,我第一次喝,便喜歡上了。
今年五月中旬,紀錄片編導劉海燕來橫峰。海燕已經三年沒有吃米飯了,她吃雜糧粥。我知道吃雜糧對身體的好處。第一天吃雜糧粥很難受,口感和味道都不是我喜歡的,糙糙的,清湯寡水。吃雜糧粥這些時間,我明顯感覺新陳代謝順暢,精力充沛。
粥只是用餐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小菜。最難吃上的是上好的咸鴨蛋。粥也配其他主食,如饅頭,面包,花卷,小籠包。
事實上,我們所需的生活十分簡單,無須過于繁復冗雜,可以把生活的本源降低到一碗粥里,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