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型問題:一切為了改變現狀
工作現狀小檢查
你在工作中是否遇到過以下情況?如果有,請在括號里打“√”。每空1分,總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說明你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越多;反之則說明你有良好的工作習慣。

處理追求理想型問題的關鍵
追求理想型問題就算暫時擱置也沒有什么壞處,但對希望更上一層樓的人來說,是不容回避的。不良狀態的本質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通過努力奮斗來彌補這個落差,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
不過,在處理此類問題時,你應該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真的愿意為理想付出心血。因為追求理想型問題即使長期擱置,也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困擾。你只是一直在維持現狀而已。如果沒有價值觀、興趣愛好等因素提供動力,大部分人會放棄自己的理想。此外,假如追求理想的成本較高,人們往往會放棄追夢,或者降低自己理想的標準。
實踐理想離不開做規劃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通常與當事人的能力、價值觀、立場、時間等因素有關。按照明確的規劃腳踏實地地努力,是消除這個落差的不二法門。這個規劃通常包括以下四個要素:
1.設定完成目標的期限
沒有限定期限的規劃都是一紙空文,因為你可以把問題永遠留給“明天”。設定目標期限要切合實際,不能過于短促,也不能過于寬松,應該讓人留有充足的工作時間但又帶有一定的緊迫感。
2.列出實現理想的必要條件
需要什么樣的能力,需要多少資金,需要什么樣的平臺,需要哪些幫手,等等,這些條件都是你實現理想的資本。缺失的條件就是你奮斗路上的阻礙。
3.學習必備的技術和知識
這是你實現理想的智力資本。假如知識結構存在短板,你就要考慮抽出足夠的時間去進修。
4.制訂具體的實施計劃
用時間軸來串聯實現理想必備的條件和知識技術,把積累條件和學習知識的過程分解為一個個小任務,按照合理步驟進行排序。按計劃逐步完成一個個小任務,積少成多實現最終的大目標。
初學者常見的瓶頸
以下是剛開始學習麥肯錫工作思維的人可能遇到的瓶頸,請對照一下自己存在哪種問題。如果沒有,恭喜你;如果有,請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有針對性的改進辦法。

經驗加油站
麥肯錫專家有話說
無論你是否設定了理想形象,請注意不要混淆了“實現最終價值”與“追求理想”。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舉例來說,在個人層面上,某人為了達到增進健康的目的,將購買理想的健身器材當作手段。但有一天,他發現自己把購買器材當成了目的。因為他買了很多健身器材,卻很少使用它們。在追求理想之際,必須時常自省最終想要實現的價值和目的是什么,否則很容易將手段與目的搞混淆了。
——高杉尚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