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拉米有機白皮書之嬰幼兒奶粉輔食篇
- 貝拉米
- 970字
- 2019-11-07 19:17:07
第四部分 隱形的殺手「農藥」洗得掉嗎?
在使用農藥滅蟲害的時候,人們所用藥物的毒性,噴撒的力度和覆蓋度,常常遠遠超過了必要的程度。農藥的濫用會導致難以扭轉的污染,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滴滴涕(DDT)是一種非常傳奇的農藥,它于 1874 年在實驗室內被合成出來,不過,直到 1939 年,它的殺蟲性能才被瑞士科學家米勒所發掘。戰場上對于殺蟲劑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滴滴涕成為一顆「明星」,不僅被用于殺滅蚊蟲,甚至直接被噴到士兵的身上用以殺滅跳蚤。因為滴滴涕作為殺蟲劑的杰出貢獻,米勒還在 1948 年榮獲了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
后來,《寂靜的春天》的作者卡遜通過調查和寫作揭露滴滴涕的毒性,讓這種傳奇農業走入了人們的視野,也讓人們對于農藥危害的關注越來越高。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滴滴涕在經過多年的濫用之后,昆蟲的耐藥性不斷提高,于是這款「神藥」居然也出現了藥力不濟的問題,終于在 20 世紀 70 年代有了新的替代品之后,各國紛紛開始禁用滴滴涕,它也逐漸退出了農藥市場11。后來,諾貝爾委員會還為米勒的獲獎而公開道歉,認為這是「恥辱」。
不過,這件事的余波并沒有散盡:其一,是國際衛生組織在十多年前又重新將滴滴涕請了回來,用于殺滅非洲部分地區難以控制的瘧疾,這也說明農藥本非惡魔,它的危害取決于施用者;其二,是滴滴涕給土地造成的污染仍然沒有消除。
我國在滴滴涕的使用方面,沒有趕上國際大潮流,不過,解放后遍地開花的小農藥廠,卻能夠很輕松地生產出六六六,畢竟它只需要用氯氣和苯在光照下就能合成12。這是一種典型的高毒高殘留農藥,雖然我們如今不必過于擔心它在蔬菜中的殘留,看起來有些遙遠,但它卻仍然扎根于我們腳下的土地中,就像定時炸彈一樣。
而有機農業會嚴格限制使用農藥或者除草劑。當不得不使用時,認證機構一般會有一個清單,提供可選擇的農藥或除草劑;在清單之外的農藥不得使用。一般情況下,有機農業只能使用一些天然的材料輔助農業生產,例如石灰石、石膏、草木灰等。
由于有機農業基本上不允許使用人工合成的農藥和化肥,所以對土壤的要求很高,包括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酸堿度和土壤有機質等13。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是保證土壤「鮮活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含大量有機質的土壤能夠為土壤微生物提供足夠的營養,以保證持續的利用土壤資源,所以有機農場主經常通過堆肥的方式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