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級關照與員工信任:三種歸因理論分析
- 江新會
- 2794字
- 2018-11-08 14:54:43
第四節 上級關照與信任上級的關系——理論模型
一 上級關照和信任上級的總體關系
本研究認為上級關照與下級對上級的信任從總體上來講是正相關關系。首先,由于人們的認知普遍存在自我服務的傾向,得到更多好處的下級更容易知覺到上級的積極方面(可信性),而未受到關照的下級更容易帶著懷疑和批評的眼光去審視上級,從而發現更多的消極方面。其次,提供好處對收到好處的人來說本身是一種積極行為,它展現了上級的關心、幫助、付出,這些都會提高好處接收者對上級仁善、正直等可信性因素的積極評價。然而,這些討論雖然說明了上級關照和下級對上級的信任之間關系的總體趨勢,卻沒有深入分析其復雜性和細節。下面,本研究借助之前提出的歸因框架深入分析不同的歸因維度是如何中介和調節上級關照與上級可信性之間的關系的。
二 上級關照歸因的方向與強度
本研究提出認可性歸因、情感性歸因以及交易性歸因,意指不僅受到關照的下級會對他們的有利結果做這三類歸因,而且對于沒有受到關照的下級,他們對自己不利結果的歸因也同樣在這三個維度上變化。具體地說,受關照的下級會做出類似“因為上級認可我”“因為上級和我的感情好”“因為我給過上級好處”的歸因;而未得到關照的下級會做出類似“因為上級對我不認可”“因為我和上級感情差”“因為我沒有給上級好處”的歸因。這樣,受到不同關照的下級在歸因方向上是不一樣的,卻共享同樣的歸因維度。這猶如對學業成就歸因的研究,考試成功者和失敗者都會在能力、難度、運氣等維度上歸因,但成功者自然是歸因于能力“強”,運氣“好”,而失敗者則歸因于能力“弱”,運氣“不好”(Weiner, 1972)。此外,不管是進行正向的還是負向的歸因,歸因者在同一歸因維度上的歸因強度還各不相同,并且這種強度在不同的方向之間是可以比較的。這就是為什么可以說學業成功者更多地歸因于努力,而受挫者更多地歸因于運氣,這種多與少的比較體現了不同方向的歸因在強度上是可以對照的。
本研究將三種歸因視作一個從負向的極值到正向的極值變化的連續體(continuum),從而考察它們和其他變量之間的線性關系。這能夠讓研究者便利地觀察歸因的連續變化引起的效應。對歸因變量的這種尺度化早有先例(Laird, 1974)。但是,本研究也非常重視歸因強度的獨立的心理意義:如果受到不同關照的下級在三種歸因維度上的權重有系統的差異,那么這一信息立即告訴研究者不同的關照引起了什么樣的心理效應(歸因偏向)。下面研究者先考慮歸因變量與其他變量在一個連續的變化尺度上的線性關系。
三 上級關照與能力可信性——認可性歸因的中介
本研究認為,在三種對上級關照的歸因中,與上級能力可信性相關的是認可性歸因。這是因為認可性歸因包含了下級對上級能否認識到他們的個人能力、責任感、已有的或潛在的工作貢獻的判斷。對于一個上級來說,除了他的專業和管理能力之外,能否知人善任,將是衡量他的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情感性歸因和交易性歸因并不和上級能力發生必然的聯系。具體來看,受到關照的下級,當他們采取認可性歸因時,自然暗指上級“有眼光”,因此提高他們對上級能力可信性的評估。反過來,對于未獲好處的下級,當他們將其歸因于上級對他們的不認可時,則極易產生屈才心理,抱怨上級的評價能力。也就是說,隨著認可性歸因的提高(從負到正),下級對上級能力可信性的評價會隨之提高。因此研究者提出:
研究假設1:認可性歸因完全中介上級關照與上級能力可信性之間的積極關系。
四 上級關照與正直可信性——認可性歸因的中介
本研究認為,認可性歸因還將與上級的正直可信性發生關系。研究者已經指出,工作場所中的績效評價和報酬分配等不可避免地含有個人主觀因素,很難做到絕對的客觀和公正。而受到關照的下級,在進行認可性歸因時,將視這種主觀傾斜為合理有效的,反之未受關照的下級將會質疑上級對自己的不認可的公允性。下級對上級正直可信性的判斷最核心的一點就是上級是否公平(Mayer, Davis & Schoorman, 1995)。此外,依據邁爾等(1995)對正直可信性的闡釋,置信方(trustor)與受信者(trustee)之間信念和價值觀之間的相容性是對受信者正直性判斷的又一關鍵(Mayer, et al., 1995; Sitkin & Roth, 1993)。當下級將上級關照歸因于上級認可時,自然包含了對上級與自己是否在很多觀念和看法上易于達成一致的暗示。
總的來說,隨著認可性歸因的提高,下級對上級正直可信性的評價也會提高。
研究假設2:認可性歸因完全中介上級關照與上級正直可信性之間的積極關系。
五 上級關照與仁善可信性——情感性歸因的中介
本研究認為,情感性歸因將在上級關照與仁善可信性之間唯一起到中介作用。這是因為情感性歸因意即將上級關照與否解釋為上級的私人關懷,從而和上級對自己的好意(goodwill)緊緊聯系在一起。相反,不管是認可性歸因還是交易性歸因都不會必然地與上級仁善可信性發生聯系。認可性歸因體現了上級“恰當地”(或不恰當地)進行了區別性的資源分配,但并不包含同情與牽掛。交易性歸因則更是將關照視為一種利益實現,不是體現上級“對我好不好”。結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
研究假設3:情感性歸因完全中介上級關照與上級仁善可信性之間的積極關系。
六 上級關照與正直可信性——交易性歸因的調節
首先,本研究認為和交易性歸因有真正聯系的是可信性中的正直要素而不是能力和仁善要素。將職權便利用于個人好處的獲取將引起下級對上級公正性與合法性的嚴重質疑,而不是好不好的問題(仁善)和能力強不強的問題。其次,研究者認為,雖然對于未受關照的下級,隨著交易性歸因的上升(負向歸因的減弱),他們對上級正直可信性的質疑也會隨之緩和,但是很難相信對于受到關照的下級,他們將得到的關照歸因于上級的功利目的會因此而更覺得上級正直。相反,本研究認為對于受到關照的下級,越多的交易性歸因將越引發他們對上級正直可信性的懷疑。因為交易性歸因本身揭示了下級對上級通過組織資源獲取個人利益的動機的知覺。從而可以看出,高交易性歸因會削弱上級關照對正直可信性的積極效應。因此研究者提出交易性歸因在上級關照與上級正直可信性之間起到調節作用。
研究假設4:交易性歸因將調節上級關照與上級正直可信性之間的關系,當交易性歸因高時,上級關照與正直可信性之間的積極關系將被削弱。
借鑒邁爾及其同事的研究(Mayer & Davis, 1999; Mayer &Gavin, 2005),本研究預期通過下級對上級能力、仁善、正直的知覺能高度預測下級對上級的信任水平。換言之,本研究認為上級關照及其歸因對下級信任上級的影響是以可信性三要素為中介的。
研究假設5:上級關照及其歸因對下級信任上級的效應是通過可信性三要素——能力、仁善、正直完全中介的。
將上述研究假設整合起來,本研究提出了一個從上級關照到三種不同的歸因再到三種可信性并最終作用到下級對上級的信任的一個理論模型(見圖2-3)。這一模型重點強調的是三種歸因到三種可信性之間的路徑是特定的而不是“盲目”的,并且歸因不僅起中介作用也起調節作用。檢測這一理論模型的合理性將是本研究的基本內容。

圖2-3 上級關照影響下級對上級信任度的理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