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領導者做任何事,都要學會在直覺和理性之間自如切換
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放空自己,處理問題會更得體
“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是什么意思?我們在與世界萬物溝通的時候,如果可以保持一種沒有先入為主的、虛空的思想狀態,就能體會出道在萬物運行中的奧妙。另外,也要從自己的角度,保持自己的思想,保留自己的欲念,來觀察世界運行的規律。
不要小瞧這句簡單的話,老子在這里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大智慧。他告訴大家,觀察萬事萬物的時候,一方面要放下自己的學識、欲望、念想,清空自己,去觀察事物,體會事物運行的奧秘;另一方面還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帶著自己的思想去觀察世界。從這些角度和位置來分析問題,才可能會有更新的思想迸發出來。
比如說,一個公司的兩個部門發生了爭執,您作為領導,要怎么處理?一方面,要放空自己,不帶任何主觀色彩地、公平地看待這件事情;另一方面,還要想到,您是領導者,可能會更了解兩個部門間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當您有更深入的分析時,處理問題的方式可能就更得體。
所以,一定要學會在兩者之間來回切換。在這兩者之間切換好了,您處理問題才會更得體。
學會理性分析,就是給自己上雙重保險
老子講的其實不僅如此,他的話還有更深一層的道理。他認為,遇到一件事,我們可以憑這種特別虛空的狀態,憑直覺,去感知這個事物的本質。另外,還要學會理性分析。
何謂理性分析?就是根據現有的條件,比如自己處于什么位置、周圍的事物處于什么狀態等,來分析推論,得出結論。
有人問,是直覺準,還是理性分析準啊?比如您去買一所房子,這房子感覺怎么樣,這地方氣場怎么樣,另外再理性分析怎么樣,哪個準?兩者都會準的。
所以,我們要學會在直覺和理性分析之間來回切換,學會有所取舍,學會把它交織起來一起分析一個問題,這是一種智慧。
舉個例子,我在學校講課,因為下午兩點上課,中午能睡半個小時左右,而這半個小時很容易睡過,但是我長期講課練就了一個本事,憑著本能,就躺那兒,沒上鬧鐘,基本上不到兩點就能醒,大多數時候都是很準的。因為這是憑自己的一種本能、直覺在體察,在跟這個世界溝通。
在我們身邊,很多人的這種直覺反應已經被訓練得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尤其是好多了不起的人的直覺都非常敏銳。
比如說孫正義,他是阿里巴巴的投資者,據說他看馬云,不到一分鐘,就決定這個人可以信賴,將來必有成就。馬云覺得很奇怪,他是憑什么判斷的?其實就是因為孫正義在長期的投資過程中,不斷地去判斷一個人,最后練出來一種直覺,憑直覺就能判斷這個人未來會做得怎么樣。
所以他投資的馬云的阿里巴巴成功了。孫正義一共投資了八百多家公司,有七百多家成功了。我認為這與他長期訓練判斷一個企業的素質,憑直覺分析這個企業和企業家未來的發展狀況有關。
但我們還是要做雙重保險。比如,盡管我知道自己的直覺非常準,通常能在兩點鐘前醒來,走到教室正好上課,但是我每次還是要設置好鬧鈴,就是為了在極個別的我真的睡過了的時候,能把我叫醒。這就是我通過理性分析后給自己加上的一重保險,像這樣把直覺和理性分析放到一起,就能變成雙重保險。
總的來說,老子講了兩個智慧:
一、我們要放空自己,學會體察事物的本質,學會跳出原有的思維來看問題。
二、我們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生活,周圍的條件都是構成我們生命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所以我們也要通過自己的理智和客觀條件來分析、掌握事物運行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