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談《南方的毀滅》
余秋雨先生考察歐洲的第一站,就是“面對一場大災難”,深刻而沉重的開始,使人不得不莊嚴。
龐貝,一個讓普通人陌生的地名,出現了一場不平凡的災難。余秋雨先生為什么說“終極思考”有一半就是“災難思考”呢?我認為,死亡永遠是文明的終極大事之一,即使沒有任何事物能避開這個話題,它也依然那么“高深”,因為死亡前的那一瞬,一個文明的真相定格了,這是探討它層次的最直接的方式。
一個工人抱肩蹲地,承受著窒息,只想休息一下,卻在一千年后“成了自己的作品”。誰能預料的自己的死亡?向往“生”的人們永遠不會提起這沉重的問題。
余秋雨先生于文中寫到“我鄙視一切嘲笑受難者的人”。的確,人們從道德層面同情受難者是完全必要的,一個偉大文明的落幕定會激起世界級的振蕩。但冷血的人似乎處處都有,而且還是所謂的“道德評論家”,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一群沒有人類基本道德的“人”竟然在評論一個偉大文明的道德。
《南方的毀滅》是《行者無疆》的開篇。先生將歐洲作為中華文化的對比坐標是無可挑剔的,此篇中的羅馬龐貝是一個文化指數較高的地點,也許是因個人——老普林尼。他關注中國的時間名列世界前茅,而被觀察者在觀察者被毀滅時仍不自知,這不是一種諷刺,而是來自高層次文化的孤獨與悲壯。
最后,感謝余秋雨先生讓我看到了壯哉龐貝。