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悅誠服(1)
- 說漂亮話,辦漂亮事,做漂亮人大全集
- 趙穎 車坤
- 5552字
- 2013-09-08 10:01:07
——說服的話如何說得漂亮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不敢直接面對自己的不足之處。不面對,就不能改進。你能這么做,說明你已經成功了一半。
1.對于斤斤計較的人先潑盆冷水
拋開個人的高尚道德和甘愿犧牲的精神,從本質上看待人們,每一個人都會因為一些小事情而計較。當條件有好壞對比時,每個人都愿意接受好的。現在的問題是,沒有好的條件,只有壞的條件,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說服喜歡計較的人來輕松地接受呢?
讓別人接受他不愿意接受的事情,僅僅說好聽的話,是不能夠達到目的的。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先說一句最難聽的話,給他潑一盆冷水。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冷熱水效應”,意思是你想讓對方接受你手中的溫水,但是這水不是對方想要的,對方想要的是熱水。如何不動聲色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溫水?那就是先給對方一杯冷水,然后再給溫水,有冷水的對比,他會心甘情愿甚至非常高興地接受這杯溫水。魯迅先生說:“如果有人提議在房子墻壁上開個窗口,勢必會遭到眾人的反對,窗口肯定開不成。可是如果提議把房頂扒掉,眾人則會相應退讓,同意開個窗口。”這句話就道出了這種說服方法的奧妙之處。
一家公司因為經營的問題,想在一段時期內降低員工的獎金的比例,等效益好轉了之后再提高。涉及員工收入的問題,可以確定員工肯定會有意見,不愿意接受這樣的降薪,如果不能把話說好,即使員工們不辭職,也會失去對工作的熱情。經理左思右想,最后他召集了全體員工開會,說道:“公司近來效益不佳,這一點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因為怕難以保證大家的收入像以前那么高,所以想裁員。”大家一聽便炸了鍋,因為誰都不能確定自己不被裁。有人說:“我們跟公司這么長時間,風風雨雨的,咋能說裁就裁!”經理一聽,面帶難色地說道:“其實公司不想裁員,如果大家能大度一些,接受較低的獎金比例,那么就可以都留下來,等公司效益好轉后再恢復。”沒想到大家一致點頭同意,又都開開心心地回去繼續工作了。
在談判中,恰當地應用一些技巧,就得有人扮黑臉,有人扮紅臉。這也是“冷熱水效應”的運用。扮黑臉的人把事情說得特別的糟,然后扮紅臉的人說出一個稍好一點的條件,這樣對方就可能欣賞接受了。
一家企業中,有一對配合非常默契的搭檔老王和老李。如果進行業務的談判,這兩個人的組合肯定是馬到成功,談的條件對企業也十分有利。他們采取的是什么樣的方法呢?先是老王扮黑臉,說出最糟的條件,讓對方覺得非常失望,甚至要談不下去了。這時候,老李再出面,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當然這個方案也就是他們談判的目標方案。對方會覺得老李提出的方案還不錯,比剛才的方案強多了,就非常容易接受。這種談判技巧,在經商洽談中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由此可見,在說服別人接受一個條件或事情時,如果你知道對方對這個事情不滿意,就可以拿更糟糕的事情來對比,先給他潑一盆冷水,讓他的心涼到極點,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條件或要求。這個時候,你根本不用去說服,他就會欣然接受了。
2.對于自以為是的人要采用“移花接木”法
在日常生活中常會遇見一些固執的人,他們總是認為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對別人的想法視而不見。這樣的人一般會是老板或者上司。其實,這種自以為是的人都有一個通病——好面子。他們拒絕別人的建議,可能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或權威。遇到這樣的人,采取的說服方法最好就是“移花接木”——把自己的想法移植到他的頭腦中,成為他自己的想法,在他的大腦里開花,在他的行為中結果。
一家美國電子公司的經理安娜對這種“移花接木”的說服方法非常認可,她認為讓一個人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者工作程序的最好方法,就是讓這個人認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在他們工廠里有一個生產監督員,是很固執的人,非常不愿意接受別人的建議。有一天,安娜在工廠里檢查完后,認為如果把3號切割機搬到另一邊去,然后再加兩個電動卷繞站,就能提高生產效率。她本想命令生產監督員去這么做,可一想這個監督員一向不愛聽別人的建議。于是她就以征求、詢問的語氣說明了自己的想法,最后問道:“我想知道這件事情你是怎么考慮的?”
沒想到第二天,生產監督員就來到了安娜的辦公室,說道:“昨天晚上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咱們把3號切割機搬到另一邊,然后再加兩個電動卷繞站,我們就能大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安娜聽后非常高興,因為這正是她想要的結果,而且這種結果比直接告訴或命令這個監督員去做要好得多。由此,她得出了這樣一個經驗:人們都不喜歡被別人告訴他們怎樣去做自己的工作,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所以,在說服別人時,不妨把自己的想法移植到他的大腦之中,變成他自己的想法,從而達到說服的效果。
3.借他人之口進行說服
人們總是有一種這樣的反應,就是如果一個消息對他人有利的話,就會懷疑你所說的話的真實性。
如果你對一位男士說:“您的發型真特別!”他一定會相信。但是如果你對他說:“先生,我們新設計的這種發型肯定更適合您!”他通常會表示懷疑而猶豫不決。
在銷售過程中,我們不需要說服別人接受我們的產品或者觀點,讓人們相信我們的話是真的,不是欺騙。想要做一個成功的“推銷者”,總是能夠說服別人,其實這并不難。
如果您是一名推銷員的話,不要自己直接說,而是要借別人的口。比如,你想推銷你的奶粉,不論你說它有多好,并不見得會有多少用處,但是如果你說:“我們那幢樓的人幾乎都喝這個牌子的奶粉,都說質量不錯!”恐怕顧客就會動心了。沒有人會去考察那里的情況是否真的如你所說,但是他相信這個牌子肯定不錯,這樣你就成功了。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說服對象,他們或許是你的父母、你的老板、你的顧客、你的朋友、你應聘的主考官……因此,說服別人要掌握一些技巧。
有一種人習慣拒絕那些想要說服他的人,所以經常都處于“不”的心理組織狀態之中。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就會呈現僵硬的表情和姿勢。對付這種人,該怎么辦呢?如果一開始就提出問題,絕不能打破他“不”的心理。所以,你得努力尋找與對方一致的地方,先讓對方贊同你遠離主題的意見,從而使其對你的話感興趣,而后再想法慢慢地將你的想法引入話題,最終求得對方的同意。對待這樣的情況,是急不來的,你必須在思想上超前一步,讓對方跟著你走。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約翰固執地愛上了商人的女兒柯尼亞,但柯尼亞始終拒絕正眼看他,因為他是個古怪可笑的駝子。
這天,約翰找到柯尼亞,鼓足勇氣問:“你相信姻緣天注定嗎?”柯尼亞盯著天花板答了一句:“相信。”然后反問他:“你相信嗎?”他回答:“我聽說,每個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會告訴他將來要娶的是哪一個女孩。我出生的時候,未來的新娘便已經配給我了。上帝還告訴我,我的新娘是個駝子。我當即向上帝懇求:‘上帝啊,一個駝背的婦女將是個悲劇,求你把駝背賜給我,將美貌留給我的新娘。’”當時,柯尼亞看著約翰的眼睛,并被內心深處的某些記憶攪亂了。她把手伸向他,之后成了他最摯愛的妻子。
有時候在生活中,只要能夠掌握一些方法,多為別人想一想,我們就能更好地說服別人。不過,當你說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話時,人們通常會懷疑你和你所說的話,這時你就要以另一種方式去說,借他人之口,論自己之事。不要直接闡述,而是要引用他人的話,讓別人來替你說話。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現場,卻可以大大消除這種懷疑。
例如,如果有人問你這家公司好不好,你可以這樣回答:“我的同學都在此工作,不好的話,他會待在這兒嗎?”
事實上,是你的同學為你有效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盡管你的同學并不在旁邊。
再比如,你申請一家公司的職位,但你未來的老板正猶豫你是否能勝任這個工作,你就可以談談你以前的老板對你的工作是多么滿意。
在這些例子里,你不必直接回答問題。你的同學,你過去的領導,會替你回答問題,這樣你會給談話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為人們通常很少懷疑你間接描述的事實的真實性,會認為你是站在他的角度看待和分析問題。然而,當你直接說出來時,他們就會深表懷疑。因此,要通過第三者的嘴去講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你與別人爭論某個問題,分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就是不能說服對方,有時還會被對方“駁”得啞口無言。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學家認為,要爭取別人贊同自己的觀點,光是觀點正確還不夠,還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術。在你引述別人的話時,如果還能運用一些成功的故事,或引用事實和統計數據來說話,那么,你的說服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另外,你還要抓住對方的心理作為突破點。
心理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許多增強說服力的方法,其中有六種是最基本的。
(1)利用“居家優勢”。
鄰居家的一棵大樹盤根錯節,枝葉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園菜地的陽光,你想與他商量一下這個問題,是應該到他家去呢,還是請他到你家來呢?
心理學家拉爾夫?泰勒等人曾經按支配能力(即影響別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學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組成一個小組,讓他們討論大學十個預算削減計劃中哪一個最好。一半的小組在支配能力高的學生寢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學生寢室里。泰勒發現,討論的結果總是按照寢室主人的意見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學生。
由此可見,一個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比在別人的環境中更有說服力,在日常生活中應充分利用“居家優勢”,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辦公室里討論事情,也應盡量爭取在中性環境中進行,這樣對方也沒有居家優勢。
(2)修飾儀表。
如果你想讓上級在申請書上簽字,是不怕麻煩精心修飾一下儀表,還是相信別人會聽其言而不觀其貌呢?
我們通常認為,別人的言談給我們的影響要比外表大得多。其實并不盡然,我們總會不自覺地以貌取人。有人通過實驗證明,在尋求路人幫助的時候,那些儀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邊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3)使自己等同于對方。
你試圖鼓動一批員工去某個地方工作,而他們卻情愿到別的地方去,你怎樣引起他們的興趣呢?
許多研究者認為,如果你試圖改變某人的個人愛好,這是行不通的,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說服力。例如,一個優秀的推銷員總是使自己的聲調、音量、節奏與顧客相稱,甚至身體姿勢、呼吸等也無意識地與顧客一致,這是因為人類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傾向。正如心理學家哈斯所說:“一個造酒廠的老板可以告訴你為什么一種啤酒比另一種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識淵博的,還是學識疏淺的,卻可能對你選擇哪一種啤酒具有更大的影響。”
(4)反映對方的感受。
你準備拜訪隔壁新搬來的一對夫婦,請他們為社區的某項工程募捐,用哪種方式最好呢?平庸的勸說者是開門見山提出要求,結果發生爭執,陷入僵局;而優秀的勸說者則首先建立信任和同情的氣氛,如果主人為某事煩惱,他就說:“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會這樣。”這樣就顯示了他對別人感情的尊重。以后談話時,對方也會加以重視。
當然,優秀的勸說者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他也會遭到別人的反對。這時,老練的勸說者往往會重新陳述對方的意見,承認它具有優點,然后才指出自己的意見更好,更全面。研究證明,在下結論前,承認雙方的觀點,要比只講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5)提出有力的證據。
你準備參加某次決策會議,為一項事業爭取更大的一筆錢款,但是這項事業不被大家所重視。那么,什么樣的證據最有說服力呢?
向聽眾提供可靠的資料而不是個人的看法,就會增加說服力。但要注意,聽眾受到證據的影響,也相同程度地受到證據來源的影響。在一項實驗中,讓兩組被試者聽到關于沒有處方是否可以賣抗組胺片的爭論,然后告訴一組被試者說可以賣的證據來自《新英格蘭生理和醫學月刊》(這是虛構的),另一組則被告知證據來自一家流行畫報。結果發現,第一組比第二組有更多的人贊成,沒有處方也可以賣抗組胺片。因此,引用權威這種有力的證據更能消除聽眾的先入之見。
(6)運用具體情節和事例。
你刊登廣告,推銷某種營養品,是把營養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詳細介紹一番好,還是介紹某個服用者使用后是如何稱贊這種營養品好呢?
個別具體化的事例和經驗比概括的論證和一般原則更有說服力,優秀的勸說者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因此,你要多賣掉營養品,你就應酌情使用后面一種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說服別人,就應旁征博引,使用具體的例子,而不是一味地空洞說教。
總而言之,說服別人,贏得贊同的能力并不是神秘的天賦,通過學習一些社會交往技能,就可以增強自己言談的說服力。
4.已經被拒絕的你,如何說服對方
在說服別人時,直接的說服往往會遭到直接的拒絕,這個時候,不妨先退出一段距離,找到其他的切入點,然后一點一點地介入,一步一步向目標接近。
在這方面不妨向電話的發明人貝爾學習。電話機發明成功后,貝爾進行了一些新的電器的實驗,但是這個時候遇到了更大的麻煩——缺錢。眼看實驗難以進行下去了,貝爾想找投資人籌錢,他聽說有一位叫許拜特的投資家,在投資方面很有眼光,于是就直接找到了他。可是許拜特對這種投資不感興趣,當下給予否決。貝爾正想轉身離開時,一抬眼發現在許拜特家里放著一臺鋼琴,貝爾就問道:“看來閣下對音樂很感興趣。”許拜特點了一下頭。貝爾就走到了鋼琴旁邊,彈了一曲,一邊彈一邊說道:“鋼琴真是神奇,你看,只是我的手指在琴鍵上一碰,它就能傳出這么動聽的音樂。”
許拜特聽到音樂后,臉色緩和了一些,對貝爾的話面露好奇,貝爾就給他詳細地解釋了鋼琴的結構以及和音或復音電信機的原理,解釋完了他又說道:“如果你在此處彈奏著美妙的音樂,你想沒想過這音樂能讓千里之外的人同時聽到呢?”
許拜特為之一動,立刻盯著貝爾問道:“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貝爾覺得這時候時機已經成熟,就接著說道:“通過電話機就能實現呀!我發明了電話,現在已經向全世界推廣了。接下來我將有另一項實驗,假如成功,會和電話機一樣神奇,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您投資的錢會有很大利潤的。”
許拜特一聽貝爾的話,對投資的態度改變了。貝爾又給他細算了一筆賬,兩個人的合作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