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 (3)

  • 西方哲學簡史
  • (英)伯蘭特.羅素
  • 4391字
  • 2013-08-03 03:16:04

畢達哥拉斯教義中認為人的身體不過是靈魂在世上寄托的地方,我們無以逃避,最好的凈化靈魂的方式是獻身無欲無求的科學事業,當一名旁觀者和觀察者。投身科學與沉思、觀察催生畢達哥拉斯得出了數學知識。真正為畢達哥拉斯鼓舞的人們從數學中也會感到那份神秘的沉醉,而僅僅是在學校課堂上聽數學課的人很難體會到這一點。真正的數學家是會像享受音樂一樣享受數學的。

畢達哥拉斯倫理學中的許多認識與現在截然相反,他認為觀眾、旁觀者比表演者要重要。就像足球賽中,他認為看球的人要比場上的隊員重要。擴大到國家,他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大眾。這種認識的變化與當時的社會有關,古希臘的哲人們因為沉思和當旁觀者而獲得認可,獲得神學的保障。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當時的哲人們崇尚思考,而不是勞動。

到了后來,沉思的目的不再是單純的思考,功利性加大。很好的一個例子便是,貴族對新工業文明的厭惡使得真理的定義變得更實用主義和工具主義。

純粹的數學誕生后,因為其是神圣沉思的結果,所以在神學、哲學、倫理學的發展中都得以介入。

畢達哥拉斯在宗教方面和數學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貢獻,影響深遠。在當時,這兩方面不像現在這樣涇渭分明,當時幾乎是不分家的。

科學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同某些虛幻的東西一起發展的,天文學與占星術,化學與煉丹術都是如此。數學呢?數學一方面非常精準,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檢驗;另一方面不是來源于生活,而是來源于純粹的思考、推斷。因此人們認為數學得出的結論是最理想的,如果現實與此不符,便會想方設法改變現實來符合這種理想。這種錯誤的認識導致了許多形而上學的錯誤。

畢達哥拉斯曾經說過“萬物都是數”,現在看這句話,它是不符合邏輯的。但是在畢達哥拉斯那里,并非沒有意義。他最早發現數與音樂之間的關系。他眼中的數是平面的或者立體的,就像撲克牌和骰子上面的數一樣。他認為世界是由一小塊一小塊的數目構成的,它們按照不同的排列構造成不同的物體。

畢達哥拉斯在數學方面最偉大的發現,是直角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埃及人最早發現兩條直角邊邊長若為3和4,則斜邊邊長為5。但是希臘人最早發現了3與4的平方和等于5的平方和,并給出了證明。

希臘的幾何學是從已知的事物開始演繹、推斷,因此推斷出的定理盡管只是一個理論,不是我們已知的事物,但是仍然被看做是正確的。當時幾何學的這種思考方式深深影響了哲學和科學的發展。

數學代表永恒,代表嚴謹,這是我們追求的信仰和真理的特點。數學來源于現實,但又高于現實。理論上的圓在現實中是絕對不存在的,無論你的圓規多么標準。我們在數學中談論的圓,都是理論上的圓。數學中的理論高于現實造成了人們對理論的崇拜,理論上有但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被歸于上帝所造。這樣,無論是宗教性偏濃,還是科學性偏濃的宗教都深受數學影響。

畢達哥拉斯開啟了神學與數學的結合,對宗教和哲學的影響一直持續到近代。畢達哥拉斯之前的俄耳甫斯教義與東方宗教的神秘主義無異,但是數學與神學結合后,使得西方的宗教帶有明顯的理性。畢達哥拉斯使得東西方的宗教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他對人類思想界的影響很少有人能與之媲美。深刻剖析柏拉圖,便會從中發現畢達哥拉斯的影子。理論上存在一個現實無法觸及的世界,這個觀點使得后世開始相信上帝是不朽的。這些觀點對后世的影響愈發明顯,下面就會提到。

赫拉克利特

現在人們對希臘人的看法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崇拜,認為他們創造了世界上最初的美好,并且當時的賢哲是現在人無法企及的;另一種是受到近代科學的影響,認為希臘人最好忘記自己有一群聰明的先人,甩掉包袱。這兩種看法各有自己的道理,但是都是片面的。我想先談一下遙遠的希臘思想能帶給我們什么。

希臘人創造了各種假說。這些假說在當時可能是幼稚的,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逐漸發展成了哲學的各種門派,一直影響到近代哲學。恐怕連希臘人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們擁有無窮的想象力,對于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現代人無法匹敵。他們的假說在多年之后都變成了說得通的理論。

其次,希臘人發現了數學推理和演繹的方法。他們發明的幾何學深深影響了近代科學。但是,幾何學也體現了希臘人片面的一面。他們根據現實進行推理、演繹,得出的結論如果與現實不符,就認為現實錯了。這是片面的,后世被這種片面的觀點引入歧途。因此,不能盲目崇拜希臘人。雖然當時有許多天才,但是不能無視近代思想的進步,只盯著遙遠的古希臘時期。

研究一個哲學家,應該拋開偏見,根據假設去論斷,并對論斷的結果進行批判。但凡是一個哲學家,他的理論中或多或少有智慧的成分,因此在研究的時候不能心存蔑視,要公正客觀;再者,每一門學問、每一個觀點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批判的時候不能猶豫不決。以這種方法去研究,無論是研究希臘人還是其他地方的人,都能擴展我們的思維,盡可能地消除偏見。

我們本章是要談赫拉克利特,但是在他之前我們要先提一下色諾芬尼。據推斷他生活在畢達哥拉斯與赫拉克利特之間的年代,出生于伊奧尼亞,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意大利南部。他認為構成世間萬物的是水和土。他對神的認識非常自由,認為前人一直在丑化神,將一切罪行強加在神身上;還根據自己的模樣想象出神與人一樣,這完全是沒有理由的杜撰和猜測。他相信,神無論是在形體上還是在思想上都不可能與人一樣,人類永遠不會理解神的思想。即便是知道了其中一兩點,也是純屬巧合。

色諾芬尼受到反神秘主義、反畢達哥拉斯人士的推崇,但他并不是出色的思想家。

畢達哥拉斯盡管年代久遠,但是他的影響卻是哲學家中最大的。他之后的赫拉克利特也非常偉大,創造了流傳至今的學說。他的出生年月未知,只知道他是以弗所公民,出身貴族,于公元前500年達到個人的鼎盛時期。他的學說多是形而上學的,其中一個觀點是萬物都在流變。

赫拉克利特的學說偏重神秘主義,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神秘主義。他認為世界萬物的本質都是火,火能毀掉一切,也能塑造一切。他還認為世界是對立統一的,一切產生于一,一生萬物,一是萬物之源,一就是神。

人們對他的認識一部分來源于他殘留下來的著作,他在其中的形象很差,而且喜歡譏諷別人。他鄙視周圍的人,并惡語相加。他還大肆抨擊前人,認為荷馬應該遭到驅逐并被施刑,認為畢達哥拉斯、色諾芬尼并不擁有智慧,還聲稱自己見過的人距離智慧都有很大的距離。唯一受他推崇的前人是提達姆斯,可能是因為提達姆斯說過世人中壞人占絕大多數。

他崇尚戰爭,認為是戰爭使一部分人成為神、一部分人成為人、一部分人成為奴隸。一切都是通過戰爭爭取來的。并認為荷馬祈求消除戰爭是錯誤的,消除戰爭會導致宇宙毀滅。因為戰爭代表著自由、代表著公正、代表著機會平等。

他認為人的靈魂是由水和火兩部分組成的,火代表高尚,水代表低賤。因此靈魂應該是干燥的,還認為變濕會使人感到快樂,醉酒便會導致靈魂變濕,如果變成水就代表這個靈魂死掉了。他的這些理論與尼采類似,都透露著一股高傲。可以看出他認為人應該自己掌握命運,并反對縱欲享樂。

赫拉克利特敵視當時的所有教派,他并非從理性主義、科學的角度去敵視這些宗教,而是有一套自己的宗教。他只承認同自己觀點相同的學說,并且厭惡別人說他崇尚巴克斯。他太過激烈、易怒,不然的話他會成為一個很好的宗教改革者。

前人中泰勒斯認為世界的元素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認為世界的元素是氣、赫拉克利特則認為世界的元素是火,最后的恩培多克勒的觀點有點和解的意思,他認為世界的元素有土、氣、火、水四種。

他認為火構成了一切,世界就是一團不熄的火焰;火焰轉化成為海水與風,世界在永恒的變化。

赫拉克利特還有另外一種學說,那就是對立促成和諧,這也是他崇尚戰爭的原因。因為有對立就有戰爭,有戰爭就有運動,有運動就會有轉化和永恒。因為存在對立,人們得以獲得和諧和永恒。

對事物對立面的綜合考慮,這也是黑格爾哲學的特點。黑格爾身上有赫拉克利特的影子。赫拉克利特受到希臘思想中宇宙正義觀的影響,認為宇宙是正義的,不會讓對立的任何一方壓倒另一方。他反復提到的上帝高于眾神,智慧出眾,這個上帝就代表著宇宙的正義。

赫拉克利特最有名的學說便是萬物隨時在變,柏拉圖曾經在《泰阿泰德篇》中描繪了他的名言:

你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水不斷地在流。

每天的太陽都是新的。

赫拉克利特并沒有流傳下著作,他的言行多出現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的引文,而這些引文大多是為了批判他才引證的。通過對手的引文才被人們認識的哲學家,卻是如此偉大。可想而知,在當時他是多么有影響力。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都受到了他的影響。

不斷有人投身哲學領域進行研究的目的之一便是追求永恒。這種追求是一種本能,最早是出于對生活的熱愛和災難的躲避。宗教中最早的時候上帝是永恒的,到了十九世紀人們的認識出現了變化,近代的神學開始相信天上的神也是不斷進步的。這也包含著一種永恒,那就是萬物都在變化。

有的神秘主義者認為永恒并不是指時間上的永久,它是獨立于時間之外的,無前無后、無因無果,也沒有邏輯可循。不知道赫拉克利特是否承認這種觀點,在他的觀點中只有永恒如火焰,自古至今,再到未來,這團火永恒燃燒。

不僅宗教和哲學在尋找永恒,科學也在尋找永恒。人們發現了原子,并認為是它們構成了世界。燃燒前與燃燒后的物質只不過是原子換了一種組合方式。直到發現了放射現象,人們才知道原子可以分裂。

還有物理方面,人們發現了原子是由電子和質子構成的。后來又發現它們并不是構成萬物的元素,因為電子與質子遇合爆炸后能產生一種能,但是這種能只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物,打比方它就是燃燒的過程,而不是燃燒的東西。

還有天文方面,天體不被看做是永恒的。行星誕生自太陽,太陽誕生自星云。星云已經持續了一段時期,并且在未來的某個時期爆炸,屆時一切行星化為灰燼。這是天文學家的觀點,不到那一天到來,誰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赫拉克利特的永恒和萬物流變的觀念讓科學家頭疼不已,但是又無力反駁。科學已經否定了哲學上太多的假設,有的哲學家希望它們起死回生。這其中就包括巴門尼德。

巴門尼德

巴門尼德反對赫拉克利特“萬物流變”的觀點,他認為沒有事物是變化的。

巴門尼德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愛利亞,公元前五世紀上半葉是他的黃金時期。柏拉圖的記載中說,蘇格拉底年輕的時候曾經拜訪過巴門尼德,受益匪淺。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的哲學家比希臘本土的哲學家更崇尚神秘主義。最初的數學便是與神秘主義混雜在一起,巴門尼德受到過畢達哥拉斯的影響。有人說是他創造了邏輯,事實是他創造了一種遵循邏輯的形而上學,影響了后人,直至黑格爾。

巴門尼德的學說集中在《論自然》中。他認為我們的感官世界帶給我們的都是幻覺,唯一可信的就是“一”。赫拉克利特認為一生萬物,一是對立統一的。而巴門尼德則不同,他認為一是無限的,不可分的。比如,赫拉克利特認為“冷”的對立面是“熱”,而巴門尼德認為“冷”就是“不熱”,“光明”就是“不黑暗”,沒什么對立之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云县| 灵石县| 康保县| 杭锦旗| 安多县| 天全县| 佛冈县| 天津市| 武夷山市| 云南省| 茌平县| 延安市| 大厂| 禄丰县| 阿坝县| 沙雅县| 江达县| 滕州市| 连州市| 长白| 景宁| 武乡县| 中山市| 门源| 彭山县| 普兰县| 金昌市| 克什克腾旗| 泸定县| 元氏县| 温泉县| 息烽县| 皮山县| 普定县| 锦屏县| 财经| 乡宁县| 武穴市| 紫阳县| 闽侯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