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人都能學會的訓練動作
關于訓練動作,你知道的可能是錯的
我們先講一些理念,理念有時候比具體知識更重要。我們反復說,理念是方向,具體知識是車,車再好,如果駛錯了方向,也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甚至有可能開進坑里。
關于訓練動作,很多人都有個誤區,認為每個訓練動作都有一個絕對正確的“標準”。增肌訓練不是舞蹈,不是武術,所謂唯一的絕對的標準動作,其實是不存在的。
書也好,培訓老師也好,或者訓練老手也好,都喜歡告訴你,你這樣練不對,應該那樣練,手應該放這里,腳應該放那里,等等。
訓練動作的規范肯定是有的,而且很重要,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守一個范本呢?不是。
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不一樣,如同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我們的骨骼、肌肉、結締組織的形態,其實都是千差萬別的,甚至差異很大。
所以,真正安全有效的動作,還是要配合具體的個人身體形態。同樣一個動作,可能具體到每個人,“標準”就不太一樣了。
也就是說,標準動作是有的,但這個“標準”是相對的標準,是有一定正確區間的標準,允許根據個人的情況做一些相應調整。很多訓練動作做一些變形處理之后,不能說錯了,而是訓練的側重產生了一些差別。
絕對的標準動作不存在。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應該注意動作規范,這是絕對沒錯的事。但是不能教條,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做適當調整。
【劃重點】
增肌訓練沒有絕對的標準動作。
舉個真實的例子。我認識一個人,因為肩峰類型的原因,肩峰下空間先天就比較小。通俗地說,他的骨頭長得比較特殊(這種特殊在人群中比例也不算小)。他用側平舉動作練肩,聽說做標準動作時要有一個“倒水”的感覺,上臂內旋,拳眼向下指。他也照做,久而久之把肩膀弄傷了,現在胳膊都抬不了特別高。這就是因為他本身的骨骼形態特征不適合這樣練。
還是那句話,訓練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做,不能太教條。
另外,現在不管是培訓也好,所謂老手的“諄諄教誨”也好,存在一種不好的風氣,就是喜歡化簡為繁。我們知道,肌肉的構成是很復雜的,想要把本來就復雜的運動解剖講復雜非常容易,反而提煉精華、關注根本,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比較難。很多人喜歡盡可能復雜化運動解剖,實在是有故弄玄虛的嫌疑。
對于增肌訓練,太復雜的運動解剖我們真的都能用得上嗎?這個地方還要打個問號。有的時候,真的是夠了就好,多了反而容易把人弄迷糊。
所以我建議大家在學習運動解剖知識的時候,要遵循從簡到繁的基本學習原理,先從主干知識開始把握。很多小肌肉復雜的解剖,不用太糾結,我建議,甚至可以刻意地避免過多接觸。
另外還要強調一件事,增肌訓練是“外行看動作,內行看要素”。過分重視訓練動作,說明你還沒入門。所以本書講訓練動作目的是,把握基本動作、精華動作,并且通過動作幫助你理解肌肉的基礎運動解剖。這樣你以后再學新動作,甚至自己安排動作,就能得心應手了。
所以我們不追求動作的數量,不會羅列很多訓練動作來取悅讀者,每一個動作都是精挑細選的,是最有必要掌握的,這也是我認為最好的傳授知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