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競爭激烈且人心難測,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所以,需要我們永遠笑對人生、樂觀處世。
壞心情容易使人對人生、前途、事業悲觀失望,壞心情更容易使一個人走向極端。
一天,一個人站在23層的大廈頂上,向下俯望人潮如蟻,他正準備跳樓自殺!他之所以自殺,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老板說他沒用,同事說他沒創意,妻子整天嫌他沒錢、沒本事。他的心情郁悶、神情沮喪,覺得活著是一種累贅、一種無奈,還不如死了好,于是他跳樓了。
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旅途上,得與失、歡樂與痛苦、成與敗總是與我們形影不離。你是選擇奮起還是沮喪,關系到你未來的人生道路。
勇敢者、智者面對苦難,能夠坦然接受。然后想方設法化解苦難,把它看做是對人生的又一次挑戰,贏得別人的敬重;懦弱者、愚者面對苦難,只會像塌了天,垂頭喪氣,甚至喪失了生活的勇氣。結果苦難更加深重,造成的損失與危害更加巨大。
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困難、遭受磨難,這是在所難免的。有許多人,因為存有一點虛幻的夢想,就處于極度的興奮狀態中,可是一旦出現一星半點的“不如意”,就開始怨天尤人,甚至破罐子破摔。這樣的心情,豈能造就大事業、大成就!
要知道,困難無處不在,磨難無時不有。古人說:“哀莫大于心死”、“兵強于心而不強于力”。意思就是強調人的心態的重要性。這就要求人們要養成及時調節心態的好習慣,使自己能夠輕松愉悅地接受困難挑戰,全力向成功沖刺。
有這樣一個故事:
山里住著一位以砍柴為生的樵夫,在他不斷地辛苦建造下,終于蓋起了一間可以遮風擋雨的房子。
有一天,他挑了砍好的木柴到城里交貨。但當他黃昏回家時,卻發現他的房子起火燃燒了。左鄰右舍都前來幫忙救火,但是因為傍晚的風勢過于強大,所以還是沒有辦法將火撲滅。一群人只能靜待一旁,眼睜睜地看著熾烈的火焰吞噬了整棟木屋。
大火終于滅了,這位樵夫手里便拿了一根棍子,跑進倒塌的屋里不斷地翻找著什么。圍觀的鄰人以為他是在翻找藏在屋里的珍貴寶物,所以也都好奇地在一旁注視著他的舉動。
過了半晌,樵夫終于興奮地叫了起來:“我找到了!我找到了!”鄰人紛紛向前一探究竟,這才發現樵夫手里捧著的竟是一柄柴刀,根本不是什么值錢的寶物。
樵夫興奮地將木棒嵌進柴刀里,充滿自信地說:“只要有這柄柴刀,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家。”
成功的人不是從未曾被困難擊倒過的人,而是在被擊倒后,還能夠積極地向成功之路不斷邁進的人。他們善于在失敗中尋找教訓、獲得經驗,然后再征服失敗。同時他們認為,所謂的失敗,只不過是別人對你的評價而已,完全不影響自己的價值。
自由輕松的心情——這就是瑞士表歷經近500年無對手的制勝法寶,也是瑞士手表莫基人塔·布克理念創造的奇跡!
當年塔·布克被捕入獄,被安排制作鐘表。但是不管如何努力,就是造不出誤差低于1/100秒的鐘表,而以前卻能做到。起初,塔·布克把它歸結為制造的環境。后來,當他越獄逃往瑞士日內瓦后,才發現真正影響鐘表準確度的不是環境,而是制作鐘表時的心情。
他說,一個鐘表匠在不滿和怨憤中,要想圓滿地完成制作鐘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對抗和憎恨中,要精確地磨銼出一塊鐘表所需要的254個零件,更是比登天還難。
這就是塔·布克富有真理的推論。
人生旅途中,人們會經歷種種磨難。有的可能會被人們遺忘,而有些挫折可能給人們留下永生難忘的印象,甚至會給人們造成沉重的心理負擔,成為終生難忘的痛。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沉浸在悲痛之中,永遠消沉下去。
每個人每天都會有煩惱、惆悵和傷心的時候,如果你每次都依靠別人的寬慰才能恢復平靜是不可取的。人生是個大舞臺,也許有笙歌相伴,也許有大浪淘沙,但主角永遠都是我們自己,即使別人能給我們再大的幫助,但他們卻永遠無法主宰我們的一生。只有自己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情,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人的一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而是由千千萬萬次失敗做先導。如果不能正確對待失敗,人就要走向失敗。當一個人停止進步的時候,衰老的過程就開始了。當他的思想不再開闊,理想開始與他告別,對生活失去渴望的時候,衰老正向他悄悄走來。
人生在世,要向前看,想法要積極、上進。一個人的想法越是消極或歪曲時,他就會越憂郁,越憂郁就越容易做錯事情,那哪里還有成功可言。向往明天、心理健康的人,不會悔恨過去。他們清楚地知道,過去的已經過去,只有在失敗中找出教訓,才有益于成功。
失敗了,你可以傷心,但不要沮喪。其實,失敗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失敗所持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失敗,要做到理智和冷靜,同時還要能夠做到堅持。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只有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磨礪意志,正確地總結得失,最終才能贏得成功。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我們能做到堅持,才能夠逐步接近乃至取得成功,這就是“堅持就是勝利”的真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