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十一年

【經(jīng)】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wèi)人、鄭人盟于惡曹[151]

【注釋】

[151]惡曹:衛(wèi)地,在今河南延津西南。ft

【譯文】

【經(jīng)】桓公十一年,春天,正月,齊國、衛(wèi)國、鄭國在惡曹結(jié)盟。

【經(jīng)】夏,五月,癸未[152],鄭伯寤生卒[153]

【注釋】

[152]癸未:為當(dāng)年五月的七日。

[153]鄭伯寤生:鄭國國君,名寤生,謚莊,即鄭莊公。ft

【譯文】

【經(jīng)】夏天,五月,癸未(初七)日,鄭莊公姬寤生去世。

【經(jīng)】秋,七月,葬鄭莊公。

【譯文】

【經(jīng)】秋天,七月,安葬鄭莊公。

【經(jīng)】九月,宋人執(zhí)鄭祭仲[154]

【傳】宋人者,宋公也[155]。其曰人,何也?貶之也。

【注釋】

[154]宋人執(zhí)鄭祭仲:在《左傳》里,本條經(jīng)文和后面兩條經(jīng)文是合并作一條經(jīng)文的。執(zhí),捕捉,拘捕。祭仲,鄭國卿大夫。

[155]宋公:宋莊公,子姓,名馮。ft

【譯文】

【經(jīng)】九月,宋國誘捕了鄭國大夫祭仲。

【傳】宋人,是宋國國君的意思。經(jīng)文說“人”,為什么呢?為了貶斥他的行為。

【經(jīng)】突歸于鄭[156]

【傳】曰突,賤之也。曰歸,易辭也[157]。祭仲易其事,權(quán)在祭仲也。死君難,臣道也。今立惡而黜正[158],惡祭仲也。

【注釋】

[156]突歸于鄭:鄭莊公死后,祭仲本立世子忽為國君,后來在宋國的威脅下,改立因謀殺祭仲失敗而在外流亡的公子突為國君,即鄭厲公。突,鄭國公子突,鄭莊公次子。歸,指祭仲將公子突從宋國帶回鄭國。

[157]易:輕視、輕慢的意思。

[158]立惡而黜正:公子忽是長子,且人品正,公子突是次子,人品惡,按禮應(yīng)當(dāng)立公子忽。ft

【譯文】

【經(jīng)】公子突回到鄭國。

【傳】稱“突”,是貶低他。說“歸”,是輕視的說法。祭仲改變了國君更替的事,因為國家大權(quán)在他一人手中。國君有難的時候為國君而死,是做臣下應(yīng)遵守的道義。現(xiàn)在祭仲立了不當(dāng)立為國君的人,廢除了應(yīng)當(dāng)立為國君的人,經(jīng)文這樣記載是為了表示對祭仲的厭惡。

【經(jīng)】鄭忽出奔衛(wèi)[159]

【傳】鄭忽者,世子忽也。其名,失國也。

【注釋】

[159]鄭忽:鄭莊公的嫡長子姬忽。ft

【譯文】

【經(jīng)】鄭國的忽跑到衛(wèi)國去了。

【傳】鄭忽,就是鄭國的太子姬忽。稱呼他的名字,因為他失去了國家。

【經(jīng)】柔會宋公、陳侯、蔡叔[160],盟于折[161]

【傳】柔者何?吾大夫之未命者也[162]

【注釋】

[160]柔:魯國大夫。宋公:宋莊公子馮。陳侯:陳哀公媯溺。蔡叔:蔡桓侯之弟,蔡國大夫。

[161]折:地名,不知今何地。

[162]未命:沒有分封任命。ft

【譯文】

【經(jīng)】柔和宋莊公、陳哀公、蔡桓侯之弟,在折地結(jié)盟。

【傳】柔是誰?是我們魯國尚未正式任命的大夫。

【經(jīng)】公會宋公于夫鐘[163]

【注釋】

[163]夫(fú)鐘:魯?shù)兀s在今山東汶上東北。鐘,《公羊傳》作“童”,“童”、“鐘”兩字可通假。ft

【譯文】

【經(jīng)】魯桓公和宋莊公在夫鐘會見。

【經(jīng)】冬,十有二月,公會宋公于闞[164]

【注釋】

[164]闞(kàn):魯?shù)兀?dāng)在今山東汶上西。ft

【譯文】

【經(jīng)】冬天,十二月,魯桓公和宋莊公在闞會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县市| 晋州市| 布拖县| 寿阳县| 手游| 平泉县| 沂南县| 高邑县| 吴桥县| 西平县| 合山市| 芮城县| 汾西县| 满洲里市| 辽宁省| 金山区| 洛阳市| 合肥市| 永修县| 高唐县| 林州市| 白沙| 北海市| 平舆县| 卢湾区| 山阴县| 故城县| 句容市| 天台县| 赤峰市| 灵川县| 繁峙县| 敖汉旗| 长沙市| 桐庐县| 施甸县| 谷城县| 重庆市| 淮北市| 沽源县|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