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通志》亦有“六書略”一門。夫六書之法,限于中國文字,而此則以滿文、蒙文、回回文充之。見篆書有倒薤、懸針、垂露諸體,亦被滿文、蒙文、回回文以倒薤、懸針、垂露之名。又以大寫者為大篆,小寫者為小篆,稱大篆為史籀作,小篆為李斯作,豈非可笑之甚耶!當時若僅續修一部,或《通典》或《通考》,自唐至明,附以清制,固未嘗不可。
無如高宗之好夸大,欲多成巨帙,以掩前代所作,不知適以招疊床架屋之譏也(清...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皇朝通志》亦有“六書略”一門。夫六書之法,限于中國文字,而此則以滿文、蒙文、回回文充之。見篆書有倒薤、懸針、垂露諸體,亦被滿文、蒙文、回回文以倒薤、懸針、垂露之名。又以大寫者為大篆,小寫者為小篆,稱大篆為史籀作,小篆為李斯作,豈非可笑之甚耶!當時若僅續修一部,或《通典》或《通考》,自唐至明,附以清制,固未嘗不可。
無如高宗之好夸大,欲多成巨帙,以掩前代所作,不知適以招疊床架屋之譏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