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慶僖親王永璘

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嘉慶皇帝的同母弟。他生性淡泊,對皇位爭奪沒有興趣。

據史料記載,和珅是乾隆末年最大的暴發戶,他的房屋財產及珍寶珠玩早已引起乾隆皇帝諸子的垂涎。

永璘曾直言不諱地向諸兄長們袒露心跡,他表示自己無意于角逐嗣皇帝寶座,最高理想就是獲得和珅的府第:“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府第賜居,則吾愿足矣!”昭梿:《嘯亭雜錄》(續錄)卷5,慶僖王。此語雖含玩世不恭的口吻,倒也是永璘真情的流露。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果然,嘉慶帝親政后,處理的第一件實政就是制裁和珅,并將和珅府第“賜永璘”。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76年版,第9096頁。

這件事情的大致經過要從和珅說起。

和珅相貌出眾,才思敏捷,又會察言觀色,善于揣摸乾隆皇帝的心思,更有一口伶牙俐齒,善于插科打諢,能夠在君臣關系嚴肅有余的情況下,讓乾隆皇帝感到放松。憑借這幾樣法寶,和珅很快就成為乾隆皇帝晚年身邊須臾不可缺少的弄臣。

和珅雖身為大臣,卻終日在乾隆皇帝身邊奔走扶掖,在重大典禮及接見外國使臣的場合,亦無所不至地照料著乾隆皇帝的生活瑣事。對此,早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朝鮮使臣便頗有微詞,稱:“彼朝上下全沒儀節……惟和珅、福長安輩數人,俱以大臣常在御前,言不稱臣,必曰奴才,隨旨使令,殆同皂隸,殊無禮貌,可見習俗之本然。”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1冊,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762頁。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朝鮮使臣又有如下記載:“皇帝如咳唾之時,和珅以溺器進之,紀綱可知。”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1冊,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4840頁。除了照料乾隆皇帝的日常生活外,和珅還以善謔調劑森嚴肅穆的宮廷氣氛。禮親王昭梿曾言:“和相雖位極人臣,然殊乏大臣體度,好言市井謔語,以為嬉笑。嘗于乾清宮演禮,諸王大臣多有俊雅者,和相笑曰:‘今日如孫武子教演女兒兵矣!’”昭梿:《嘯亭雜錄》卷9,和相善謔。據說當時王公貴族有傅粉涂脂者,和珅所謂女兒兵即譏諷此種情狀。正因為和珅善于捕捉笑料,幽默風趣,故深得乾隆皇帝的歡心,主眷日隆。

不過,和珅在政治上飛黃騰達,主要的因素還是由于他的聰慧過人。

與不學無術的一些滿洲貴戚相比,和珅能背誦《論語》、《孟子》等傳統典籍,也頗諳熟時事政治;而與漢族大臣相比,他既通曉滿漢文字,又能粗通蒙古、西番文字。因此,遇有重大軍政決策,和珅均能“承訓書諭”,著實讓乾隆帝感到愜意。

正因為如此,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珅晉封三等忠襄伯,為圖形紫光閣的二十名功臣之一,并且有御制贊詩曰:“承訓書諭,兼通清漢。旁午軍事,惟明且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爾喀平定,和珅又作為十五名功臣之一而圖形紫光閣。乾隆皇帝再一次褒贊他“清文、漢文,蒙古、西番,頗通大意,勤勞書旨,允稱能事”。乾隆皇帝在贊詩中加注曰:“去歲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機宜,每兼用漢、清文,此外頒諭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并兼用蒙古、西番字,臣工中通曉西番字者,殊難其人,惟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鄂爾泰纂:《八旗通志》二,卷首六,天章。

對于軍國大事,乾隆皇帝乾綱獨斷,并不需要臣工有治國安邦那樣的雄才大略。相反,小有才智,善解人意,能夠無差錯地“承旨書諭”,才是這位專制皇帝需要的人臣。和珅恰恰符合這一條件,這是他能獲得乾隆皇帝長期寵信不衰的根本所在。

據史料記載,和珅的機敏,亦為朝廷上下所公認。當時便有傳說,說和珅過目不忘,辦事效率高。就連嘉慶帝后來處置和珅時,亦不得不在御批中承認其“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梁章鉅:《浪跡叢談》第6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

和珅以一微不足道的御前侍衛,靠服侍乾隆皇帝和能機敏承旨而發跡,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大的政治暴發戶。

乾隆皇帝耄耋之年,精力不濟,和珅乘機攬權用事,除了繼續掌管吏部、刑部、戶部及戶部三庫、崇文門監督等實權部門外,更進而把持軍機處,并用印文傳知各省,抄送折稿時,另以副封關會軍機處。

清代是君主專制獨裁發展到頂峰的時代。其表現之一,即是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創立的密折陳奏制度與軍機處機構。軍機處是皇帝行使權力的中樞機構,軍機大臣都是皇帝精心挑選的忠誠可靠者,他們秉承皇帝的旨意承辦軍機大事,直接對皇帝負責。軍機大臣不準與部院大臣及督撫、將軍交往。密折陳奏制度是皇帝和大臣單線書面聯系的渠道。大臣及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個別經過特許的道府、知縣等中下級官吏均可將所見所聞寫成密折,盛以特制的木匣直達御前,由皇帝親自開拆批示。皇帝的朱批也同樣照此下傳。各級官員之間絕對不許私下互通奏折及朱批的內容。這個制度能使下情上達,便于皇帝迅速地了解各地情況,成為清代皇帝直接控制操縱地方官員的情報網。各級官員們亦因此而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彼此戒備防范,有所顧忌。但是,和珅控制了軍機處后,不經請示乾隆皇帝就任意撤換軍機處記名人員,以印文形式命令各省:將直呈御覽的密折另抄一份,投送軍機處。所謂“副封關會軍機處”,實際上就是先交和珅過目。據朝鮮使臣的冷眼觀察,認為和珅即便如此跋扈張狂,也未必有心僭越乾隆皇帝,只不過是借此“預知所奏事件,作為應對便捷,而以顯其能。故督撫等先將奏稿私書質問,便成已例”。吳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第12冊,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5019頁。和珅的這種做法,客觀上造成并助長了內外大臣“通同扶飾”的弊病,破壞了康、雍二帝苦心創建的密折陳奏制度,更架空了顢頇老邁的乾隆皇帝。這深為嘉慶皇帝所忌恨。

另外,和珅還利用審查貢品的權力,明目張膽地大肆侵吞內外大臣的貢品。納貢本是皇帝的特權,和珅竟敢公然將貢品據為己有,“四方進御之物,上者悉入珅第,次者始入宮也”。據說,“孫文靖士毅歸自越南,待漏宮門外,與珅相直。珅問曰:‘公所持何物?’文靖曰:‘一鼻煙壺耳。’索視之,則明珠一粒,大如雀卵,雕成者也。珅贊不絕口,曰:‘以此相惠可乎?’文靖大窘曰:‘昨已奏聞,少選即當呈進,奈何!’珅微哂曰:‘相戲耳,公何見小如是。’閱數日,復相遇直廬,和語文靖:‘昨亦得一珠壺,不知視公所奉者若何。’持示文靖,即前日物也。文靖方謂上賜,徐察之,并無其事。乃知珅出入禁庭,遇所喜之物,徑攜之以出,不復關白也。其權勢之恣橫如此。”李岳瑞:《春冰室野乘·紀和珅遺事》。這一記載雖系傳聞,但事出有因,和珅隨便截留進獻皇帝的貢品卻極可能是歷史的真實。

副封關會軍機處及截留貢品,均為嘉慶皇帝所不能容忍,他深知長此以往,皇帝就有大權旁落之虞,無奈礙于太上皇春秋已高,宮中又少不了這位寵臣而不便動手。因此,一俟太上皇龍馭上賓,嘉慶皇帝獨踞金鑾寶座,便立即果斷處置了和珅。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即乾隆皇帝崩逝的當日,嘉慶帝不露聲色,任命和珅參與總理乾隆皇帝葬儀,先穩住和珅,然后在暗地里加強自己的陣容:加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下詔急調自己老師朱珪火速赴京;授意給事中廣興彈劾和珅。嘉慶皇帝處置和珅是與他收攬權力同步進行的。初五日(9日),針對和珅破壞軍機處和密折陳奏制度,嘉慶皇帝重申:“凡九卿科道有奏事之責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封章密奏。”《清仁宗實錄》卷37,嘉慶四年正月甲子。強調封章密奏,無異于宣布廢除副封呈送和珅的舊規。至初八日(12日),嘉慶皇帝便急不可待地對和珅下了狠手。他召集群臣宣讀乾隆皇帝遺詔,隨后立即當眾命令兩位皇兄儀親王永璇、成親王永理出馬,由勇士阿蘭保仗劍隨行,前往捕拿和珅及依附于和珅的福長安,將他們革職下獄,查抄家產。隨后,嘉慶皇帝又下旨令永璇總理吏部,永理總理戶部及三庫,綿恩任步軍統領,凡以前和珅所把持的樞要部門,皆被嘉慶皇帝的兄弟子侄或心腹親信所接管。

十一日(15日),嘉慶皇帝向內閣正式宣布和珅罪狀。

十八日(22日),清廷宣布:鑒于和珅曾為首輔大臣,為國體起見加恩寬大,特賜令自盡。福長安則被押往和珅內室,跪視和珅自盡,因福長安過去常為乾隆皇帝沏茶倒水,特派遣他到裕陵充任供茶拜唐阿。和珅的弟弟和琳因早已在川楚軍前病逝,他曾緣軍功配享太廟,設立專祠,至此時也被明令撤出太廟、拆毀專祠。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因系固倫額駙,看在他妻子十公主的面子上仍保留伯爵封號,令其在家閑住。

嘉慶皇帝處置貪官和珅,在政治上維護了皇權,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在經濟上更是收益豐饒。和珅案后,嘉慶皇帝果真滿足了當初不爭皇位爭府第的弟弟永璘的愿望,將和珅府第的一半分給了他,另一半分給了妹妹十公主,而和珅的園林則分給兄長成親王永理。永璘住進和珅府第之初,這所和珅故宅稱惠郡王府,后隨著永璘的封號由惠郡王改為慶郡王,這座王府亦改稱慶郡王府。

可以說,永璘在嘉慶初年得到的實惠無人能及。嘉慶皇帝之所以恩寵永璘,一奶同胞固然是重要原因,而永璘的“不爭”和“聽話”更是重要因素。當初,雍正皇帝和十四阿哥允禵也是一母所生,卻兄弟猜忌,終生不睦,究其原因,就在于十四阿哥允禵的“爭”和“不聽話”。

和珅家私龐大。據同、光年間的大臣薛福成在《庸盦筆記》中記述,嘉慶四年正月十七日(1799年2月21日),嘉慶皇帝發布上諭,宣布查抄結果:“前令十一王爺、盛住、慶桂等查抄和珅家產,呈送清單,朕已閱看,共一百零九號,內有八十三號尚未估價,將原單交八王爺、綿二爺、劉中堂、盛住,會同戶、工二部,悉心公同估價,另單具奏。已估者二十六號,合算共計銀二萬二千三百八十九萬五千一百六十兩,著存戶部外庫,以備川、陜、楚、豫撫恤歸農之需。”薛福成:《庸盦筆記》卷3,查抄和珅住宅花園清單。僅數天功夫,查抄財產的四分之一就達2.2億兩銀之巨,相當于同時期大清國國庫五年收入之和。

和珅死后,他的財產又陸續被清出許多。這個清朝第一大貪官,由于貪欲無度,不僅沒有保住自己的首級,而且死后所貪資產也全部充公,徒給后人留下一段笑料。

不料,多年以后,在貪官和珅的這所府邸,又產生了另一位能與和珅的腐敗并駕齊驅的大貪官奕劻。這個在清末數年握有政府大權而又缺乏監督的腐敗高官,直將清王朝這艘破船引向覆亡之地而使之觸礁沉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株洲市| 抚州市| 沾益县| 万源市| 定安县| 浠水县| 临武县| 绍兴县| 梁河县| 黄浦区| 台南县| 监利县| 江安县| 镇坪县| 绍兴市| 张家界市| 丰县| 永州市| 郴州市| 皮山县| 河东区| 旅游| 湟中县| 滁州市| 枣庄市| 休宁县| 陕西省| 蓬溪县| 伊金霍洛旗| 濮阳县| 家居| 玉山县| 玛多县| 东乌珠穆沁旗| 虹口区| 志丹县| 朝阳县| 红安县| 若羌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