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博科夫說:“洛麗塔是想象力的產物。”這不僅是對作為作者的他自己而言的,對于小說中的人物亨伯特·亨伯特也是如此:洛麗塔是他從房東夏洛特·黑茲的女兒多洛雷斯身上“誤讀”出來的一個“像謎一樣的小仙女”。不過,亨伯特的“誤讀”跟巴爾扎克筆下的薩拉辛不一樣:薩拉辛將閹歌手拉·贊比內拉“誤讀”為一個女人是因為受騙,是無意識的(如羅蘭巴特所指出的);亨伯特的“誤讀”則有著明顯的自省意識。即使當他夢想洛麗塔投入他的懷抱,他作為一個自由人在廢墟中享用她時,他也是清醒的。“我瘋狂占有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創造物,另一個,幻想的洛麗塔,或許比洛麗塔更真實;那幻象重疊又包容了她,在我和她之間浮游……”他日后攜洛麗塔的旅行也都是這一白日夢的反映和延申。事實上,他一開始就很清楚洛麗塔是他被觸發的記憶和想象的產物(混合著弗吉尼亞、貝雅特里奇、勞琳的身影),但他誤讀出的這個“新人兒”已然讓他著魔,這使他的愛情成了一場偽裝的瘋癲表演(裝作把風車當巨人的堂吉訶德,戲仿但丁、彼特拉克、愛倫·坡,以嘲諷、解構和顛覆那一脈相傳的古老欲望及其文本)。愛情的背后是誤讀,隨無意識的誤讀而來的是薩拉辛式的當真的迷戀,而有自省的誤讀帶來的則是亨伯特式的仿諷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