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藝術理論:分析美學導引
- 劉悅笛
- 534字
- 2019-09-06 18:09:00
第一章 藝術到底是什么?
藝術到底是什么?這就像柏拉圖終得結論說—“美是難的”[1],并不是說美的創造與接受是難的,而是說反思“美是什么”是難的。藝術亦然!“藝術是什么”這個謎題,西方人自古希臘時代始追問了兩千多年了,何其難也?!極端唯名論者認為,藝術不過是個名詞或概念而已,柏拉圖認為畫家所畫之床,乃是對床的理念之“模仿的模仿”;唯實論則認為,藝術是概念之下的那些實在,亞里士多德就認為共相不離個物,西方思想家在這種“主客二分”構架內糾結不已。沒想到,“藝術是什么”的問題,被一直追問到了當下的21世紀初葉,始終沒有完結。
與此同時,那屢被宣稱死亡而并未“終極”的藝術,卻一直按照自己的變化軌跡在綿延下去。其實,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之主流“藝術定義”(Definition of Art),你可以歸屬之,也可以否定之,但你無法超出自身的時代。即使你根本就不贊同給藝術下定義,但毫無疑問,你內心仍有對藝術的某種基本界定,由此,你才能確定何為藝術、何為非藝術,哪些是好藝術、哪些是壞藝術。無論哪個時代,確定藝術定義的信息,都基本上來自兩個源泉:“(1)某個時代藝術理論家們為藝術所制定的理論;(2)同一時代藝術家們對藝術的看法”,[2]大概不外乎此。那么,當代藝術理論家與當代藝術家們,究竟是如何給藝術下定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