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蘇聯解體后俄國史學家如何看待巴黎公社

這個題目出得不很確切,我主要是想講一講蘇聯解體后俄國史學家是如何看待和研究巴黎公社的,與以前有什么不同。因為時間比較緊,來不及收集很多資料,因此不能籠統地講俄國史學界或史學家整體,只能就目前見到的資料簡單地說說。

大家知道,巴黎公社在蘇聯史學界一直是很受重視的。有關的專著、論文、資料等研究成果是很多的。每逢巴黎公社的周年紀念,學術界往往要舉行學術會議。記得1991年巴黎公社成立120周年時,蘇聯學術界在莫斯科舉行了一個紀念性的國際研討會。我當時正在莫斯科,就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會議參加者對巴黎公社的評價是很高的。可是這年年底蘇聯就解體了。解體以后俄國史學家又是怎樣看待巴黎公社的呢?

我們需要先簡單地了解一下蘇聯解體后的俄國史學發展。這是個很大的專門題目,我自然無法在這里詳述。但是需要簡單地概括一下,這有助于我們了解他們對巴黎公社這樣的具體問題的研究和教學情況。簡單說來,在蘇聯解體之前,即自1987年戈爾巴喬夫實行“公開性”“填補歷史空白點”以來,在蘇聯迅即掀起了猛烈的“歷史熱”。各種報刊連篇累牘地發表“歷史文章”,幾乎對蘇聯歷史上的所有問題都進行了“翻案”“解謎”。這股“歷史熱”旨在告訴人們:過去的歷史書籍掩蓋了真相,講的都是謊言,因此全部歷史都要重寫。這股“歷史熱”溫度很高,影響不小。有兩位俄國歷史學家事后指出:“這是多么令人奇怪的時代。所有的人都成了歷史學家。我們是多么努力地在填補歷史的 ‘空白點’,以致都沒有察覺到,如何在一個美妙的瞬間,不僅歷史沒有了 ‘空白點’,連歷史本身也不存在了。”這場鬧劇大致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逐漸平息。值得注意的是,成為“歷史熱”主角的并不是職業歷史學家,而是政論家、記者、作家等。1991年蘇聯解體以后,雖然洶涌的“歷史熱”退潮,但是史學界的情況還相當混亂和消沉。大致到1995年,即20世紀90年代中期,情況開始好轉。越來越多的職業歷史學家打破沉默,不僅繼續從事各自的專業研究,而且開始反思蘇聯歷史學的遺產和教訓以及今后的前景。從這以后,俄國的歷史學發展就越來越快了。自然,比起蘇聯史學來,俄國的歷史學有許多新的特點,但是這些都是需要專門研究的。這里就不多說了。

今年是巴黎公社140周年紀念,我們就著重講講蘇聯解體后俄國史學家對巴黎公社的看法。

要了解蘇聯解體后俄國史學家對巴黎公社的看法,我們可以舉出一個有說服力的例子,那就是看看目前在俄國大學里用的《世界歷史教科書》是如何敘述巴黎公社的。我們選取的一本是由Г. Б.波利亞克和А. Н.馬爾科娃主編的于2009年出版的第三版(修訂版)。它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分別是在1997年和2000年出版的。從上面的敘述中已可看出,90年代中期以后,俄國歷史學的發展已逐漸進入正常的軌道。而這本《世界歷史教科書》的第一版是在1997年,也就是在俄國史學正常發展的時候出版的,后兩版就更不用說了。因此,選取這本教科書應是合適的。需要說明的是,俄國各大學的歷史教科書并不是統一的,但是這本前后出了三版,可見其使用是相當普遍的。

這本《世界歷史教科書》與蘇聯解體以前的教科書和其他世界近代史著作相比較,其中有關巴黎公社的敘述是有很大差異的。

第一,歷史地位大大降低。在《世界歷史教科書》里,巴黎公社根本沒有列為專門的一章,甚至沒有列為一節,也沒有列為專門的一小節。而是在題為“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一節的總共三個小節中列入題為“第三共和國·巴黎公社”的小小節中,可見其重要性的降低。因為1991年之前,在蘇聯大學的“世界近代史”或“世界歷史”教科書中,“巴黎公社”都是單獨列為一章的,而且是作為世界近代史第二(或第三)階段開始的標志的,這一章往往是“世界近代史”課本第二部分(或第三部分)的開篇之章。

巴黎公社在《世界歷史教科書》里地位的降低,還可以從這一小節的三幅插圖中看出,因為這三幅插圖中只有一幅是有關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街壘戰的,沒有一張公社活動家的照片,而第三共和國第一任總統麥克-馬洪卻有一張照片。而麥克-馬洪元帥正是梯也爾政府從凡爾賽派往巴黎的13萬政府軍的指揮官。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第二,從篇幅和內容來看,《世界歷史教科書》對巴黎公社的敘述是十分簡單的,總共只用了不到一頁的篇幅,實際上只有一段話。這段話指出,在3月26日,為了管理巴黎,成立了一個公社性質的委員會,即由工人、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組成的巴黎公社。公社下設十個實施立法和行政權力的委員會。接著教科書概括地敘述了巴黎公社實行的政策,承認這些政策的實行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粉碎了官僚主義的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實行了國家工作人員的選舉制和輪換制、國家工作人員向人民報告的制度,把職員的工資與熟練工人的工資拉平,宣告教會脫離國家。接著就講巴黎公社被鎮壓的情況:5月21日政府軍進入巴黎,公社社員血戰7天后被鎮壓,計有25000名社員犧牲,約40000名社員被投入監獄或服勞役。

以上可以說是這本教科書有關巴黎公社的全部內容,至少是主要內容。其中既沒有談到巴黎公社的任何活動家,也沒有分析巴黎公社及其措施的歷史意義。它的內容甚至還比不上接著有關第三共和國成立和麥克-馬洪當總統的敘述。可見,在《世界歷史教科書》編者的眼里,巴黎公社只是法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個普通事件,沒有任何特殊的意義。這與蘇聯解體前蘇聯學者對巴黎公社的評價可謂天壤之別。我們只要舉出在蘇聯時期出版的有關巴黎公社的專著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斯魯茨基著的《1871年巴黎公社》于1964年在莫斯科出版,蘇聯科學院編的《1871年巴黎公社史》在1971年即紀念巴黎公社一百周年時在莫斯科出版。這些專著尤其是后一部著作,對巴黎公社的歷史及其意義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論述。

第三,《世界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巴黎公社的敘述沒有一處提到馬克思、恩格斯和馬克思主義者的有關評價。這自然是可以想見的。蘇聯解體后,馬克思主義迅即失去了過去的主導地位。目前在好的情況下,一些嚴謹的學者還是保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尊重,并在具體的問題上征引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論證。

一葉知秋,通過對《世界歷史教科書》中有關巴黎公社的敘述,可以看到蘇聯解體后俄國史學家對這個問題的一般看法。當然,實際情況比這要復雜得多。因為目前俄國的史學界相當復雜,研究也有許多新的進展,俄國的史學家的情況也是如此。我們絕不可以以偏概全,我的發言只是從一個角度提供一些線索供大家參考罷了。

(2001年的一次發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元阳县| 柞水县| 淮南市| 西藏| 华宁县| 渝中区| 晋州市| 阿拉善右旗| 千阳县| 西林县| 漳州市| 南丰县| 重庆市| 上杭县| 页游| 伊川县| 阿荣旗| 津市市| 鄂州市| 泽州县| 崇义县| 始兴县| 宜兰市| 盘山县| 镇沅| 伊吾县| 甘肃省| 鸡西市| 夏邑县| 弥勒县| 开封市| 利川市| 锡林郭勒盟| 左权县| 施甸县| 扶绥县| 基隆市| 精河县| 旬阳县| 水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