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購中的成交技巧與拒絕處理
- 陸冰
- 2075字
- 2019-02-21 11:27:43
介紹產品之前,先問清顧客的需要
課前思考
1.顧客嘴上說不要的時候,是真的不想買嗎?
2.能不能直接向顧客介紹當前主推產品?
一、自我檢查
你在導購工作中是否存在以下情況?如果有的話,請在()里打“√”。每空1分,總分最高5分,最低0分。得分較高,說明你的職業(yè)素養(yǎng)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反之,則說明你具備較為良好的工作習慣。

二、常見的顧客消費心理
導購員千萬不要以己度人,以為所有的人都會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挑選產品。顧客的消費心理決定了其言行模式和購物需求。在不同消費心理的驅動下,顧客選擇產品的標準往往大相徑庭。導購員如果弄錯了顧客的消費心理,就會錯誤地推薦人家根本不感興趣的產品,讓整個溝通過程充滿尷尬。以下是10種常見的顧客消費心理:
1.求實心理
以求實心理為指導思想的顧客是典型的實用主義者,他們看重的是產品最基本的功效。技術性能優(yōu)異,結實耐用易維護,只要滿足這兩項需求,產品的外觀、價格、品牌都不是問題。
這類顧客基本上不關心時尚產品,只挑好用稱手的東西。除非時尚產品恰好滿足其實用需求。導購員千萬不要向他們推薦華而不實的產品。
2.求美心理
懷有求美心理的顧客對審美要求比較高,優(yōu)先關注產品的包裝、造型、顏色是否符合自己的美學價值,然后再考慮產品的價格、性能、質量和售后服務。
他們堅決不買不夠美的東西,價格折扣和贈品活動也改變不了這點。所以,導購員在推薦產品時應該突出“審美”這個關鍵詞。先問清客戶的喜好再推薦,并多多稱贊他們的審美品位。
3.求廉心理
求廉心理指的是以價格劃算為購物的第一考慮因素。這類顧客在挑選功能大體接近的同類產品時,必定會選擇價格最低的那種。如果是買同一種產品,就會挑有打折、特價、大拍賣等優(yōu)惠活動的日子再來買。
他們也許經濟承受能力較弱,也可能只是純粹的節(jié)儉。無論哪種情況,購物支出最小化是其核心需求??傊?,導購員在向這類顧客推薦產品時應該重點強調價格上的優(yōu)勢。
4.求名心理
有的顧客購買產品的目的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這就是求名心理。這類顧客的購買能力通常比較強,對產品的品質和售后服務質量要求極高。高檔品牌產品,特別是限量款的高檔品牌產品是他們追逐的對象。
導購員如果有這樣的產品,可以向顧客著重強調該產品的“稀缺性”。產品的品牌知名度越高,購買機會越難得,越能吸引他們出手。
5.方便心理
有些顧客買東西就是為了省時省力,使用越方便的產品越會受到青睞。比如,“傻瓜式操作”的智能化產品,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簡單小巧的多功能用品,都能滿足他們尋求方便的消費心理。
導購員不宜向這類顧客推薦那些操作復雜的產品,應該幫他們挑選使用和購買都方便的產品。而且在交易時應該采取最便捷的支付方式,讓他們覺得輕松。
6.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一種典型的沖動消費心理。顧客為了跟別人一比高低而購物,追求的是產品的新穎度和時尚程度。他們不太考慮產品的實用性、耐久性、技術性能以及價格。無論自己經濟能力如何,這類顧客都特別舍得花錢。
導購員若是對時尚產品缺乏足夠的了解,就很難說服他們買東西。所以先得熟記相關產品知識,在導購時強調買這種產品很有面子。
7.從眾心理
很多顧客并不是特別清楚自己的實際需求,經常處于跟風消費狀態(tài)。市場上流行什么東西,他們就跟著買什么東西,唯恐落后于人,淪為“不識貨的異類”。
當流行產品不再流行時,他們就會將其棄之如敝屣。這類顧客只是在隨大流,認為周圍的人都買的東西一定不會錯。但抱有從眾心理的人都是這樣想的,難免會出現看走眼的情況。導購員在接待這類顧客時,要注意觀察顧客是否真的需要這款產品。
8.保障心理
以保障心理為指導思想的顧客,最怕的就是產品出問題。他們希望看到商家提供貼心的售后保障、詳細的產品說明書以及權威資格認證憑據。最能吸引這類顧客的關鍵詞是“免費維修”“×年保修”“免費退換貨”。導購員可以利用這一點來促成交易。
9.尊重心理
有些顧客最在意的是自己在購物時有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換言之,他們購物的主要標準不是產品本身如何,而是導購員怎樣對待自己。如果導購員服務態(tài)度很差,對顧客不敬,再好的產品也會被他們斷然拒絕。相反,導購員真誠為他們服務時,他們就會感覺盛情難卻,容忍產品在質量、價格方面的瑕疵。
10.獵奇心理
有些顧客喜歡追求新奇的產品。只要設計理念、技術性能、造型外觀等方面有新奇之處,他們就會搶著購買。這類顧客就是喜歡尋求新的刺激,希望能買到別人買不到的東西。導購員可以在推薦產品時重點突出其新奇之處,充分滿足顧客的獵奇心理。
上述消費心理反映了顧客真正的需求??傊?,導購員不要急于介紹產品,應該先了解顧客的需求,找出對應的消費心理。這樣才能讓產品展示過程更合顧客心意,為促成交易打下良好的基礎。
專家小科普
某個導購員將商品介紹得完美無缺,并且告訴顧客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不但價格便宜還會送禮品。顧客一時受不了誘惑,買了一件實際上并不實用的商品。這種帶給顧客痛苦的購物經歷就像一根刺,每當顧客走進專柜買東西,這根刺就會跑出來,提醒他記住之前的教訓。在這種情況下,顧客就會對導購員表現得很冷漠,不愿意回答導購員的問題。
海爾優(yōu)秀導購員 李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