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七個“超”說盡中國文化奧秘

——長安俱樂部講學

2015年7月17日,四觀書院迎來了第三期學習班的開學典禮。來自全國各地數十名同學齊聚一堂,到書院同廖彬宇院長一起,共同學習傳統文化。

中國將軍部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現年88歲的王雪山先生一早也特地趕到書院,聽了廖彬宇先生整整一天的講座。

王雪山先生受到許嘉璐先生禮聘,擔任由許先生任主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輯委員會顧問。

雪山先生說早在六年前就聽過彬宇先生講傳統文化,當時就很震驚,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竟然對傳統文化、諸子百家信手拈來,珠璣百出,很是睿智,深深激發了他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當時就決定要向彬宇先生學習。

后來雪山先生逢人便說彬宇先生是他的老師,還帶了很多友人一起來向彬宇先生學習。

同時也是由王雪山先生提議,中國將軍部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聘請彬宇先生擔任首席顧問。在三期班同學的共同見證下,雪山主席給彬宇先生頒發了首席顧問聘書,同時也授予書院“中國將軍部長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活動基地”的稱號。

彬宇先生是19歲時便發心創辦四觀書院。當時看到有很多國際組織來中國傳播西方文化,彬宇先生就想是否能有一個中國的國際組織將來去影響世界,而且用中國文化去影響世界?于是他關注到了孔子學院,但孔子學院是官辦的,彬宇先生就想,能否有一個組織是由民間發起,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中國文化的種子,他們走到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把這粒種子播撒到那里,這粒種子終有一天能夠長成參天大樹,造福人類!

后來看到國內的俱樂部、會所比比皆是。彬宇先生就感慨,沙龍、會所、俱樂部,等等,全是西方的概念。中國本土有比會所、俱樂部更好的東西,那就是書院。書院具備所有會所、俱樂部功能,同時又超越了會所、俱樂部。

會所、俱樂部更多是商務交流,吃喝玩樂。當然書院也有交流的功能,譬如雅集就是一種最好的交流。書院重在產生思想、傳播思想和傳遞正能量,給社會注入良好的風氣,營造良好的氛圍。又能感召越來越多的人一起為往圣繼絕學,同時又能逐漸讓全民參與,共同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貢獻力量。

彬宇先生說,只要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就是在繼承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就是在為傳統文化的復興貢獻力量。往小了說,傳統文化能讓我們個人、家庭、事業受益;往大了說,傳統文化的復興,就是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書院正是中國本土的,也是極好的一種方式。

這些年彬宇先生在與長安俱樂部的頻繁交往中,不時傳達著這樣一種認識。彬宇先生建議,長安俱樂部不妨成立一個長安書院。彬宇先生說,李嘉誠先生創辦的長江商學院是一所商學院,更多是以西方經濟學、管理學為主,歸根到底還是西方的東西。我們今天的社會,更應該要有本土的自信、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長安俱樂部作為全亞洲第一俱樂部,完全可以在俱樂部之上,再成立一個長安書院,專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長江商學院并駕齊驅,感召大家一起學習傳統文化、一起運用傳統文化、一起傳播傳統文化。

彬宇先生的建議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長安俱樂部決定先從辦長安大講堂開始,再逐步落實未來成立長安書院的事宜。于是邀請彬宇先生,作為長安大講堂首講嘉賓,到俱樂部為俱樂部會員講國學。

于是書院同學與俱樂部會員便一起聆聽彬宇先生的講座。

彬宇先生一開場,就講了一句話:“從道不從人,先學傳后學,探討是同學,真諦宏國學。”

什么意思呢?彬宇先生說我只是提出一些觀點來和大家探討,不一定正確。從道不從人,依法不依僧。我并不是在座的老師,我是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起學習、共同弘揚國學的。

彬宇先生說傳統文化,或者說《易經》的核心精髓,濃縮起來是七個超字,即“以超然的境界、超脫的情懷、超邁的氣魄、超越一切障礙;具備超前的視野、超常的思維和行為,形成頂天立地,正大光明的超我格局”。

彬宇先生說很多人認為傳統文化沒什么用,離我們太遙遠,這是一個誤區。因為我們都掉到錢眼里了,掉到名利場里了,當然眼里只有錢,而看不到傳統文化的好。傳統文化其實是經世致用的,是能經綸濟世的。我們要想有財富,就得跳出財富來看待財富,然后才知道,原來我們每個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就因為自身是財富,所以才能創造無窮的財富,能引領無窮的財富。

傳統文化就讓我們具備這七個超,成就這七個超。七個超中,所有的超,都源于第一個超。只要有了超然的境界,一切的超就都能具備。而中國文化,恰好能讓我們擁有超然境界的文化。

一 超然的境界

彬宇先生認為中國文化是站在比宇宙還要高的角度來統觀宇宙的全貌。《易經》一易而含三義:不易、變易和簡易。不易是道的本體,道性真如,永恒不變。變易是現象,所有的現象都具備變化的形式,也就是無常,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就是體相不二。當你的境界超然了,跳到最高層面(即道的層面)來看待所有問題,發現全部的現象都是你的投影變現,一切都變得簡單明了起來,這就是簡易。所以只有你占據了道這個制高點,你才能駕馭萬物,創造萬物,這就是超然的境界。但是我們在沒有達到這種境界以前怎么辦?立志!只要志向有這么高,境界隨之就能拔高。

超然,就是跳出局限來看待問題。這就是佛家講的破執,再大的神通都有局限。最大的格局是無限,破掉局限才能走向無限。所以真正的大格局,到最后不是空,就是無。

老子明白了《易經》的思想,于是學會了超然處世。《老子》怎么說?“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其中心思想是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賴任何外物而獲得,任你外界繁華萬千,我只是一派閑適超然。

二 超脫的情懷

具備了超然的境界,雖然在五濁惡世之中,照樣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紅樓夢》里面講“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就是描繪了一個顛倒夢想的情景。所有的東西都是假的,結果真的出來,反而被當作了假的。孔子和老子都是真人,有道之士,但是當時人看他們,卻都認為他們傻不拉幾的。

老子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欲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老子這個超然世外的高人,在花花世界里被大家當成了傻子、呆子。多么可悲!但是真的可悲嗎?不然。

一個具備了超然境界的人,當下就具備了超脫的情懷。同樣在做事,但是他沒有煩惱,不執著,煩惱一來,沒什么,超脫了。只有超脫才能解脫。這就是佛家講的“以出世的心態,做入世的事業”。有超脫情懷的人,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好,也沒有什么事情做不了。

有了超脫的情懷,自然就能包容,自然就能淡泊,自然就能謙卑,自然就能大氣,自然就能擁有崇高的人格和遠大的追求。

所以古人講:“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富貴者,則亦無所不至矣。”

第一句什么意思呢?真正終極的追求,就是求得真理,求得解脫,求得圓滿,我們每個人都自性具足,自身就是最大的財富,這個財富表現出來就是道與德。所以這才是人的終極追求!立志追求道德的人,就是最高標準的追求,即終極追求。有終極追求的人,一心保護自己的道德、氣節和人格,不做虧心事,換言之就是不造業。這種人,你要拿功名去籠絡他,休想!所以劉備要三顧茅廬才能請出諸葛亮。南宋的陳同甫怎么講?“祿餌可以釣天下之中才,而不可啖嘗天下之豪杰;名航可以載天下之猥士,而不可陸沉天下之英雄。”

所以立志追求道德的人,反而能輕而易舉地博得最大功名,因為道德高于功名,所以才能駕馭功名。有哪些人呢?第一個是伏羲——“我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一直有我的傳說”。釋迦牟尼,薄帝王之業而不為,成就了無上正等正覺,多大的功名能比得了?他的徒子徒孫,有多少被世界各國爭相奉為國師?再有道德真君老子、萬世之師孔子、諸葛孔明,等等,莫不是真正追求道德的有道之士,哪一位沒有千秋功萬世名?遠的不說,近代的南懷瑾先生,有道之士,他求什么功名?不求自來,孫中山先生想修的金溫鐵路多少年沒修成,南懷瑾先生一句話,修成了。

第二句,志于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有心追求功名的人,富貴不在眼里,但是富貴自己就來了。所以功名高于富貴,追求功名,自然就帶來了富貴。劉邦是不是?李世民是不是?他們不求富貴,就求功名,結果富有四海。

第三句,志于富貴者,則亦無所不至矣。這種人眼里只有錢,沒有道德,也不求功名,就想發財。什么東西賺錢就做什么,不要道德,不要人格,六親不認。這個很可怕,所以無惡不作,因為作惡來錢快啊!但是看不到后果,業力一旦現前,慘不忍睹。那些做地溝油的、三聚氰胺的、販毒的,哪一個不是志于富貴者?結果怎樣?毀于一旦!

所以人要追求高遠的東西,追的東西越高,成就越高,因為能駕馭的東西就越多。追求太低了,迷失了,最終把自己毀了。

所以發菩提心,求道是最高追求。因為這個最究竟,最徹底。其他的,都解脫不了。有了菩提心和道心,什么東西都能轉化為資糧,障礙不了你,局限不了你,就能超脫,最后解脫。

正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則等而下之!不足道也。”

孔子也講:“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有求道之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能悟道,然后得道。點支香能悟道,這是香道;插花也能悟道,這是花道;喝茶也能悟道,這是茶道。做產品,有求道之心的人,做出的產品是藝術品,沒有求道之心的人,做出來的是工藝品,甚至是垃圾、是毒品。有求道之心的人,寫字寫到后來觸類旁通集大成,成為大書法家,你看古代的褚遂良、韓愈、范仲淹這些人,有誰曾立志當書法家嗎?沒有,他們都成了大政治家、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沒有求道之心的人,練一輩子也只不過是字匠。

所以治國要有戰略,做事要有戰略,做人更要有戰略。你的戰略是求道德,求功名,還是求富貴?這個一定,你的人生就定了。

什么是超脫?這就是!

三 超邁的氣魄

一個人,有了超然的境界、超脫的情懷,那么氣魄自然就來了。這種氣魄,是超凡脫俗的,是超塵卓犖的。那種內心的自由、內心的自在、內心的力量油然而生,一看便知,藏都藏不住。當然,如果功夫到了,有心想藏,是藏得了的,和光同塵嘛。

任何人的外相都是心相的體現。心長什么樣,長相就會怎么樣。一個內心經常扭曲的人,面目一定可憎。一個內心狡詐的人,他的眼神一定飄忽。

曾國藩有一套學問,專門教人如何識人看相,脫胎于《冰鑒》,他說: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

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你看這其中一句,“功名看氣概”,什么是氣概?就是氣魄。唯讀書能改變氣質、變化氣象啊!

釋迦牟尼一生下來,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什么意思?這就是他的氣概——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不是佛自大,這是與生俱來,從自性中流淌出來的氣概,也是氣魄。他給世人示現來了,示現什么?示現如何作為一個人,照樣能成佛。

孟子也有氣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這是什么氣概?是鐵肩擔道義的氣概,把天下興亡扛到自己的肩上。這個氣概怎么來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從這里來的。正氣充沛天地了,我的氣魄就是天地的氣魄。

老子也有氣概:“受國之垢,是為社稷主;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有了自信,就會有承載和擔當,氣概就來了。

別看甘羅才12歲,他一旦悟道了,氣概就來了,毛遂自薦,單憑一張嘴,幫呂不韋要了幾座城池過來,因此受封上卿,相當于宰相。

你看左宗棠,少年成了孤兒,18歲去拜訪賀長齡,賀長齡當時是總督啊,地位顯赫。他打開門一看,嘿,一個小年輕。他一句話都沒講,只用眼上下一打量,就將左宗棠迎進屋,“待以國士之禮”。

要知道古人多少都會觀點兒氣象。左宗棠雖然18歲,但氣質非凡,一看便知。兩個人對話結束以后,賀長齡印證了自己最初的看法,所以他對左宗棠說了一句:“好好讀書,將來你的成就絕不在我之下。”

左宗棠23歲,在新婚之夜曾寫了一副對聯自勉:

身無分文,心懷天下

手釋萬卷,神交古人

這是什么意思?就是說我雖然很窮,但我心里裝的是天下,其實很富有;我讀萬卷書,沒有能理解我,古代的圣人都是我的知己。這就是左宗棠的氣魄。

那孔子的氣魄呢?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孔子把天當成了自己的知己。

學明白了《易經》以后,就知道什么叫作頂天立地,什么叫作正大光明,什么叫作大格局了。《易經》講了天、地、人三才之道,老子在三才之外,又加了一個“道”,所謂:“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我在18歲時,也因為《易經》的思想,寫了一段話:

上天下地,參贊化育。天地雖大,頂天立地。

這當中無一句不是《易經》的思想,無一句不是《易經》給我的力量。

四 超越一切障礙

當你的境界高了,志向高了,有了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追求,自然就能做到自強不息。再大的障礙,跟你志向相比,都變得微乎其微,輕而易舉地就能跨越過去。這是什么情形呢?就是“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再大的障礙,都阻攔不了你。這還不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境界,比這境界還要高。

五 超前的視野

當你的境界高了,占據了制高點,站得越高,看得就越遠,看得遠,就越能把握時勢的潮流,把握未來的趨勢。你能把握未來,就把握住了成功的關鍵。

劉備三顧茅廬,去拜訪26歲的諸葛亮,請他出山幫助自己匡扶漢室江山。就在隆中那個茅草屋里,諸葛亮規劃未來的天下一分為三,結果怎樣?幾十年后的情形,跟他幾十年前所看到的一樣,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

所以《易經》能不能預測未來?當然能。因為《易經》站在道的制高點上,把我們生活的三維世界這個低維度空間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在《易經》中已經如同一幅畫卷般展開了。

但是你必須要達到這個高維空間的境界,達到了你才能清楚地看到。達不到,一切的預測都是癡人說夢、胡說八道。

有句詩說得好,“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就是站高立遠的意義所在。達到這個很高的境界,你就具備了超前的視野。

六 超常的思維和行為

當你的境界高了,你是從高處俯瞰世界,從外部觀看內部。因為從高處俯瞰,所以直截了當,一目了然;從外部觀看內部,就不在局中,不被局部所迷。看待問題,角度不同,視野不同,思維自然不同。思維不同,行為自然不同。

你在這個高境界上,看待任何問題,都能直指根本,抓住問題的核心和關鍵。能夠提綱挈領、綱舉目張,把常人覺得很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所以能夠事半功倍。但是常人境界上不來,看待問題是仰視或者平視,明明很簡單的問題,在他那里變得很復雜,雖然很努力,往往容易南轅北轍、事倍功半。這就是有境界和沒有境界的區別。

境界太高,迥脫根塵,你的思維就跟常人不一樣,在別人眼里,你就成了個另類,也就是人家所認為的“固執己見,一意孤行”,為什么?因為境界太高,常人理解不了,但是我堅持自己是正確的。歷史上,很多人都是這樣,到最后取得了成功。

你看毛澤東,少年時代就立下一個“三奇”之志:“丈夫要為天下奇,讀奇書,立奇志,交奇友。做頂天立地的奇男子。”

在這里,奇是什么意思?就是無偶,沒有誰可以與之相匹配。這個奇人從哪里來?從奇書里來。《易經》以及所有源于《易經》的諸子百家之學,全部都是奇書。把這些學問和智慧跟自己的思想、靈魂、精神融為一體,你想不奇都不行。譬如毛澤東用兵,四渡赤水,令國民黨軍隊成了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輕易就沖出了國民黨的包圍圈。

所以毛澤東成了奇人。奇人是什么意思?奇人就是創造奇跡、締造傳奇的人。

很多人認為中國文化是虛玄之學,那是污蔑和誹謗。中國文化有一種力量,我曾經用這么幾句話來表述:

無中生有,有中變大。大而化之,化及天下。

七 頂天立地、正大光明的超我

超我就是超人,超人就是大人。《易經》里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

大人的這個境界,就是頂天立地、正大光明的,就是超人。什么是超人?

超越了人性,超越了人性中的黑暗、墮落、腐朽、恐懼、煩惱、痛苦,等等。超越了人性,神性就出來了,佛性就出來了,自性具足,光明普照,喜樂無極。

超我是弗洛伊德講的,他講了一個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我用中國文化的思想給他連成一句,就是回歸本我,打破自我,成就超我。

從超然的境界開始,到超我格局的形成,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根本追求。

先生的講座,一直到晚上六點才結束。

此時四觀書院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黃樸民教授也趕了過來,他來看望我們三期班的同學。

王雪山與張樂群兩位先生不停地談論著聽彬宇先生講座的感受,聽了先生一天的課,兩位先生都感覺意猶未盡、受益良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新晃| 亳州市| 英超| 郯城县| 杭锦旗| 新余市| 武城县| 徐州市| 岳西县| 日照市| 金寨县| 高安市| 德化县| 沭阳县| 彭泽县| 红安县| 庐江县| 蓬溪县| 屯昌县| 古丈县| 兴义市| 新蔡县| 舟山市| 庆云县| 伊春市| 大港区| 康乐县| 云梦县| 广宗县| 普兰县| 漳州市| 句容市| 松潘县| 抚松县| 宜丰县| 博罗县| 弥渡县| 沛县| 康定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