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生活是撲克,不是象棋

皮特·卡羅爾和事后諸葛亮

“超級碗”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決定之一發生在2015年第49屆超級碗賽事的最后幾秒鐘。在距離比賽結束還有26秒、雙方比分差4分時,落后的西雅圖海鷹隊的二次10碼(約9.1米)進攻正要沖過新英格蘭愛國者的1碼(約0.9米)線。此時大家都期待著海鷹隊主教練皮特·卡羅爾(Pete Carroll)指示將球遞傳給跑衛馬肖恩·林奇(Marshawn Lynch)。大家當然會有此期待,因為林奇距離球門是如此之近,并且他又是NFL(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最好的跑衛之一。

誰知,卡羅爾竟然示意四分衛拉塞爾·威爾遜(Russell Wilson)拋傳。然后新英格蘭隊截獲了這個球,并贏得了超級碗的獎杯。次日,各種殘酷的標題擠滿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今日美國》(USA Today):究竟為什么西雅圖海鷹隊要采用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歷史上最糟糕的戰術決策?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超級碗歷史上最糟糕的戰術決策”,將永遠刷新人們對海鷹隊和愛國者隊的認知。

福克斯體育網(FoxSports.com):超級碗歷史上最愚蠢的決策可能預示著西雅圖海鷹隊的末日。

《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超級碗歷史上最糟糕的決策導致海鷹隊飲恨敗北。

《紐約客》 (New Yorker):一名教練在超級碗中的慘烈失誤。

雖然幾乎所有的業內權威人士都認為此事件中的失誤是無可爭辯的,但一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卻認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戰術決策即便不出彩,至少也是合情合理的。538博客(FiveThirtyEight.com)的本杰明·莫里斯(Benjamin Morris)和《斯萊特》(Slate)電子雜志的布萊恩·伯克(Brian Burke)的分析很有說服力。他們認為,出于計時管理和對比賽終場的考慮,卡羅爾做出拋傳的決定完全是有理由的。他們還指出,被截獲是一個可能性相當低的結果。(本賽季中球員在對手的1碼線上共試圖拋傳66次,其中0次被截獲。在過去的十五個賽季中,相同情況下的攔截率約為2%。)

這些少數的不同意見絲毫沒有削弱針對皮特·卡羅爾那雪崩式的吐槽。無論讀者是否認可這些冷門的分析結果,大多數人都不愿意認可卡羅爾的深思熟慮,以及他因為任何考量而做出的這一決定。如此一來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那么多人如此堅信這是皮特·卡羅爾的巨大失誤?

我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回答:成王敗寇。

設想一下,如果威爾遜完成了這個拋傳,球隊以觸地得分贏得了比賽的勝利,那么這些報道的標題會不會變成“英明決斷”、“海鷹隊完美突襲折冠超級碗”或“卡羅爾智挫貝利奇克(Belichick,新英格蘭隊主教練)”?或者反過來再設想一下,如果傳球未成功,而海鷹隊在第三或第四輪10碼進攻時沖鋒得分(或未得分),那么新聞頭條將會針對后來這些場景進行評價,而皮特·卡羅爾在第二輪10碼進攻時做出的戰術決策將會被人們忽略。

但卡羅爾的運氣實在是很糟糕。他決定著戰術口令的決策質量,卻未能把握決策的結果。他之所以承受著人們的責難,完全是因為他的決策未能轉化為好的結果。他下達了一個極有可能以觸地得分而贏得比賽勝利,或者制造一個不完整拋傳(這會給海鷹隊兩次額外的機會將球傳給馬肖恩·林奇)的戰術口令。這是一個高質量的決策,卻產生了糟糕的結果。

皮特·卡羅爾是人們傾向于將決策質量等同于其結果質量的受害者。對于此種情況,撲克玩家會用一個詞來形容:結果導向。當我剛開始玩撲克時,有經驗的玩家讓我警惕以結果為導向的危險,告誡我不能僅僅因為眼前的幾手牌沒有打好就要去改變策略,要抵制這種誘惑。

皮特·卡羅爾明白,這些批評者都犯了以結果為導向的錯誤。超級碗結束之后的第四天,他在《今日秀》(Today)現身時承認:“這是有史以來因戰術口令而導致的最糟糕的結果。”他又補充說:“如果我們抓住了機會,這就會是一個很棒的戰術,或者會是一個還說得過去的戰術,那樣也就不會有人惦記這件事了。”

為什么我們在區分運氣和技能方面如此糟糕?為什么無法掌控結果的意識令人如此不安?為什么我們把結果和先前的決策如此緊密地聯系起來?無論是在分析別人的決策還是在制定和審查我們自己生活中的決策時,如何才能避免陷入事后諸葛亮之類的誤區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龙泉市| 古交市| 嘉义县| 乐业县| 昌平区| 淳安县| 绍兴市| 诸城市| 桐柏县| 安仁县| 桑植县| 凤冈县| 平塘县| 汉中市| 宾川县| 神木县| 玉溪市| 平度市| 铁岭市| 玉龙| 榕江县| 八宿县| 明溪县| 孝义市| 扎囊县| 望谟县| 邯郸市| 甘谷县| 河南省| 澳门| 明溪县| 通道| 余姚市| 美姑县| 昌黎县| 安泽县| 卢氏县| 西宁市| 澄迈县|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