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嘯山莊(譯文名著典藏)
- (英)艾米莉·勃朗特
- 1142字
- 2019-06-26 16:41:28
希望在人間
論《呼嘯山莊》
1847年,勃朗特姐妹:夏洛蒂(1816—1855)和艾米莉(1818—1848)化名出版了兩部不同尋常的小說《簡·愛》和《呼嘯山莊》,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是出于兩個沒有見過多大世面的青年婦女的手筆(她們采用兩個男性化的名字:Currer Bell, Ellis Bell做筆名)。親姐妹的兩部杰作問世之后,命運大不相同。《簡·愛》立即受到熱情的歡呼,使作者一夜之間成了名。可是《呼嘯山莊》一開始就遭到評論界猛烈譴責,其中有一些說得非常刻薄:“是哪一個人寫出這樣一部作品來,他怎么寫了十來章居然沒有自殺?”(1848)有人又這樣嘲弄:這部“恐怖的、可怕的、令人作嘔的小說,應該改名為《枯萎山莊》(Withering Heights)才對。”(1848)
將近半個世紀,《呼嘯山莊》一直不為世人所理解,除了個別有見地的評家外,都認為這部小說的作者比她的姐姐差遠了。就連她的姐姐對于艾米莉的非凡天才也不能說已有充分的理解。1850年,她妹妹去世之后的第二年,她為《呼嘯山莊》第二版寫序,為妹妹辯護,可是語氣之中帶著歉意:這是一部粗糙的不太成熟的作品,要是天假以年,作者是能寫出更好更成熟的作品來的:
假使她活著,她的思想自會像一株壯實的樹木一樣成長起來,長得更高更挺拔,更加枝繁葉茂,結出成熟了的更香甜、更紅潤的果實。
在當時的文藝領域中,艾米莉遠遠地走在人們的前面。直到將近半個世紀以后,才有人認為:“在十九世紀,《呼嘯山莊》是一位女作家所能寫出的最好的散文詩。”(1891)在二十世紀初,有人開始提出:艾米莉的天才比夏洛蒂更高(1903),艾米莉·勃朗特“是三姐妹中最偉大的天才”(1904)。
進入二十世紀(尤其在三十年代以后),艾米莉的聲譽蒸蒸日上,評論文章大量涌現,而夏洛蒂的光彩卻相對地顯得有些暗淡了。研究勃朗特姐妹的學者克倫潑在他的專著中這樣提出:“目前占主導的(雖然不是一致的)意見,認為艾米莉·勃朗特比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更偉大的女作家,《呼嘯山莊》比《簡·愛》是一部更偉大的小說。”(1982)
我個人認為,《呼嘯山莊》的確是一部天才之作,足以和莎士比亞的偉大的戲劇前后輝映。不過目前的問題不在于爭論艾米莉在英國文學史上該占怎樣一個地位,而是究竟該怎樣去認識她的這一作品:這是說,問題不在于給予多高的評價,更重要的是怎樣去深入理解。
就像逗留在“蒙娜·麗莎”嘴角邊的神秘的微笑,《呼嘯山莊》也顯示了一種永久的藝術魅力,緊緊包藏在書中的是怎么一個信息呢?這似乎也是一個猜不透的(至少是不那么容易猜透的)謎啊,因此贏得了不少的西方學者去琢磨它、解釋它;無論小說的結構、人物形象、敘述技巧,小說和女作家的詩歌的血緣關系,和德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淵源關系,以及作品的主題、風格、意象、夢幻的運用、象征主義,等等,一一都成為西方學者鉆研的對象。真是眾說紛紜,層出不窮,形成了“艾米莉熱”。這里想提出我個人對這部杰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