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美學是什么
  • 周憲
  • 978字
  • 2019-12-20 17:14:57

風景一 伊斯特惕克

(美學的)對象就是廣大的美的領域,說得更精確一點,它的范圍就是藝術,或則毋寧說,就是美的藝術。

對于這種對象,“伊斯特惕克”(Aesthetik)這個名稱實在是不完全恰當的,因為“伊斯特惕克”的比較精確的意義是研究感覺和情感的科學。就是取這個意義,美學在沃爾夫學派之中,才開始成為一種新的科學,或則毋寧說,哲學的一個部門;在當時德國,人們通常從藝術作品所引起的愉快、驚贊、恐懼、哀憐之類情感去看藝術作品。……我們的這門科學的正當名稱卻是“藝術哲學”,或則更確切一點,“美的藝術的哲學”。

——黑格爾《美學》(第一卷)

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edrich Hegel, 1770—1831),德國哲學家和美學家,著有:《精神現象學》、《哲學史講演錄》、《美學》等。他的美學思想是德國古典美學的集大成,對現代美學有深刻影響。

走入“帶風景的房間”,推開第一扇窗戶,美學風景的一角呈現出來。我們一邊欣賞美學風景,一邊開始談論眼前所見。

美學這個概念,對應的西語是Aesthetics(音譯“伊斯特惕卡”或“伊斯特惕克”)。漢語中的美學概念,據說是根據日語的翻譯而來的。說到美學,人們的常識理解是美學乃“關于美的學問”。這種常識性的理解沒錯,但又不完全正確。

思考和談論伊斯特惕克,從哪里開始呢?這就等于問,該如何欣賞美學風景呢?

中國古典繪畫有一種散點透視的觀念,不同于西方繪畫的焦點透視,古人把這種不斷游移變動的透視法則概括為“三遠”法。宋代大畫家郭熙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所謂“三遠”,不過是三種觀景的不同方式而已。看山如此,看美學風景恐怕有更多的觀法。

一種觀法是順著歷史的線索瀏覽,追根溯源地探尋美學起源,然后將其歷史嬗變一一道來。不消說,這是一種美學史的視野。另一種觀看方式是從美學最基本問題入手,比如從“什么是美”這個千古難題開始,進而連帶出一系列美學的基本命題和范疇,最終建構起一個美學理論的邏輯體系。顯然,這是一種邏輯的推演和審視。第三種看法是把目光集中在常見的美學現象上,然后由現象進入本質,由具體上升到抽象,步步遞進,深入到美學的勝景。這三種方法各有所長,不妨兼容并包,將三種方法結合起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開始海闊天空地談論宏大歷史或抽象命題,不免云里霧里。那么,就讓我們從具體的美學現象聊起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黄骅市| 屏东县| 怀宁县| 杂多县| 河源市| 兴和县| 旺苍县| 武功县| 天等县| 乌苏市| 淮南市| 永新县| 桑日县| 阿荣旗| 普定县| 洱源县| 独山县| 临汾市| 保山市| 崇州市| 定边县| 南木林县| 潞西市| 屏边| 灵川县| 揭阳市| 桂东县| 九江县| 涞水县| 保靖县| 正阳县| 陆良县| 毕节市| 贵州省| 阳谷县| 永寿县| 彭山县| 盐池县| 河北区| 新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