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權人
- 太極煒昌
- 5029字
- 2019-01-10 16:45:15
第八章
荊棘旅途
人生如同一場接著一場的旅程,沿途風光旖旎,抑或荊棘密布,都是人生最為珍視的經歷,是完全屬于自己的人生財富。對我而言,每一個項目都是一次充滿探險的未知旅程,再精細的計劃都有遺漏之處,而那些意料之外的驚喜與驚訝、溫暖與冷漠,才是旅途的真諦。與楊副行長的B城之旅可以說是一次意料之外的驚喜,這次親密合作為整個項目的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
當然,要欣賞終點的美麗風景,不狠下一番功夫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迅速為自己安排了第二段旅程——一次正能量之旅。
自從我打定主意做城鎮化市政項目后,就一直在積極尋訪潛在投資人。先從熟悉的行業入手,典當行、加工商、銷售商等,但凡我認識的,有過交集的商家,都被我列為潛在目標客戶范疇了,逐個走訪洽談,原本以為炙手可熱的項目,市場的反響卻把我澆成個透心涼。我萬萬沒想到,這個項目在S城的市場認可度并不高,甚至一些房地產公司都不愿染指,一來擔心項目回款不及時,二來擔心工地不好管理。這兩年S城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不斷提高,農民工的薪酬也跟著上漲,且頻頻“鬧事”,社會輿論偏向農民工,使得施工單位的利潤被一再壓縮,很多房地產開發商被迫轉型,搞起了醫療、旅游、健身等副業。面對房地產市場的不景氣,我內心的堅持也不免動搖了。于是,我想起了金融群活動時那位意氣風發的靳總。
“靳總好啊!”
“是邢總啊,好久不見,今天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怕您那邊項目比較忙,沒敢打擾您,今天是向您取經來了!”
雖然在金融群活動時,靳總向與會的群友拋出了橄欖枝,但我始終沒有主動去接。他大概看出了我想自己創業的想法。今天我突然致電,以靳總的聰明睿智想必已經猜到我的用意了。電話另一端響起了靳總標志性的爽朗笑聲。
“我就知道你早晚得給我打電話,那天我發言時,數老弟你聽得最認真,可會后就沒動靜了,每天在微信群里互動,也不見你老弟發言,我就知道你是在運作大項目呢。說吧,有啥要幫忙的,老哥我知無不言。”
靳總一如既往地爽快,倒顯得我有幾分忸怩了。
“靳總,您太夠意思了。”
“邢老弟,咱們都是出來打拼的人,創業不容易,二次創業就更難了。我能體會到你現在的艱難,我也是打這兒過來的,咱們就不說客套話了,你到底遇到什么問題了?”
靳總的大方讓我感動不已。所謂“同行是冤家”,敢于幫助“冤家”的人,必定是心懷坦蕩的人。想到這里,我也沒什么好忸怩的了,便向靳總和盤托出我現在所遇到的種種難題。
“靳總,讓您見笑了,我感覺我現在用的方法不對頭,拉不來投資,這個項目就得擱淺,我之前投進去的資金也都收不回來了。”
“老弟,我聽你這么說,感覺你現在步子有點亂,項目方案是很重要,但是在初期沒必要做得太細,像這種市政項目主要還是聽甲方的,作為乙方的決定權有限,你現在把方案里的一些環節設定得太死了,沒給甲方留出足夠的空間,而且你們公司也是頭回做工程,沒有什么成功經驗,要贏得客戶的信任太難了,我建議你不如掛靠一個大品牌公司,借照來做,這樣也好吸引大公司投資,你的項目才能有足夠的資金運作。”
我不得不承認靳總出了個好主意。在工程行業中,彼此借用營業執照的現象屢見不鮮,除了巨額利潤的吸引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中小企業之間的結盟,能促使中小企業更加團結,共同應對市場風險。
“這是個好辦法,但也有一定的難度。”
“你聯系不上能借照的公司嗎?”
“那倒不是,我的問題比較麻煩。”
“哦?”
“我沒有做工程的經驗。”
說完這話后,我頓時沒底氣了。沒有經驗,還硬要闖進這個行業,而且還要接政府的工程,簡直是天方夜譚。而我的確是做了這樣一個夢。
“兄弟,恕我直言,你做這個項目有點冒險。現在連房地產開發商做這種項目都非常謹慎,你既沒有建筑資質,又缺乏行業經驗,況且資金也不充裕……或許我不該說這話,不過我還是奉勸老弟,不熟不做,這是做生意最基本的常識,要不你再認真考慮考慮。”
靳總的話說得委婉,但意思已經表達得相當清楚了——他在勸我放棄。畢竟從我目前掌握的資源來看,是不可能完成這個項目的。但我卻是一個不會放棄的人。自從我決定開發城鎮化市政項目以來,勸我放棄的聲音不絕于耳,從最初的動搖,到現在的堅定,我已經磨煉出無比強大的內心。
“我還是想嘗試一下,既然我選擇了這個項目,沒到最后一刻,我怎么也不會死心的。”
“老弟,你的堅持讓我佩服,不過咱們是做生意,可不能意氣用事。”
“我明白,但我還是想為我的堅持尋一個結果。”
“兄弟,希望你的堅持沒錯,不過我能感覺到你現在遇到的問題很棘手。”
“靳總,您猜得沒錯,我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找不到投資人,我想可能是我的方法不對頭。”
靳總聽后,非但沒有安慰我,反而笑了起來。
“我說老弟啊,我們運作一個項目要好幾年,你現在剛剛運作了不到一個月就想見成效,是不是太心急了?”
“也是,也是。”
經靳總提醒,我這才意識到,從立項到現在,項目才運作了一個月,也許我是該再多一點耐心。
“再說老弟,我覺得你應該再拓展一下人脈,做這種項目都是靠人脈堆起來的,光靠方案好是沒用的。”
“您說得對,一語驚醒夢中人呀,多謝老哥提醒。”
“老弟,將來項目運作成功了,別忘了也給我傳授點經驗呀。”
“不敢,不敢,那不成班門弄斧了。”
“唉,每個成功的項目都有值得學習之處,咱們這叫經驗分享。”
靳總的提醒雖然點到即止,對我而言卻如同撥云見日。我真是應該好好把握蘭芝的人脈。
首都匆匆一別后,我幾次打電話給蘭芝詢問項目進展,但都被蘭芝借由其他話題岔開了。我心中不免忐忑起來:在這場恰似不平等條約的合作中,利益杠桿極大地傾斜于我這一方,蘭芝是完全沒有必要“救死扶傷”的。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沒有再主動聯系蘭芝,而是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項目論證和眾籌上。盡管我始終沒能獲取太大的進展,但我在努力地讓合作的天平保持平衡,這樣無論對我和蘭芝,還是對項目,都能夠打下一個相對穩固的基礎。
正如靳總所說,我需要足夠的耐心。三個月后,我果然接到了蘭芝的電話。也許是期盼太久,也許是驚喜來得太過突然,在接到電話時,我竟然怔住了。
“我,我需要準備些什么嗎?”
“邢哥,你什么都不需要準備,明天早上八點鐘,準時趕到我公司樓下來接我就行了。”
電話另一端傳來蘭芝恬淡的笑聲。那一瞬間,我竟恰似夢中。因為她帶給我的這個消息,是三個月以來最令我振奮的消息。
“A省真的在招標城鎮化項目嗎?”
“真的,邢哥,明天咱們就去見A省市政工程局的李副局長,A省下屬的W縣正好有個市政項目在招標。”
“招標?我現在還沒找到投資人……”
“只要咱們拿到標的,這些事情都好解決。”
盡管這些天來尋找融資伙伴帶來的打擊已讓我失去了自信,但蘭芝的話如同一針強心劑頓時讓我重新煥發了信心。這信心遠比黃金還要貴重。我對她毫無防備的信任,甚至連我自己都有一點害怕。
翌日,早上八點鐘,我的座駕準時出現在首都望京那幢大廈門口。蘭芝一襲休閑裝,緩緩走下臺階,悠然自得的樣子更像是去度假。我趕忙迎上去,紳士般地為她開了車門。
“沒想到邢哥是這么紳士的人。”
被她一番表揚,反倒讓我有些不自然了。
車子一路向東南,迎著陽光飛馳在國道上,兩旁掠過的樹木如同兩道綠霧。我打開車窗,一陣花草的芳香飄進來。初夏的郊外,風景秀麗。而我的心情卻有些忐忑,忍不住想打聽A省市政工程局這位李副局長,關于他的愛好、他的為人為官之道,等等。全面了解對手,才能對癥下藥,這也是我多年經商養成的習慣。蘭芝似乎早已看穿我的心思,便簡單介紹了一下這位李副局長的升官記。
李副局長是從A省國有建筑公司董事長職位直接調任市政工程局第一副局長這一職位的,雖然從職級來講屬于平調,但誰都知道這位悍將是來市政工程局“鍍金”的。
“聽說這位李副局長是出了名的鐵面無私,咱們得拿出點真本事來,不然是過不了他的法眼的。”
聽蘭芝這么一說,我原本忐忑的心情愈加不安了。因為我很清楚,以我公司目前的實力,不要說與大公司競爭了,就是真拿到了這個項目,也未必能做下來。何況現在僅僅是招標階段,我對自己能殺出重圍都不敢抱太大希望,真不知道蘭芝為何對我有這么大的信心?
由于路況不熟,司機不敢開得太快,中間又繞了幾個岔路耽擱了一些時間,原本2個小時的路程,竟然走了將近3個小時。李副局長那邊似乎等得有些不耐煩,親自打電話過來。
“小王啊,你們走到哪兒了?”
“李局,真不好意思,路上有點堵車,我們馬上就下高速了,預計再有40分鐘到您樓下。”
“那好,我們現在出發,20分鐘后咱們在國道上碰頭,我帶你們去看一看現場,我開一輛綠色吉普車,車牌號是XXXXXXX。”
沒想到這位李副局長如此雷厲風行。20分鐘后,我們剛剛駛上國道時,就遠遠望見一輛綠色吉普車停在路邊,車旁站著一位身穿卡其色夾克的中年男人,稍稍有一點駝背,正在向路口眺望。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政府官員自己駕車約見承包商,感覺既興奮又有點不適應。當我真正接觸這位李副局長時,他的言談舉止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位創業者,而絲毫看不出他是一位正局級官員。
經蘭芝簡單介紹后,李副局長同我們寒暄了兩句,就上車帶我們前去項目現場了。用他的話說:“市政項目是民生工程,刻不容緩。”于是我們又一路飛馳,僅用半個小時就趕到了離縣城不遠的一個火車站,項目之一正是這個站前廣場。
莫說與首都火車站站前廣場相比,就是與S城下屬某個縣級火車站的站前廣場相比,這里也是屬于規模較小的。好在這里位置不錯,幾萬平方米的廣場一邊連接縣城主干道,一邊連接國道。根據A省及縣里的規劃,想把這里開發成為商業區,雖然計劃多年,但受客觀條件限制,縣里沒有足夠的經費投入開發,而社會公司又不愿接手,所以一直荒廢著。
“這里地理位置不錯,要是開發出來,能帶動整個縣的經濟發展。”
“邢總說得不錯,但是要開發這里可不容易呀。”
李副局長的言外之意,我自然清楚:這是一個貧困縣,原來靠資源收入,財政也很富裕。但近年來由于過度開采,導致資源緊張,經濟形勢下滑,政府財政也緊張起來,導致已開工的項目出現了斷斷續續的狀態。不過蘭芝卻有不同的想法。
“其實也并非不可能,我們可以采取目前比較火的PPP模式,這也是國家大力推廣的開發模式,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就能辦到。再說,只要項目好,也不愁找不到合適的投資人。”
蘭芝的自信確實令人佩服,但對于我而言,恰恰最難的正是找投資人。之前的屢試屢敗,已經讓我的自信心嚴重受挫,甚至開始懷疑這個項目的可行性。但蘭芝和靳總都對眾籌之事胸有成竹,倒讓我對他們的想法產生了興趣。
由于來時路上耽誤了時間,看完第一個項目已經過了午餐時間,為了不耽誤行程,我們一行人到縣里招待所用餐。作為貧困縣,招待所的條件有限,20世紀80年代的裝潢,一直沿用到現在,桌椅都已磨掉了漆,但仍然很干凈,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年前。
午餐雖為自助餐,但以農家菜為主,少了些魚肉,多了些蔬菜,很新鮮,是身處城市的人很難吃到的味道。半小時的用餐時間,原本以為不夠用,沒想到不到二十分鐘,大家已經吃飽。李副局長吃起飯來,干凈利落,碗中一粒米都不剩。
“這飯吃得踏實,味道還好,只是不知道三位吃得慣嗎?我當兵的時候,幾乎天天吃這個,一年到頭連感冒都得不上,身體倍兒棒,哪像現在,吃得好了,運動倒少了,什么病都來了。”
“挺好挺好。”
我們三人自然是連聲稱好。從李副局長的話中,能體會到此次高壓反腐對各級官員的整飭力度。不過像李副局長這種不善應酬的領導,反倒更樂于見到現在這樣一派清明的官場景象。
我這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雖然早年也曾飽嘗創業艱辛,但一手捧著粗糧餑餑、一手端著小米粥、嘴里嚼著農家菜的午餐,也還是第一次吃,感覺既新鮮,又有點不可思議。像李副局長這個級別的官員,外出辦公自己開車,吃的是粗茶淡飯,如果不是作秀,那真是只有在電視劇里才能見到的廉政好官了。
“我們也是來談事兒的,把事情做好是第一位的,吃什么飯都無所畏,能填飽肚子,不耽誤行程就行。”
“看得出來,邢總是個實干家呀!”
“李局過獎了,都是辛苦過來的人,最不怕吃苦。”
“好,那吃完了,我帶你們去看下一個項目的現場。”
吃完飯后,我們一行人沿著縣城的一條坑洼小路繼續前行。我困意襲來,不知不覺閉上了眼睛。這是我多年養成的習慣,每天午間必定抽出10分鐘時間來閉目養神,以保障下午工作時能夠體力充沛。特別是今天,在這一場特殊的旅行中,山間景色固然美好,但我的心情卻愈加凝重。想到日后開發這個項目的難度,我的肩頭就像背起一塊巨石,不知道靠什么力量才能讓我堅持下去。
我轉頭看了一眼也在閉目養神的蘭芝,她臉上始終保持著恬淡的微笑。顯然,她是來享受這場旅行的。
一小時后,我們聽到了司機的聲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