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11章 無聲勝有聲——說不出口的話用肢體語言來代替
- 第10章 學會反擊——一味忍讓只會帶來更大的傷害
- 第9章 含蓄批評——會批評可以不傷人
- 第8章 委婉發泄——每個人都有表達不滿的權利
- 第7章 適時拒絕——別讓“勉強自己”成了一種習慣
- 第6章 巧言說服——打動人心的說服最有效
第1章 前言
在生活中,很多人被“不好意思”牽著鼻子走:
當他們需要求助的時候,他們“不好意思”張口,于是不管多大的困難都咬著牙一個人來扛,結果自己卻沒有能力走出困境;
在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時,他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結果自己常常出力不討好,麻煩不斷;
他們“不好意思”大膽推銷自己,即使遇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們也會因羞于表現自己而錯失良機,結果造成很大的遺憾;
他們總是“不好意思”贊美、奉承他人,總是一副正直嚴謹的樣子,結果反而成了眾人嫌棄的“冷漠”人。
其實,“不好意思”是一種失敗的心理習慣在作祟。這種心理習慣根深蒂固,常常讓人們深受其害。
恭順謙和、禮貌謙卑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潛移默化地受這種傳統思想的影響。在懵懂的年齡,父母就開始給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不要爭,不要搶,吃虧是福。受此影響,許多人開始不問世事,遇事不積極,說話、做事總是感覺不好意思,習慣于凡事委曲求全,把“不好意思”當作逃避現實的借口,并以“佛系”標榜這種“不爭不搶、忍氣吞聲”的做法。
此外,造成不好意思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長期以來的“好人情結”;自卑心理所引起的討好行為;愛面子;心理脆弱;被扭曲的價值觀;被愛綁架,依賴成了習慣;等等。這些都會使你常常將“不好意思”掛在嘴邊。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目前人類的生存越來越遵循叢林法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之下,不好意思已經是懦弱、無能、自卑的代名詞。在如今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如果時時事事都不好意思,那么只會讓自己被別人利用,被現代社會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社會法則拋棄,在被動落后的局面中越陷越深。
事實上,生活中的大部分煩惱的根源在于你的“不好意思”心態。我們每天都在被不好意思傷害著,積少成多,長期如此,就會造成大災難,一輩子積累下來,就會讓你徹底失敗。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讓自己的處境發生質的改變,我們首先要改變自己“不好意思”的心態。
本書結合現代社會學、心理學、行為學等領域的一系列最新理論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探討了造成“不好意思”心態的原因,以及因此帶來的危害,并通過列舉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總結了很多實用的擺脫“不好意思”心態的方法。本書從“推銷自己”“適當恭維”“主動說服”“適時拒絕”“委婉發泄”“含蓄批評”“學會反擊”等角度,理論聯系實際,幫助讀者意識到“不好意思”帶來的危害,丟掉“不好意思”的想法,改掉“不好意思”的壞毛病,學會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要求,學會贊美和溝通,不靦腆、不回避、不被動、不妥協、不迎合、不憋屈、不懦弱,掌控自己的人生,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相信通過閱讀本書,你能夠拋下面子,不被面子束縛,做一個不辜負自己、不違背自己本意的“好意思”的人,不再受到“不好意思”的傷害,學會掌控自己人生和生活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