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86評論第1章 做飯這件事兒
Ayawawa說:“比我聰明的沒我漂亮,比我漂亮的沒我聰明。”
George Carlin說:“開車比我慢的都是白癡,開車比我快的都是瘋子。”
我的朋友ibaby說:“做飯,我不行。吃飯,你不行。”
看來我們很有共同點嘛。
對于很多人來說,做飯是一件辛苦事,要不飯店的廚師怎么還能領薪水,應該讓他們倒貼錢才對。但是,也的確有很多人喜歡上了烹飪,把它當作了生活的一種樂趣。在我們枯燥無聊的生活里,做飯可是個充滿了創造性和成就感的活動呢。
但是有好多剛剛脫離父母或者學校的單身漢,不會這么認為。做飯這件事本來是人越多越有興頭的。吃的人多并不會多花多少時間,做出來的菜卻能有更多的人欣賞。一個人獨居呢,填飽肚子就行,能省事就省事,總惦記著去外面買現成的,或者煮方便面之類的快捷食品。一個人生活,有必要自己做飯嗎?
和外出吃飯相比,自己做飯能省出大量的錢。就算是買昂貴的原材料,自己做飯的成本,也只能是飯館菜價的幾分之一。并且外面的飯菜大都油大鹽多,有些為了省錢省事,飯菜還不衛生,甚至有毒。自己做飯能保證吃到的是最高級的原料,到了外面飯館的手里,除了味道之外,就沒什么能保證的了。
作為普通老百姓,做飯也是一個必備的技能。在找到異性伴侶,乃至共同生活的時候,總會有要為全家做飯的時候。與其那時拿全家的胃口開練,還不如自己先冒著吃恐怖食物的風險偷偷把廚藝練好。再者,雖然廚藝沒有相貌財產那么吸引人,但是能把廚房搭理井井有條的人,肯定能給異性乃至他(她)留下個勤快手巧的好印象。更重要的是,相貌財產并不是說有就有,而廚藝花一點時間就能夠掌握。
不要害怕一個人做飯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麻煩。有的菜肴制作過程繁瑣,但也有很多步驟簡單,制作一次可以存起來吃上好幾頓的美食。本書中介紹的不少菜譜都簡單易做,做起來一點也不麻煩。
也不用擔心你從來沒學習過做飯的技巧。就像吃飯是人的基本技能一樣,把食物弄熟也是每個人都可以具備的能力,只要稍加練習,你就能掌握大部分的家常菜。本書的菜譜按照不同類別的技巧循序漸進的安排,在一開始,您只要會切菜,就可以做出好吃的菜肴來了。
讓你的廚房變成美食工廠
在正式開始做飯之前,你的廚房需要準備一些基本的設備,絕大部分都可以在超市里買的到。我們需要的東西都是廚房最基本的設備,如果你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廚房和基本的調料,這一章可以先跳過去不看啦。
檢閱你的廚房設備
在開始做飯之前,首要的事情是熟悉您的工作環境,查看一下廚房里到底都有哪些設備。
最基本的,一般的廚房都會配備一套燃氣灶和抽油煙機。而且新一點的灶臺都是自動打火的既安全又方便。用煤氣灶只需要注意一點,就是煤氣灶和煤氣管道之間連接的那個膠皮管用一兩年就需要更換,注意膠皮管老化破裂,或者是接口處松動。您可以化一些肥皂水抹在接口處,有氣泡產生就是漏氣了,要立刻掛上煤氣的總閥門,自己更換或者報修,這一點萬萬馬虎不得。
如果有的廚房沒有煤氣灶,那么買一個電磁爐也完全勝任各種菜肴的烹制。電磁爐攜帶和使用都很方便,又沒有漏氣的危險。可以買個價錢比較貴的名牌,用起來放心一些。電飯煲用著是很方便,不要猶豫了,買一個吧。
鍋碗瓢盆之類的廚具購買的選擇是,盡量不買帶涂料的。鍋就是純鐵的,不要不粘鍋。碗碟就是瓷的,接觸食物的部分不要有繪制的花紋。所有的器具都不要用鋁的,這些都是為了保證食物的安全。如果只是剛學做飯的話,可以只買一個帶蓋的炒鍋就足夠了。這個鍋可以炒菜、可以煎炸、可以烤、可以煮,買一個配套的鐵架子放鍋里還能蒸。基本上能滿足所有烹飪的需要。
你還需要購買兩個切菜板和兩把菜刀。這兩套要做上標記,一套用來處理生食,一套處理熟食,不能混合使用,避免生熟食之間互相污染。
你還需要買一大桶油,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保存。買一個小油壺,一次倒一些來用。
調料里,有一些是你肯定要用上的。鹽、糖、醋、醬油、麻油(香油)、生粉(團粉),這些在做飯前都應該買好。還有一些則是根據自己的口味酌情購買,比如胡椒粉、孜然、花椒、八角(大料)之類。去超市的調味品區慢慢瀏覽,可以想起好多來的。
這么一套設備就算全部添購,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外面飯菜的價格那么昂貴,做幾頓飯,這錢就掙回來了。
食物的采購
食物采購的原則,基本上是越天然的越好,新鮮的比冷凍的好,更比袋裝的好。原料比半成品好,更比可以直接吃的熟食好。如果非要選擇袋裝食品,那就盡量選保質期短的。除了用保鮮膜包裝的無公害蔬菜外,無論是超市還是農貿市場,蔬菜的價格都不是很貴。去攤販上買菜的時候,不要買街邊的,而是買市場里面的,一般里面的都比較物美價廉——地利不好,只能靠物美價廉來吸引顧客了。想買便宜貨的話,很多超市有打折活動,有的超市早晨起來的菜很便宜,不過我估計你不會愿意為了省幾毛錢和一群奶奶們搶菜。在晚飯后,農貿市場里也會有一些攤販賣便宜菜。他們急著回家,買菜的也都是時間充足的中老年人,而不是急著買去做飯不在乎菜價的年輕人。因而這時候的蔬菜常常很便宜,有時是論堆論把賣的。
肉類沒有別的推薦,去大品牌的連鎖店,和大超市買吧。這個東西一定要保證來源安全。雞肉可以考慮直接買雞大胸。雖然雞小胸更好吃,但是雞大胸價格便宜,也沒有骨頭。一塊雞大胸可以做一到兩個菜。買海鮮最好不要選擇攤販,據說為了保證水產新鮮,有的不良商販會放添加劑。我想還是超市里放心一點吧。
買各種經過加工的食品的時候,個人覺得,越簡單越原始的越好。有很多加工食品為了吸引顧客,強調它的營養功效。比如掛面就有蔬菜掛面之類,乍一看這產品挺好,綠綠的很好看,味道不同了還有營養功效,蔬菜多有營養啊。但轉念一想,那么一大把掛面,充其量含有多少蔬菜?還不如你吃飯的時候多吃幾口青菜營養來的多吧?價格卻要更貴很多。再者這些功能性產品增加了食物加工的難度,使用穩定劑等添加劑的可能性變得更大,實在是得不償失。網上有一個介紹保健品的帖子很有趣。說某提取自西紅柿的營養品本身工藝那是沒的說,在工廠里,西紅柿的皮和肉被嚴格的剝離開,皮上不帶一點肉,肉上也不帶一點皮,然后分別從皮和肉里提取營養素,做成了不同的營養品,定上高價賣給你。然后該公司的專業營養師會建議你一起服用,效果更佳。于是恭喜你,“你花幾百塊,讓失散了多年的果皮和果肉團聚在一起”。個人看來,很多所謂有特殊功效的產品,如果是取材于日常食物,不如直接去買該食物吃,效果也許會更好。
其實一些傳統觀念里的名貴食品也一樣。比如燕窩魚翅熊掌人參這類,這類食品名貴的直接原因肯定是因為它們不容易獲取。然而越不容易獲取的東西的營養價值就越高嗎?那這樣的話還不如去吃鉆石。難不成人類進化了這么多年,在大自然出產的那么多食物里,偏偏是平時吃不到的東西才對身體最好嗎?就算從概率上說,咱們平時吃到的食物里,也應該有很多不比那些名貴食品差才對。
食物的儲備
很少有年輕人能每天現買菜現做。為了方便,一般人都是一次買很多的菜肉,儲存起來。
葉子類的蔬菜,放到冰箱的蔬菜盒里就行。但存放時間也不應該超過一個禮拜。胡蘿卜、土豆這樣塊莖類的蔬菜,放在干燥避光的陰涼處就可以。
雞蛋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就行。
肉類買回來后,按照每頓吃的量切成小塊,用保鮮膜放在冰盒里,吃的時候拿一個出來化凍。如果想加快化凍的速度,可以泡在清水里,或者用微波爐的化凍功能。保存肉餡的時候,可以把包好的肉餡壓成肉餅再放到冰盒里。這樣化凍的時候,肉餡和外界的接觸面比較大。如果是一團的話,外面的化了里面的還在凍著。
有一些干燥的食物,只要注意密封,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可以多買一些這樣的食物留著。比如掛面、干木耳、干香菇、蝦米(海米)、粉絲。這些菜在制作前大都需要浸泡,變軟了才可以吃。
養成良好的做飯習慣
在整個做飯期間要注意的就是,所有的器具都要生熟分開。為此您最少需要準備兩個菜板和兩把菜刀,并把它們分開存放。切生食用的菜刀和案板要和餐具分開,最好每次使用過后都用清潔劑清洗。這樣做是避免生食中的細菌,會污染熟食餐具。不用擔心這會給你帶來多少麻煩,只要頭幾次注意,很快就可以養成習慣的。
有一些頓煮菜需要在火上燒很長的時間,當然不能一直守著了,這時可以去做別的事情。但是千萬不要把這事兒忘了。隔三差五的要去查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干鍋,或者有別的問題。如果怕自己忘了,可以定一個鬧鐘提醒自己。
合理的安排步驟,可以節約很多的時間。比如為了去除蔬菜表面的農藥,我們在做菜之前,可以把蔬菜放到鹽水里浸泡一段時間。很多肉類在制作前也需要用腌制一會。我們在做飯的時候就可以先把這些需要浸泡腌制的食物泡上,再去做別的工作。等到別的工作做好了,菜也浸泡好了。
做飯常常會把廚房搞的一團亂,到處是水和食物的碎屑。如果你想讓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或者給別人留下干凈利落的印象,那么就要養成邊做飯邊收拾的好習慣。廚房里要有幾個臟凈程度不同的抹布,每在廚房弄臟一點,就隨手擦干凈。這樣做好飯后,廚房還是整潔的,也省的再收拾廚房的麻煩。炒菜的時候炒鍋會向周圍濺,你自己要帶上圍裙,還可以在炒鍋的旁邊鋪一些硬紙,省的把灶臺弄臟。但是一定要小心避免引火,特別是沾了油的紙,更容易著火。
刀俎生花
做一盤好吃的菜肴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難,甚至只用學會刀切,不用點火加熱,就可以制作出很多精致好吃的美食來。我們的烹飪之路從涼拌菜開始吧。
廚房刀法
別怕,把菜刀拿起來。切菜的基本姿勢,是左手按住食物,右手拿菜刀切(如果你是左撇子,就反過來)。危險的地方在于按食物的左手可能被刀切上。所以左手不能伸出手指頭來按著,而是要把手指頭蜷起來,用最末一節手指的背部按住食物,這樣手指關節就會彈出來,和菜刀的距離最近。用這個關節頂住菜刀,這樣只要菜刀不高高舉起,就怎么也切不著手指了。說起來復雜,實際上做出這個動作很容易。而且這動作只是一個原則,您可以變成任何姿勢,只要保證能用關節頂住刀就行了。這個動作難點在于,剛剛嘗試的人可能會覺得用手指背壓不住食物。練習一陣,努力克服想要伸出手指按食物的欲望,很快就能掌握這個技巧的。
各種蘿卜、黃瓜、土豆、蘋果這些是最好切的,可以優先用來練習刀法。胡蘿卜除外,因為太硬。如果食物堅韌難切的話,落刀的時候不要垂直下來,而是稍稍向前傾,切下向后拉。要是再難切,還可以前后推拉,鋸它,還就不信弄不斷它了。還有一種切法叫作滾刀塊。就是一邊切一邊滾動食物,這樣切出來的塊是不規則形狀了。沒什么特別的用意,就是讓食物好看點。
至于切的角度,原則是,先把圓形的食物切兩半,把平的那面放在案板上。然后由片到條,由條到塊。小一點的就是片到絲,絲到丁,意思是一樣的。剛上手的時候誰也切不好,沒關系,切菜的根本目的是讓食物易于烹飪和入味,能切小了就好,不非得有多好看。切菜就要抱著菜做好了反正要被吃掉的信念,好看不好看都無所謂了。
另外,還有一些切菜的技巧。洋蔥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你切它,它會冒出辛辣的氣體來辣你的眼睛,切的時間越長,辣的就越厲害。你可以把洋蔥放到水下去切,就不會辣了。
鮮肉比較軟,不太容易切的太細,把肉凍到半硬的程度,就容易切了。也就是說,用凍肉做菜的時候,肉沒完全化開就可以切了。有一句俗話叫“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就是說切牛羊肉的時候,要垂直于肉的紋理切,這樣切出來的肉容易熟。切豬肉的時候則要順著紋理切,雞肉則是斜著切。雞大胸是一片一片的,經常厚薄不均勻。在切之前,你可以先用搟面杖或者菜刀把肉壓一壓,壓到均勻再切,塊就更整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