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育吠陀療法
- (美)米歇爾·S·芳汀
- 2057字
- 2019-01-03 15:08:35
疾病的六個階段
階段1:聚積
將注意力放在身心類型上時,請接受以下陳述:你所擁有的已經足夠,無需累積疊加。皮塔的構成中已經有相當數量的“火”與“水”元素了,所以通過增加“火”與“水”,就會讓皮塔督夏惡化。“聚積”的意思是,一種督夏在身體中的某個部分增加,通常這個部分就是這種督夏的棲身之地。比如說,瓦塔目前在結腸,所以,當“風”和“空”元素在結腸聚集時,其數量在結腸中就會增加。當結腸中存在相當多的“風”和“空”時,額外的量會加重結腸的負擔。
階段2:惡化
督夏的聚積開始讓其棲身的部位功能失常。在結腸的例子中,當“風”和“空”元素在身體中增多時,人會感到脹氣或者腹部不適,卻不知道從何而來。
階段3:擴散
惡化的督夏開始擴散到本來部位以外的地方。沿用上面結腸的例子,這時人可能開始排氣增多,整個腹部感到不適,食欲衰退,疲倦乏力。
階段4:定位
擴散的督夏開始在身體本來就薄弱的地方落腳,比如之前受過傷的部位、做過手術的器官,或者身體其他的脆弱處。所以現在,這個開始在結腸處有多余瓦塔的人,可能會出現排氣過多、便秘以及后背疼痛等癥狀。
階段5:顯現
如果忽視階段4中的癥狀,這些癥狀會在特定的身體部位中不斷惡化和擴大。比如,如果惡化的瓦塔移動到腦部,這種失衡可能會顯現為恐慌癥。
階段6:破壞
這個階段,如果失衡未得到糾正,疾病就會全面爆發。可能是反復的急性發作(如恐慌癥、哮喘,或心臟病突發)、慢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纖維肌痛、心臟病),也可能是所有督夏的徹底毀壞,正如癌癥中所看到的那樣。
按照阿育吠陀模式,在階段4或階段5以前,西醫不大可能發現異常。而這時,疾病已經播下種子,并且已經生長有一段時間了。通常,病人會在階段3或階段4的早期去找醫生,說自己疲倦乏力、身體不適,全身感覺“不舒服”。西醫很難準確地找到疾病的根源,他可能會問幾個問題,做幾項檢查。如果所有的檢查結果顯示為“正常”,他會迅速將病情寫作由病毒引起,甚至可能會開抗抑郁藥物或者其他提升情緒的藥物。請不要誤會,我完全沒有責備西醫的意思。醫生救過我很多次,我小時候體弱多病,長大成年后身體也不好,多虧了西方醫學我才走到了今天。不過西醫只能治愈到一定程度,西醫的醫生就是缺少洞察整體的能力。不過,情況并非總是如此。
二十世紀初期,由于村莊和家庭生活的親密屬性,那時的醫生和病人是相互熟識的。醫生不僅僅和病人有私交,而且熟悉他的家人、朋友和鄰居,這樣增強了醫生治病救人的能力。那時醫生總是到病人家里出診,他們觀察病人的生活環境,了解病人的生活中發生了些什么。這種親密的關系能幫助放大直覺技能,讓醫生的直覺更強。那時不像今天,醫生沒有這么多藥物,所以他們得略微依靠些常識、同情心、觀察力和血緣關系來診治病人。
讓我們一起快進到現在。醫生受制于醫療保險公司、高額醫療事故保險以及和其他醫生共擔風險的大型醫療診所的財務需求,所有的醫生每天都要承受著壓力,為超多的病人看病,根本就不可能對病人有深入透徹的了解。試問,醫生怎么可能在15分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很好地熟悉病人呢?此外,在醫學院,沒有人教醫生們“同情”,也沒有人教他們與病人互動的方法。他們中大部分人只上過一門營養學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或許還是選修課。大部分時間,他們學的都是病理學,他們知道如何診斷和治療疾病。下面我來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
兩次治療甲狀腺癌的手術后,再加上放射性碘療法,我開始感到痛苦不堪:渾身無力、缺乏動力、緊張不安,有頭暈、憂慮、恐慌,以及許多其他癥狀。所有的這些都可能是甲狀腺機能減退的征兆。醫生讓我做了些檢查,之后告訴我所有的檢查結果都正常,我沒有任何問題。當我眼看著癥狀有增無減,而另外兩名醫生檢查完,說我這些癥狀都是臆想出來的時候,我去找了萊奧納德·威斯內斯基醫生——一個有著草藥學、針灸學和整體療法背景的內分泌專家。威斯內斯基醫生走進診療室,張開雙臂,給了我一個擁抱。好好擁抱我之后,他把病歷放在一旁問:“你怎么了?”他專心地聆聽我的傾訴,之后告訴我:“你沒有發瘋。你正在經受創傷后應激障礙 ①,你現在可能嚴重營養不良,并且使用著錯誤的甲狀腺藥物。”下面是威斯內斯基醫生當時的正確做法:
① 創傷后應激障礙即通常所說的PTSD,英文全稱為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1)他擁抱我,把我當成一個人,而不單單只是病人。
(2)他專心地傾聽。
(3)他相信我告訴他的事情。
(4)他讓我相信我所說的健康問題是正確的。
(5)他告訴我有辦法解決。
(6)他提供的解決方案不僅針對我的癥狀,而是多方面的。
正如《遮羅迦集》中所提到的,醫生必須做到那樣,威斯內斯基醫生走進了病人的心里。患病時,恐懼是巨大的。如果醫生有同情心,就能夠幫助病人驅散恐懼,讓癥狀好轉。除了開處方藥和用藥物干預,醫生還要有其他的方法才行。
阿育吠陀醫生或療愈師可能在階段1時就發現了疾病,遠遠早于癥狀顯現之前。在阿育吠陀的就診過程中,療愈師會給出種種建議,通過生活方式、營養攝入、冥想、瑜伽和其他鍛煉方式來平衡督夏。通常都會建議采取預防性措施來阻止督夏惡化,而這將抑制疾病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